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9302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生命教育问大学生生命教育问 题题探讨探讨李俊勤李俊勤 2010.1.132010.1.13一、生命教育现代背景及现状 二、我国传统生命观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四、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生命观 五、大学生命教育主要实施方法 六、共同探讨 七、结语在现代社会,自杀已成为十分突出的普遍性问 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50- 1960年间,全球 每年有30万人自杀身亡,自杀率为1010万。到 1990年,自杀率明显上升,比率最高的是匈牙利, 为44910万,其次是丹麦、德国、 日本为17 5510万,美国为11510万,平均为1442 10万。而青少年是自杀率较高的社会群体,尤其是 15岁24岁

2、的男性。据1992年首届危机干预暨自杀 预防研讨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揭秘日本“自杀杀森林” (组图组图 )http:/ 2009-11-05 09:48:53 从1999年开始,日本每年因自杀身亡的人数超过3万人。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日本青少 年的自杀率呈大幅上升趋势,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率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也就是 说,日本每天有近一百人自杀身亡。在所有的发达工业国中,日本的自杀率是最高的,美 国的自杀率只是日本的一半。 过过去三十多年里,日本人每年秋季都会有一次搜寻寻自杀杀者的活动动。警察、自愿者及媒体 记记者一起进进入林中。这这种每年一次的搜查查始于1970年。开始几年,“收获获

3、”的尸体稳稳定地保 持在大约约20具左右,可十年前这这个数字大大增加。1994年发现发现57具尸体,到1999年已达创创 纪录纪录的70多具尸体,2002年,在森林里曾发现发现78具尸体。 我国自杀率约为1010万。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据南 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率 约为2010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 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1 62005年在校生2300万(实际是5/10万)- 大学生自杀现象透视20042004年年9 9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对该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

4、发展中心对该 市杨浦区市杨浦区3 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3000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215 5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其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其 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 生子女生子女20082008年广州年广州1515间高校调查:在问到有间高校调查:在问到有没有过轻生的念头时有没有过轻生的念头时有3838的大学生表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过。示自己有过。 近段: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3名大学生成功救起落水的两少年

5、。为 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 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 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的生命。2009年12月31日晚上10时许,浙江工业大学杨济源在 抓小偷中,被小偷匕首刺伤,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 亡。2010年1月2日 北科大女生快捷酒店内杀害同班同学 后自首。此类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生命教育的兴起就坐落于这样的时代 背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随着人类文明的 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悄然兴起,这就 是生命教育。国际社会生命教育的发展状况现代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

6、于1968年首 次提出,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的方式提出的,主要是针对当时 美国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不断攀升而提出,在中小学校广泛传 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已经在美国中小学校得到普及。随 后,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英国等国家针对青少年吸毒 、犯罪、自杀、厌学等不良社会现象,而纷纷开设了生命教 育课程,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资源,完成生命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借助社会多方面的力量, 将生命教育推进校园,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少年的生活态度 、人生观、价值观等得到很好的改善。20世纪很多国家均成立了很多生命教育的专门组织 ,如:美国死

7、亡教育学会、死亡教育与咨商学会;澳大 利亚学校、政府机构、家庭联合成立生命教育专门网站 ;日本修改青少年教育大纲,注重生命教育的传播、“ 余裕教育”是日本重要的生命教育内容之一;英国成立 生命教育中心英国基金会慈善信托机构,建立生命教育 流动教室;新西兰生命教育基金会。生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国外思想政 治手段与我们不同)中国生命教育的现状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是生命教育发 展相对较早的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 生命教育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当地特 有的生命教育体系,教材比较齐备。台 湾地区最初主要是由民间团体开展,从 日本引进生命教育课程体系。21世纪台 湾生命教育已经步入成熟阶段,

8、地区内 教育门类均包含生命教育。香港特别行政区2002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以社区 和学校为阵地,联合民间组织、宗教、教会及非政府机构力 量发展生命教育。社会反响很大,吸引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 视和参与,开展生命教育师资培训、课程设计研讨、生命教 育研究会,规划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效益,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及体验活动成了家长、学校核 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倡导 以人为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中国生命教育的 萌芽。国家很多政府文件精神也提倡和要求加强生命教育工 作,但是都在探索中进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试行)二00五年六月

9、十七日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 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沪委200411号),牢固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 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 展生命教育。现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实际,制定上海市中小 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框架 一、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三、生命教育的原四、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

10、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 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五、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六、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云南开展的“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 (云教200831号) 大理学院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方案一、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三生教育”课程设置和主要教学内容三、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四、学生成绩考核方式五、保障条件, 2004年4月24日1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 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 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 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帮

11、助学生以个体生命为着眼点,在 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认识生命、尊重 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的和谐 发展。2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 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 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 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 身立命问题。3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 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帮助学生 获得生活

12、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实践生 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追求幸福生活。2008年月新学期开学后,福建师范大学将生命教育列入了 第一个月的重点教育内容。(新华网) 福建师范大学学工部廖深基部长说,开展生命教育,就是 要引导广大学生思考生命课题,培养广大学生对自然、对自己 、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情怀,提高广大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 价值的认识,真正做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 生命,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学校专门为学生们举办了大型生命教育图片展,不仅包含 了如何在地震、火灾、台风、洪水中进行自救,还增加了如何 应对生命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和创伤等内容;学校

13、还聘请了专家 给全体新生开展“生命历程”“生命与价值”“生命与责任”等专题 讲座。结合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精神开展主题班会后;还 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 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节课”,体会 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教育部辅导员培训:见教材 广东省辅导员培训儒家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 有“好生之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 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命,注 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所以,儒家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 ,孔子告诫人们“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 进) 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 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

14、都对“ 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 了各自的生命观。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 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 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 立身。-曾子所作 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 要晓得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 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 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 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动 摇,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

15、。做事的时候, 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 ,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 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 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 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 成。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出 发点就是舍生避害” 即保全生 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量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 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 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 氏春秋重己)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 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

16、人世,奋发有 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实际活 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为人们只能 通过“心齐”、“坐忘”,在精神境界上摒弃 生死的区分,与大道合一,达到“死而不 忘”,从而派生出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 人生态度。所以,“生命观教育”,是中国古代的 传统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 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思想来源。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 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 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 的社会性意义。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 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 的个人的存在”。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 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 轻。张思德同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