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读-诗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8867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导读-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文化导读-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文化导读-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文化导读-诗歌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文化导读-诗歌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导读-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导读-诗歌(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导读 中国传统诗歌福州一中语文组 杨卫民中国古典诗歌 对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与民族性格相辅相成 与民族审美意识同步发展 营建中国人的心灵家园文化对峙:中原文化楚文化诗经与中原文化 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 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群体生 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因而,中庸平和被 视为艺术的极致。 诗经显著地反映出黄河流域文化,尤其是周文 化的特点,注重理智,幻想成分少,感情比较克制 ,抒情显得细致而隽永;而道德色彩、政治色彩比 较浓厚。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 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 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

2、们的喜怒哀乐,以其 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 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孔子教授诗 现实主义文化因素的传播诗经颂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 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 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诗经雅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 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 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小雅十月之交: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峷崩。高 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诗经小雅采薇:“昔

3、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 我哀。” 诗经卫风伯兮:伯兮齃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乐,首如飞逢。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诗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 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

4、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楚辞与楚文化 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 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无论娱神娱人 ,都注重审美愉悦。 想象丰富、热烈动荡、诡谲奇丽之美 屈原作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 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 恢宏瑰丽的特征。 楚辞的传播 浪漫主义文化因素的源流屈原华夏第一位真正的诗人 离骚以纵恣的文笔, 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 。 “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 露” 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 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 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 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 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 壮 汉乐府民歌(一) 特点一,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

5、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 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特点二,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 诗的基础。汉乐府民歌(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乐府民歌(三) 第三,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上邪:上邪

6、!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 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 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第四,汉乐府民歌中,不少作品表现了对 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汉乐府民歌(四)汉乐府民歌(五) 第五,汉乐府民歌表现了生动活泼的想象 力。 第六,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型:杂言 体和五言体。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7、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纾。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建安风骨 曹操其人其诗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又多是注重实 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 ,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 。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 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 都是非常强烈、十分浓重的感情,三者结合在 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 。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

8、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正始诗歌 环境危机四伏的现实,使正始时期的文人 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 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 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使正始 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 代表人物:阮籍、嵇康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9、作为哲学家的阮籍,他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具有广阔历史意义的悲哀。所以,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由此在咏怀诗中形成一种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陶渊明的自然哲学与园田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 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 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 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 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 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 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由于 这些追求,使他的大

10、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 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 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第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谢灵运的山水诗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然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七里濑) 鲍照及其乐府诗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 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 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

11、,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 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谢朓与“永明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铜雀悲)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阶怨) 盛唐诗歌与李白 从玄宗开元元年(713)到代宗大历元年(766),为盛 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 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得诗歌创作进入 了一个黄金时期。时代的氛围不仅开拓了诗人的 视野,陶冶

12、了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豪爽的性情, 而且也滋长了冲破传统、追求解放的精神。这一 代诗人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蓬勃热烈的感 情、激昂慷慨的声音去讴歌那个时代种种激动人 心的生活。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 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以及傲视王侯、反抗权贵的 精神,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 诗歌的主流。盛唐诗歌与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 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 分地行事、立功

13、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 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 实现自身的价值 杜甫乱离时世的悲歌 “沉郁顿挫” 所谓“沉郁”,主要表 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 情深沉苍凉; 所谓“顿挫”,主要表 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 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 任情奔放。 李煜词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 大,感慨遂深,遂变 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 之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 东”,“流水落花春去 也,天上人间”苏轼词苏词的多样风格,直到 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 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 ,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 、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他最重要的贡献,还是 在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 、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 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