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_哲学理论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634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_哲学理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_哲学理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_哲学理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_哲学理论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思想道德与法律课的哲学释解_哲学理论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础之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根据以上引述明显看出,上层建筑仅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 教等多种形式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可见,上层建筑包 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曾经做过非 常简要而涵义又非常深刻的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 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 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 社会意

2、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32)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一定 的上层建筑,不论是思想的上层建筑,还是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着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 要而建立起来的,并且竖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 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变革。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上层建筑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关于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不可忽视的反作用,恩 格斯非常清楚地讲过:“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 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 派的运动的反作用

3、。 ”6(701)另外,思想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乃至由这个基础所决定的政 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思想上层建筑可以帮助巩固和发展其所反映的经 济基础及其政治上层建筑,也可以瓦解性质与其相反的经济基础及其政治上层建筑。一个阶 级如果想夺取政权,那么它在成为统治阶级前必须要用本阶级的思想冲击反动阶级的思想;夺 取政权以后,不使本阶级的思想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所取得的一切经济、政治成果都可能付 诸东流。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主义的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社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巩固和发展。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

4、命,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直接影响 到其历史使命的履行程度。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必须充分发挥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是开 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又一重要的哲学基础。哲学基础之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为了最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苦苦挣扎着;而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精神生活却一度匮 乏。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 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 ”4(12)人

5、的物质和精神各方面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 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7 (190-191)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克服由于私有制和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 动的分离,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全面发展自己的 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也意味着在实 践中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全面发展的个人,就是用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 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

6、由发展的个人。 ”8(141)再次,人 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不仅决定着人的本质,也决定着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关系 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3(295)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关系和个人 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9(109)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早在 1957 年,毛 泽东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 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

7、0(65)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曾多次谈到:“要教 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0(166)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 立八十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揭示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强调 指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要注重大学生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的全 面发展,而且要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 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最重要、最核心 的素质,它决定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性质,影响着大学生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所以,需要设 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系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内化社 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并外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法律行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优 化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使其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是开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