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_社工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674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_社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析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_社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_社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_社工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析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_社工论文 社工论文 摘要: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分析人们的思想根源, 离不开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本文试从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入手,分析社会矛盾产生的思 想根源。 一、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 矛盾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是随时变化发展的,认识矛盾,解决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又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各种 结构性矛盾也处在一个集中爆发期。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 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 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

2、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 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前社会的和谐, 思想的稳定。 二、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 社会存在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也是多元的。如果人们对一种社会现象普 遍认同,思想就会统一,各种社会关系就会和谐;反之,如果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 产生分歧甚至混乱,社会矛盾也就随之而生。由于每个人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文化修 养、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会大相径 庭,因此,社会矛盾不可避免。近 30 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成长,中国人的人生观、世 界观、价值观也有了明显转

3、变,各种利益交织,各种矛盾显现,其思想根源无外乎社会分 配不公、共信力下降、利益受到侵害、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争夺等方面。下面,就这些方面 一一作以剖析。 (一)社会分配和再分配不公导致多数人思想认识失衡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社会在发生着一些重要、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一 个倾向是整个社会的资源在向少数地方集中,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 中,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集中,在大城市当中向少数群体、少数阶层、少数个人手中集中。 资源集中的过程也是一个规模空前的财富分配的过程,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当前的贫富差 距已经跨越了警戒线:据 2006 年 10 月 18 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份最新

4、报告显示, 中国大陆 150 万个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 70,而在资本主义的国家,一般情况下是 5的 家庭占有 50至 60的财富,这说明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内,贫富差距已经超越 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标准的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距 2002 年已经超 过了警戒线 0.4,为 0.45,2004 年达到了 0.47,进入了危险期。还有一个统计数据,在全 国的私营企业里工人年平均工资是 8033 元,相当于国有企业平均工资的 55.1%,私营企业 主,年收入是 110,474 元,工人和企业主的收入差距是 12.75 倍。当前贫富差距过大,分 配结果不公,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失衡

5、,影响社会稳定。 (二)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造成社会公信力下降 党的十六大以来已经全国有 16 名省部级高官在廉政风暴中落马,包括原中央政治局委 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其中王怀忠、郑筱萸更被判处死刑;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例,前 几年省交通厅三任厅长前腐后继,近年,又有原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有杰、洛阳市 委书记孙善武贪污受贿,身陷囹圄,等等等等,不胜枚举。除了腐败现象,跑官要官、买 官卖官、贪赃枉法、吃拿卡要、腐化堕落、灰色收入等等不正之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各个行业。他们的所作所为对 13 亿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缺乏科

6、学有效的市场经济管理和调节控 制机制,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的控制导致了各种寻租现象,拥有或收买政治权力成了暴富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政治条件培养了新的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使普通民众的“相对剥 夺感”甚至“绝对剥夺感”日益增强,人们对社会公信力产生了严重质疑,为社会泄愤事 件的发生提供了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基础。 (三)利益和权利诉求得不到保障致使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由于对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政治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在制定一些政策时没有坚守 最基本的公平和公正原则,在有关国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地非农化等这些关系 到社会大众直接利益的重大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严重伤害工人和农民等社会中下层群 体的利益,导致近年来以农民“以法抗争”和工人“以理维权”为主的维权抗争事件增加。 在发展战略方面,一味追求高速发展,客观上鼓励了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掠夺性发 展。在个别地方政府的包庇和纵容下,一些生产经营者不注重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和社会生 存环境,导致恶性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发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漠视和危害劳动者的 基本福利和基本人权。正如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指出的,瓮安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 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 1/2 12 下 一页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