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8735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 与高中历史教学北京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 澳门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国培计划”集中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教学专家 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新思考网首席专家 教育部初中历史课标研制组成员 北京历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朱筱新1一、历史和历史学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 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 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 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 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 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2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了 人类

2、社会的历史和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字以后,就有 了关于人类社会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 合活动,这便是史学。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历史学,是按照时代顺序,依据具体历史事实 ,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 科学。3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亦称介于人 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揭示和研究人类社会 发展、演进历程及其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现象 等的学科。历史学具有过去性、时序性、整体性、 多样性的特点,决定历史学科需要了解和研究的内 容,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间跨度大、 内容庞杂。历史学的特点,决定历史学科的体系在突出时 序性特点的基础上,还涉及多学科领域。4二、中国古代史的学科体

3、系中国古代史,分为时序、分期、类别等几种学 科体系。中国古代史的时序体系,主要采用贯通各时期 的方式,系为通史编排形式;中国古代史的分期体系,主要采用划分时段的 方法,系为时期(时代)、朝代、世次等编排形式 ;中国古代史的类别体系,主要按照学科和社会 形态,将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划分为几个门类, 系为分类、社会属性的编排形式。5时段划分法,亦称阶段划分法,或称断代史, 主要依据朝代的顺序,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史 前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 五代宋辽夏金元史、明清史等时期。学科划分法,亦称专门史,主要是依据社会和 自然学科门类,将中国古代历史分为古代政治史、 古代经济史、古代

4、民族史、古代城市史、古代科技 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专史。社会形态划分法,主要依据当时的社会生产 关系,将中国古代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 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时期。6历史学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年5月6日发布,2009年11月1日施行770.30 中国古代史770.3010 先秦史770.3015 秦汉史770.3020 魏晋南北朝史770.3025 隋唐五代十国史770.3030 宋史770.3035 辽金史770.3040 元史770.3045 明史770.3050 清史7770.70 专门史770.7010 政治史770

5、.7015 思想史770.7020 文化史770.7025 科技史770.7030 社会史770.7035 城市史770.7040 中外文化交流史770.7045 历史地理学770.7050 方志学770.7055 人物研究770.7060 谱牒学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标准,是国家颁 布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学科专业标准中,学科门类为历史学, 中国古代史为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其下的二级学科 为断代史和专门史。历史学科专业标准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史学 科体系,即有分期、分类两种类型。91.通史与断代史中国古代史,按照时序划分,有通史和 断代史两种体系。中国古代通史体系,以时间及朝代更替为主线 ,通贯古代

6、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通史体系,记载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 ,纵向呈现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横向展示同期 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10中国古代断代史体系,以朝代为断限,围 绕该朝代的发展、演进及衰亡过程,展示期间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断代史体系,有利于展示同一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与文化的具体内容,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112.专门史专门史,亦称专业史、专史,是按照学 科分类,专门记载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学科领域的 发展状况。专门史主要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现象或学 科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时间跨度大、 线条清晰、主题突出、涉及面相对较窄、易于深入 等特点。专门史体系可以由专

7、题构成。每个专题之间 可以相互关联,亦可相对独立。12专题,围绕一个主题(具体的人物、事件、制 度、现象、问题等),通过阐释其存在或产生的条 件和原因、具体的事例和内容,揭示其历史的必然 性、偶然性及其本质。专题研究,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所阐释的主 题多具片断性、局部性的特点,涉及内容的范围较 窄,极易深入和拓展。13三、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动态进入21世纪以来,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呈现 选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选题上,曾长期讨论的中 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已不再是热点,一些曾被忽视的 选题或研究方向,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利用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印证文献资料的记载 ,

8、弥补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和缺憾,成为重要的研 究方法和手段。14对史前史的研究,上世纪末,李学勤先生在中 国先秦史学术讨论会上,根据中国早期出现的青铜 器、城市、文字等几项因素,提出:“把中国文明 的形成从早商再上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看来是 很可能实现的。”主张史学界应“走出疑古时代”, 实事求是地对中国古代文明作出重新估价。一些学者根据山东大汶口文化、浙江良渚文 化、湖北城头山和彭头山遗址等出土的文物,提出 中国古代文明至少应始于6千年前。1516先秦史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中国文明 和早期国家起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与国家起 源的过程、途径、机制与动力;关于夏代的历史文 化;先秦社会史和文

9、化史等专题。在先秦史的研究中,族源和姓氏、古代氏族部 落的分布、迁徙或与其他部族分合的情况,是主要 的研究课题。在先秦思想文化史方面,诸子百家仍然是研究 的热点。特别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孔 子和儒家代表人物的研究,尤受重视。对诸子的研究,还有发掘诸子思想与君主专制 制度相联系的新课题。 17随着考古发掘出大批战国、秦汉时期的 简帛文字材料,亦促使先秦学术史的研究十分活 跃。这批简帛,既有人们熟习的古代典籍,如帛书 周易、老子、竹书晏子、孙子、 尉缭子、文子等,亦有不见于文献记载的 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竹书孙 膑兵法等,为后人了解古代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 材料和 思路。许多专家致

