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7735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徐承芸(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徐承芸2010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 隆县六道河中学与教师座谈时讲话:“中小学教师大有作为!”中小学教师大有作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 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 能建一流国家。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中小学 教育至关重要,它处在人生的文化启蒙和知 识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 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 基础的基础。 办好中小学教育,关键因素是教师。陶行 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 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今天和老师们分享“做”小学 语文教育

2、的思考。关键词是“做”。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 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 活的各个领域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 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 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 出了新的课题。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作为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语文 教育有时候做的不一定是纯语文的事 情。第一个观点以自律培养高贵“青春、善良、兼容 、高贵”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实验中

3、学的校训 。其中,“青春”指向身体,其他三项都是社会 精英必备的品质。通往“高贵”的第一步是自律 。该校新生入校就要学习日常行为规范, 之后学校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自我教育达到品 德的完善。让天赋自由发展每个孩子都有天赋秉性,每个 孩子都个性迥异,如果单纯用学习这一把尺子衡量每个 学生,势必有些孩子的自信会受到伤害。因此,聪明的 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地多创造一些“尺子”来衡量学生,使 学生产生自信,并从而将自信牵引到他们不太擅长的领 域中去。其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很好的途径 。有些活动需要孩子具有组织策划能力,有些活动需要 孩子能绘画设计,有些活动需要孩子有语言表现力,有 些活动只需要孩子敢

4、于尝试,在丰富可选的活动中,孩 子的天赋自由发展,让每个孩子渴望成长进步的心灵小 鸟都腾飞起来,孩子快乐,教师更快乐。让学生爱上学习“要我学”和“我要学 ”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前者,教师摁着牛头吃 草,何谈学习主动性?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 得辛苦。后者,效果截然相反,主动学习的学 生将经历学习的过程当作目标,自觉追逐,所 以,当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需要, 如牛奶、鸡蛋、巧克力的时候,获取学习的真 谛也就不远了。 近日,一堂以形神兼备写人物为主题的写作课在北京 一中学初一一班展开。这位语文教师通过创设人物竞猜的 情境,激发孩子们写作的欲望,让他们在兴奋时下笔,记 录下游戏中的人物表现。并通

5、过当堂展示的形式,让学生 把完成的作品诵读给大家听。之后,教师出示一些名家大 家的人物作品,让学生和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差距, 从而感悟人物写作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进而完善自己 的作品。这样的习作课,学生百分百参与,热情高涨,学 生随性而书,落笔生情,化烦成趣,写意生活。因此,随 笔化写作是一种生态的教育,能较好培养孩子的习作兴趣 。诸如此类的方法还有鼓励学生写活动后习作、写观电影 有感、不同观点辩论词、写无人阅读日记、写班级周记等 。握手,方能同行对比港澳台与大陆的教育,比较明显 的不同就是,前面三地,教师是抱着“我是来帮助你们的,只 要你们需要,我随时愿意更进一步走近你”的态度来教学的

6、, 而大陆的教师大多是抱着“你们还不懂事,我是替你们父母管 教你们的,你们不准,不能做什么什么”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的 。两种不同的态度,学生的认可度自然也不相同。(讲一个摄像头的故事)如今的社会信任危机四伏,教师和学生之间若失去了信任 ,教育更是举步维艰。因此,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治班,尊重 学生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师生间彼此尊重才会有良好的交流 氛围。如果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个生活个体在成长过程 中的相遇,那么,彼此只有握手方能同行。我想,你想做一个 怎样的教师,学生爱戴或学生厌恶,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给 学生留下糟糕印象,均取决于你,老师自己。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语文教育的主 旨是什么.第二个

7、观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 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 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几十 次提到学习语文是要“正确运用语言文 字”。可见,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实际 生活的联系尤其重要!语文教育的主旨是什么?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 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

8、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 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 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 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 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 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 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 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

9、德风尚,同时也 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 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 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 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 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10、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 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 文素养。(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主旨是什么?语文教学的形式 课堂教学(大班额)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听、说、读、写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会学生阅读阅读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影响个人自身发 展的关键因素;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 教会学生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更为重要,因 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项重要的工作: 如何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阅读。学生习得了 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对巩固他们的阅读习惯 ,进而发展成一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关键性影 响的。第三个观点六种对照课堂教学模式

11、,希望引发思考:单一模式 多元模式教教材 用教材教教师舞台 学生舞台内容导向 学会学习价值灌输 批判思考个人学习 小组合作原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先生在分析台湾语文教学“教 阅读”和大陆小语教学大多为“教教材”的现状时,谈到他在 阅读教学观课过程中的思考与观察:1.教师是否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确立目的,并且提出 一些问题来激发求知欲。2.阅读的时候,是否让学生运用一些比较活泼的阅读方法 ,比如两人讨论,交换意见和澄清自己的观点等。3.是否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并让学生把他们的思 维过程表现出来。4.是否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运用高级思维能力的活动。5.是否认真研究教材从而挑选最必要的内容进行

12、教学观课的视角:课文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扣紧课文,希望 经过教师的传授,带领学生掌握并领会文章 所提供的相关知识和内容;阅读教学则是教 师鼓励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 讨论,同时提供不同的策略让孩子们去练习 ,让他们能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以帮 助他们读懂这篇文章。 两种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效果 :主题统整教学,是小学高年段语文教 学的好方法。第四个观点什么叫主题统整教学,就是以主题(含 议题等)为主,在主题探究过程中提示学习 策略及语文知识、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主题单元教学。主题单元教学的益处很多,比如:可灵 活处理教材,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可有效 节省下部分课时,安排开展形式多样

13、的语文 综合性活动。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 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 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 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 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举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 组主题单元“人与动物”教学设计)本主题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 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 事。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人和海鸥之间 建立起来的深厚

14、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是篇俄罗斯的作品 ,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 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是写在我 国西双版纳打洛江畔一头战象再现了他生命最后的辉煌与庄严 ,表现出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通 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 依的浓浓亲情,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 好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将较好地实现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工具性的教学目标主要 体现在

15、继续指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引导学生钻 研文本,通过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在经历品词析句的 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丰富情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 达方法;人文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 维,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体悟动 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共 处的美好情感。主题设计思想1 目标性教学,体现学科特点。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到叶圣陶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不论是先贤哲 人还是教育名家无不倡导启发式教学,无不主张学生自主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

16、探究 学习,是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 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着力体现重点指导、学法引导、品悟促读的 教学思路,启发、引领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学有所得,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的良好习惯。2 启发式教学,体现以学定教。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 立大语文教育观。本主题单元的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的逐课讲授 的教学定势,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克服了常规教学中出现的一 主题单元课文之间无联系的弊端,构建了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 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读写结合的 学习活动、口语交际活动、选读课文学习以及拓展阅读活动, 体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