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考核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745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考核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综合考核方案中学综合考核方案一、教师工作考核细则:此项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估方式,通过量化考核评出等级,其结果不仅作为学期经费发 放依据,也作为评优评聘职称、晋级晋升、年度考核的依据,同时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 每期总结考核一次。(一) 、政治思想和师德师风(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该项考核为零分。() 、违法行为,证据确凿,受到司法机关收审者。() 、违反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师生中散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严重的抵 触言论,造成极坏影响者。() 、体罚、侮辱和打击报复学生,情节恶劣造成极坏影响者。按下列各项扣分。() 、团结同志、教师间互相团结,如有吵架打架斗殴者一次扣分。() 、为人师

2、表,关心学生;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后果一次分。穿背心、拖鞋上课,体育 老师不按要求着装者一次分。() 、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不按时交者分,并限期追交。() 、政治学习缺旷(除公事外)一次扣分,其它有关出勤按考勤制度制理,有关答卷 和心得体会一次未交扣分。(二) 、教学工作(分):备课:不按上课备课,经校领导随时随地抽查与所上班级的进度不稳合,差一次扣 分,照此类推,扣满分者,向学校交认识材料一份,严重者,工作另行安排,教龄未满年 不写详案扣分。各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按规定,一次不到扣分, (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 ) 扣满分者,向学校交认识材料一份。上课:课堂纪律混乱被抽查到一次扣分,体育课

3、,下课未整队清点人数一次扣分。作业批改:各科按规定的作业批改次数,一学期不批改作业扣分,作业批改差一次 扣分,直到扣完分为止。实验:按各科规定,学校有条件而未完成任务者,差一次扣分,不布置或不批改学 生实验报告一次扣分。考试:未经允许随意离开考场脱离监考岗位者,一次扣分。监考不认真,学生舞弊 视而不见,被巡视人员发现,一次扣分。未经学校允许,交换监考一场,互相按两节缺课 扣分。(三) 、出勤(分):上课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分,早晚辅导迟到一次扣分。旷正课一节扣分,辅导、会议、教研两操,缺旷一次扣分。病假(正课、辅导、会议、教研、升旗等)一节(次)扣分。事假(正课、辅导、会议、教研、升旗等)一节(次

4、)扣分。不按规定请假、销假造成缺课事故的,每一次扣分。(四) 、教学新果(分):按同级同科得分以统考平均分和及格率两项评比为依据:() 、统考平均分评比:平均分年级最高平均分。() 、统考及格率评比:班及格率级最高及格率。注:同级同科属一人所上取年级平均分即得分。学生评教:优得分,良得分,中得分,差得分。(五) 、其它加分:市级以上(含市级)优质课加分,县级加分,校级公开课加分。发表论文:市级(含市级)以上,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县级按一、 二、三等奖,分别加分。学生竞赛获奖:全国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 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在中考中平均分获全县同级同

5、科前三名者分别加分,班主任同时享受分。二、职工工作考核细则职工考核用形成性评估方式,通过量化考核评出等级,其结果不仅作为学期劳务费的 依据,也作为评优、评聘职称、年度晋级晋资和末位淘汰的依据,职工上班按各处室规定 实行坐班制,每学期总结考核一次。(一) 、出勤(分):含会议和其它任务上班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分,超过分种作旷工半天处理。旷工半天扣分。病假半天扣分。事假半天扣分。不按规定手续正式请假,每半天扣分。(二) 、职业道德(分) ,和教师政治思想和师德师风相同。(三) 、工作职责:无故不完成或不参加或拒不接受本职内分配的工作,一次扣分。完成工作不负责(视其情况)或不按时完成工作造成影响的一次扣至分。违反原则办事者,一次扣分。上班期间(含学习和会议)做私事的一次扣分。如学校统一的监考、教务工作,参照教师系列的有关规定。(四) 、评服务优得分,良得分,中得分,差得分。(五) 、其它加分:发表论文和教师发表论文加分相同。为学校公益事宜有突出贡献的加分。(六) 、行政领导职务津贴行政领导职务津贴:全部教职工津贴前五名的平均值为,其分配比例为:校长支书津贴。副校长(副支书)津贴。二级机构成员:津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