10、力于这类著作的整理, 也有以此为资料从事古代学术史的研究。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及区域文化的研究,也是很 活跃的研究课题。18秦汉史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性质和社 会制度两个主题上,论辩的焦点是“封建”名实和 东方专制主义问题。秦汉的奴婢身份和地位,是论辩的核心。随着大量的秦简、汉简出土,秦汉史的 专史研究也十分活跃。利用出土的文字材料,深入 研究秦代、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为秦汉史 研究的新热点。利用出土文物,研究秦汉时期的周边民族及与 内地的关系,也是秦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 中,揭示了匈奴族的迁徙和最后归宿。19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 与社会阶层、区域经济、民族关系和社会

11、习俗等 方 面。 主要课题门阀政治、南朝寒门和庶族崛起,职官和官制;土地制度和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与婚姻、养生、丧葬等风俗;乡村社会组织、坞壁与村落、客家习俗;邺城(位于河北邯郸与河南安阳交界处,系曹 魏、后赵、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平城、洛阳、建 康等都城的发展;鲜卑族的族源(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北方民 族内迁与交融,民族政策、内迁民族的历史作用;经学与魏晋玄学、礼仪制度的沿革、佛教与道教 ,以及社会风俗等。20在隋唐史的研究中,隋唐的历史定位和 唐宋变革是一个论辩的焦点。强调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生明显变化的关 键阶段,是由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折时期,定位“ 贵族门阀政治”与“科举官僚政治”

12、的过渡时代;唐代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多元论。对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社会重大变化的 “临界点”的确定,有隋朝建立、安史之乱、两税法 颁行、唐末农民战争、北宋建立等为断限等一系列 具体观点。21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外学界交流的增多, 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为代表的“唐宋变革说 ”,影响到中国学者对于隋唐时期历史定位的新思考。内藤湖南以政治与文化作为历史的分期标准,把唐 宋之间的变化看做是中国由“中世”走向“近世”的分水 岭,是中国历史中的几次根本性变化之一,具有某种“ 革命”的意味。宫崎市定发展了内藤湖南的学说,增加了对社会经 济史方面的研究,使习惯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经济基

13、础进行历史分期的中国学者更为信服唐宋变革的存在 ,成为中国隋唐史研究的热点。至于唐宋变革从何时开始,以倾向于唐中期者为 多,亦有学者将唐初至北宋的历史全面纳入到变革过 程之中。22隋唐史研究的另一个热点,是对士大 夫、士人、士族问题的研究。在名称的界定上,认为唐代“士大夫”是魏晋南 北朝的“士族”与北宋“士人”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但对于这一群体的定义以及历史作用的认识分歧严 重。此外,还从思想文化层面对士风、士人心态等 问题的讨论,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特别是这 一时代士人在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乃至精神气质方 面的变化,并将其置于对唐宋社会文化变化大势的 讨论中。23利用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

14、和新发现的 史料,研究唐代的土地和赋役(资课、色役、杂徭 )制度,特别是礼制与法制、唐代基层社会、女性 地位、婚姻与家庭、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宗教等 ,都是隋唐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内容。 24收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的明代的抄本 官品令十卷,被上海师范大学戴建国教授发现 后,经确认实为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制 订的“令”,即称天圣令,书后则还附有唐代 的开元令。 天圣令中,记载有唐代的田令,引发对唐 代土地、赋役制度的研究热潮。在研究中,采用制 度经济学理论(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分支。主要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 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分析唐 五代

15、土地制度成为一个新的趋势。25在宋史的研究中,对宋代的历史地位问题, 是一个热点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京都学派曾世界史的角 度重新解释“近世”概念,认为宋以后是中国的近世文 艺复兴时代的观点,代表人物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提 出“宋代近世说”。“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因此成为宋史研 究的热点。其中,对“宋代近世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史 和文化史方面;对“唐宋变革论”,主要集中在封建 社会分期理论方面。近年,宋史学界讨论宋代历史地位时又抛开社会 形态理论和“唐宋变革论”,以宋朝自身所取得的文明 成就与前后代相比较来说明宋代的历史地位。26在宋史的研究中,如何看待北宋的“积贫 积

16、弱”、对宋代经济水平的评估、宋代江南农业革 命、南宋的历史低位等,也是一些研究和论辩的热 点。对宋朝“士大夫政治”,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 天下、宋太祖不杀人臣、相权消长、士人转型(政 治文化精英、地方精英、平民的兴起)与士风,以 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宋史研究的一些课 题。27随着近年来辽、夏、金的考古发现,对 辽、西夏和金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官僚制度、社 会经济、与邻国的关系、文化和礼仪风俗的方面。28对元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元朝的政治 制度和重大事件、社会经济、军事、地方行政和宗 教、教育、艺术(士人画)、民族与中外关系、历 史地理、边疆史地、文献研究等方面。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元代行省的功能与作用 ,主要表现在强化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和驭控。29明史研究的主要课题:对明朝皇权政治的批判与反思。或将中国现代 化步履之艰难,归咎于明朝的皇权政治。极端的寡头专制,使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从此 失去发展更新的机制和活力。从“萌芽”到“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