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8626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课件袁勇整理(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地位:统领全册书第一章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人教版必修3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

2、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自然人文区域间 关系2 、作用:培养学生全面梳理问题、归纳问题能 力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例:地理位置差异 (绝对、相对)气候条件差异 (类型、特征)植被条件差异 (类型、覆盖率)土地条件差异 (土壤、地形、人均耕地)水文差异 (冰期,含沙量 , 汛期 ,流量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异(绝对、相对 )气候条件差异(类型、特征 )植被条件

3、差异(类型、覆盖率)土地条件差异(土壤、地形 、人均耕地)水文差异(冰期,含沙量 , 汛期 ,流量 ) 矿产资源条件 差异总 结30N,120E 东南沿海中部430 480 N,122E-127E 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 强,水热条件不如长三角水稻土,平坦破碎、 人均面积少黑土,平坦开阔、 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 林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汛 期长,流量大有冰期,含沙量小,汛期 较短,流量较小例: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耕地类型成熟制度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油料作物其他农业部门1、对农业的

4、影响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工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轻工业 重工业著名的著名的 重化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全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合性工业基地建筑业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正南正北方位观观墙墙体厚薄 屋顶顶坡度房檐宽宽度房屋进进深房屋高度建筑成本楼间间距3、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部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交通商业 文化陆运便利,陆运便利,沿海航线沿海航线 的中枢的中枢陆运为主陆运为主更发达更发达较发达较发达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原因地 理环境差异农业工业交通建筑 商业文化气候条件差异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条件差异条件差异气候条件的差异气候条

5、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综合因素综合因素综合因素综合因素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在全国地位河流土壤劳动力农 业 社 会 早期限制发展限制发展低下中期 促进发展不再限制较快发展后期促进发展促进发展促进发展 人口南迁全国粮、棉 、桑蚕基地工业社会限制农业 发展限制农业 发展限制农业 发展农业地位下降 ;全国工商业 基地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较小较弱薄弱受南岭阻 隔,腹地 范围小大强雄厚大珠江三角 洲长江三角 洲人才队伍科技实力产业基础经济腹地遥感(RS) 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

6、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 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 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 、财力,提高效率。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 、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 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 用到

7、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 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优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 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 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区域的发展”学习的一般思路第一步:区域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危害 第四步: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归 纳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

8、因素: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 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 素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数量)b.人类的活动不当(人口素质)具体原因:例: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 ;农作侵入牧区。根本原因:例:前苏联垦荒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剃光头”式开荒及不恰当的耕作方法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开垦方式(人口素质)例:亚马孙雨林被毁的人为原因 具体原因:如图2.25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例:美国田纳西河19世纪后期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 因 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

9、来一系 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形成酸雨例:我国东北地区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 因:具体原因: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 根本原因:人口激增、高强度开发。小结:根本原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 具体原因:结合当地的人类活动方式自主分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 .“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学习的一般思路: “措施”针对“问题 ”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

10、整治措施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河流上中下 游合理分配 河流水资源东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西海陆 位置少多降水量例: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例: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生物 措施工程 措施绿洲地区前沿地带外围沙漠边缘内部封沙育草营造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缺水源地区例: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珠江三角洲 面临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江三角洲相 应的对策

11、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规划与管理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森林分布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 带雨林地区。 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 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 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F作用“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 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 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

12、地 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热带雨林的分布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 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 太大的影响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 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当前,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 用两类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

13、量丰富、分布范 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 焦业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 业链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 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 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 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

14、西比河支流俄 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 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 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 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 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 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铜矿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

15、景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 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 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 的地区之一。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综合开 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 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 自然条件。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 农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地理条件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区 , 长白山区的鹿茸、人参,延边苹果梨。辽东低山 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 苹果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