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8627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沧县杜生镇中心校小学数学暑 期培训材料讲解教师: 杜玉虎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 ”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 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 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v1.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 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 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

2、学”与“ 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v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v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 学习评价信息技术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v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v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v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v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v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v 注重启发式v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v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v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v原课标:v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 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v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 描述信息,建立数

3、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 价值。v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 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 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 、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 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 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 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修改稿:v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v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 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v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 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 养 。v

4、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 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v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 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 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v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 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 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 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4.“双基”变“四基”。v“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v“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 动经验v“四基”与数学素养:v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v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5、v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v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v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 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 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 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 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 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v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 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陈

6、老 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 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 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他 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陈老师的分析让我认识 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方法的必要性。v“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 求数学

7、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 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 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 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 道远。v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 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 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 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 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 、可逆思想方法 、化归思 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 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v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v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 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

8、词的同义词;v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v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 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v原课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 率、实践与综合应用v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 率、综合与实践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v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 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v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v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 识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v 符号感(Symbol Sense)v 原课标:v“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

9、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 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 的问题。”v 修改稿:v“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 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 要形式。”v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 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 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 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 果具有一般性

10、。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 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 以只能用“意识”。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v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v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v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v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v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 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v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v结构上的变化:v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v第一学段

11、:v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v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 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 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 解释”。第二学段:v增加的内容:v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 法”。v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v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 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v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 示”。v调整的内容:v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

12、,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v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v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 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 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图形与几何的变化:v第一学段 v删除的内容v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 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v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 放在第二学段。 v 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v 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

13、求放入第二学段。v降低要求v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 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v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 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v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 线确定一个点”。v增加“知道扇形”。v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 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 ,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 的周长公式”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v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 生运用自己的方式

14、(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 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 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 (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v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 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 、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v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 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 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v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 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 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v 明确指出所涉

15、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 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 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第一学段:v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 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 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v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 中获取数据信息”。v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 二学段。第二学段:v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 。v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v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 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 入第三学段。v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v 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 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 。v 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v 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v“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 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 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