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7983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发展。我们知道,备课、上课、测试、评价,这些都是与教师朝夕相处而再熟悉不过的事务。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场景,如何克服倦怠,因材施教,常教常新,并不是每一个普通教师能够做好的事。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思考如何面对教学实践,变革创新。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提到教师应学会撰写“课程纲要”以及做好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整体实施教学与评价,实际上强调的就是最普通、最简单却又最重要的教师日常教学基本功。长期以来,一些教师习惯了基于教科书的教学。于是教师离开课本、教学参考往往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上课、教学。如此过分的依赖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逐步弱化

2、,甚至退化。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评价观,并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专家指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科整合、批判性思维、经验的教育意义、学科的实践学习、文化性与工具性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融合一体,并提升教学效益。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发展。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具有对教学现象的敏感,具有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更有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这是取代传统教学感觉,创生“现代教学感觉”的必由。换句话说,教师学会做研究,是能否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关键。当然,这里提出的“研究” ,是一种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对

3、实际教学问题发现并解决的能力,也是引导教师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做一个有思想、爱学习、勤实践、善反思的探究者的积极体验。因此,经历学习、亲历反思逐个阶段则是一个研究型教师理所应当的研究工作。教师即研究者。面对繁杂琐碎的教育实践,广大教师如何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需求。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提升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必须领悟教育的本质。回归生活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关系,教育所面对不仅仅是纯粹的“科学世界” ,还有活生生的“生活世界” ,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构筑一个贯通的桥梁,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间接经验(即科学

4、知识)与直接经验(即生活体验)的关系,如何发挥经验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回归生活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生活的知识,而在于赋予科学知识教学价值性,在于充分尊重人的生命地位、人格和尊严,关怀人的生命成长。作为一名具有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和专业能力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而应是价值性的问题。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需要把握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理论和观念,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从教育价值观、教育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逐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终身学习的发展。有人说:“如果一个正在建构自己精神世界的人,

5、不曾读过动人心弦、激荡心潮的书,不曾有自己百读不厌的优秀书籍,不曾为人类的智慧惊叹不已,不曾从书籍那里广泛地吸取人类智慧和精神力量,不曾从书籍中得到一种雄浑博大的崇高气质的感染,那么,他就没有受到地地道道的、货真价实的教育,难以想象会得到智力的和精神的充分和谐的发展,会有充实、丰富、纯洁的内心世界” 。回想从教二十多年,我一直秉承向生活学习,向“人物”学习的原则。擅长从长期的实践经验累积中消化对各类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吸纳有利于丰富自我教学技艺的“杂学知识” ,并把握一切交往的机会贴近教育的行家里手,以他们为范,虚心践行。我知道,这样学习,可以改变我生活的态度,可以改善我工作的状态,可以

6、提高我工作的效率。当然也可以提升我个人的教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朱永新、刘良华为代表的改革家们,都不遗余力提倡教师应以读书改变自我、改变教育人生。一名优秀教师必定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并站在教育思想的前沿,而不是落后思想和观念的囚徒。一本好书,可以承载丰厚的理论、生动的事例、精辟的指导;一个爱读书的人,更能以睿智的个性和理解的深度去影响人、教育人。倘若有一群致力于教学,关注课堂问题讨论的人们,那就会催使智慧众生,让教学艺术的魅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景。大家知道,终身学习离不开个体学习和共同体学习。学习共同体理论是日本现代教育学家佐滕学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

7、他从信息社会、学习化社会的现代特征出发,强调学习方式的革命,主张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里,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建立一种对话型、合作型、活动型的教学活动,进而将学校和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的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要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想法,安排整体学习计划。 ”对于这样的建议我非常认同。因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对每个学习的个体而言,就需要有主宰学习的意识,有调控学习的技术,更要有改进学习的科学方法。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做计划,善于从问题中锻炼思维的能力,这是我们平时应该做到并需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也做到的。西南大学陈时见

8、教授提醒教师课程教学要从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转变,要学会把可见的、统一的、公共的显性知识建构为看不见的、不确定的、个体的知识,实现教育从学生被动的知识接受向学生主动的知识探究转变。他强调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关注时间和可能时间,而不是分配时间与使用时间。广西师大唐凌教授强调非文本性解读是改变教师和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式。同时,增强非文本解读能力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长期任务。包括教师从认知结构的建构方面及时发现不足,采取措施补充有关知识;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时刻对周围的现象进行专业分析,养成非文本解读的习惯;教师要制定新的读书制度,增加新的

9、读书方法;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在教与学的双力推动下,不断提高非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文本资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里面的非文本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非文本解读能力。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本无字书” 。倘若我们留意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我们一定不会满足于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习,用自己的头脑武装学习,用自己的心灵体悟学习。这,就是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大家倡导的生活教育的永恒魅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于优秀习惯的发展。谈到教师优秀习惯,不得不提到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是教师的综合实力。在教师的综合实力中,其文化水平、学历、语言能力、社会能力、教育工作能

10、力等等方面,可以称为教师的“硬实力” 。而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想,则是教师的“软实力” 。它是教师的头脑和灵魂,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境界和教育专业的内在品质与格调。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路径,以及教师自身的修炼,都应该提升这种软实力。优秀习惯受教师的思想支配并落实到教师行动中。那么,什么是教师的思想?就是教师自己对教育、对教育中某些要素、教育活动结构的独特的整体性理解和意识,是教师自己内修的一种教育境界。教师的思想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价值性理解,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一种解释性说明。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说不出个所以然,那我们可以初步地判断他还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成

11、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对待任何教育问题,首先要想一想:我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我对此有自己的基本观点吗?我的观点合乎教育的本质规定吗?是否具有清晰的价值观?对待重要的教育行动和策略,也要想一想:这样行动合理吗?是否有更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更优化的策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通过观念的积累,便成为自己的思想。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成功的教师,他们或亲切和蔼,儒雅风趣;或爱生如子,关怀备至;或胸襟坦荡,为师为范;或尊崇信念,不竭追求。他们懂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相信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长流水”的学习信念,明白要用关爱的、欣赏的、发展

12、的眼光教育学生。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李吉林,优秀教师李镇西、吴非、窦桂梅不就是成功教师的典范。我想,每一位成功教师背后成长的道路经历各不相同,但成功的秘诀是相同的,那就是充满真诚地爱学生,潜移默化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从教二十五年,经我教学毕业的学生只有两届(95 年后从事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 。也许当年是年轻热情、好学勤奋,但教育的方法及教学的艺术仍是贫乏和稚嫩,所以回顾起来总感觉遗憾多于成就。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教育成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觉悟:“小细节出大智慧” , “一个善意的老师带出一群善良的学生” , “爱你就会喜欢你,就想学好你的课” , “用真实

13、的自我感染你我的学生” , “学会聆听,真诚沟通” ,“关注孩子的世界,认同孩子的心理” , “老师永远是你忠实的粉丝 ”成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体验。它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细细地嚼、慢慢地品。它需要我们有“推身利以利人,宁苦身以利人”的胸怀;有“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智慧;有“但得琴中趣,何劳指下音”的情趣;还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北大程郁缀教授告诫道:“我们要有勇气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又要有度量知道哪些是我们不可以改变的,更要有智慧区分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 ”广西师大唐凌教授说:优秀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说得真好!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地把专业化发展问题想明白了并付诸于行动解决了,优秀自然就成为我们教育的一种习惯,而且是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