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802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试论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关键词:多校区模式 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 论文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地开展和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2002 年 8 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 ”为了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

2、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 年月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课外体育活动在高校的体育工作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西安 5 所多校区模式下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的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 有 40.3%和 45.7%的男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有32.1%和 49.3%的女大学生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

3、。尽管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无所谓”和“不重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6.3%,但从以上结果总体反映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2 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根据了解,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上和男生略有不同,有 72.3%的女生偏重于形体健美,而有 76.5%的男生偏重于强身健体,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这说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有了明确的目的,大学生就能更踊跃地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2.3 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待有关人、事、物的比较固定的心理倾向。体育活动态度

4、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 的综合表现。它调节着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与参与,并影响着个体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因此,体育活动态度是影响个体参与体育运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态度的主导倾向为自我磨练和精神解脱。 2.4 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 三大球和羽毛球、乒乓球最受大学生 的青睐,分别占到 78.0%和 38.4%,其次是健美操和游泳,对于一些对场地要求高的 项目,新校区比本部开展的好,比如游泳,本部是 11.7%而新校区达到了 28.4%,三大球和羽毛球、乒乓球项目新校区也好于本部。 2.5 多校区模式下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选择的场所 我们可以看出,新校区学生选择在学校体育场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本部的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多校区模式带来的一些问题,资金的分散投资使得各校区间的场地情况参差不齐,比如西安邮电学院南郊大学城校区修建了塑胶足球场,而本部就没有,西安工业大学未央区有多片室外篮球场而其他校区相对较少,这种新老校区体育场地设施差异较大的情况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也成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多校区模式下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