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623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_哲学理论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一、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一)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对中国哲学典籍的正确解读,是翻译的第一步。首先 要求我们对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整体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到中国哲学典籍正 是在对元典的持续性的阐释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经典文本。因此,从哲学概念和诠释者的历时 性上考察经典文本,把握元典文本的“客观原义”以及在其后历代诠释者的“诠释意义” 。 要把经典还原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其含义,即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 研究方法”9(P20)。所谓“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儒家经典为例,是指紧扣儒学史中的重 要概念或术语,一

2、方面潜回元典对这些术语进行音读、训诂以及名物的考辨与疏通,理解其基 本的概念意义,即是中国传统的考据之学,另一方面观察同一概念或术语在儒学发展的不同历 史时期的诠释意义,及其同其他哲学派别之间的差异。 “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是把对经典的 诠释,放置在诠释者所处的历史脉络中加以分析,“从而将经典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情境,及其 诠释言论的历史背景与具体含义加以解明。 ”9(P15)下面就以如何理解朱熹的着作为例,用 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二)对朱熹理学的 “概念史”诠释朱熹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他通过对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等元典的重新诠释,才有了

3、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书,并且建立了以“天理”为核 心概念的哲学体系,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朱熹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解经方法 的哲学家,他不仅注重义理的发掘,同时也没有摒弃对章句的训诂,潘德荣10(P57)认为朱熹把 “意义整体的圆融和谐确立为对经典的理解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朱熹的哲学着作包括 四书章句集注 近思录 朱子语类等,都是在对元典文本的深入阐释的过程中,发展出 的新的哲学理念,因此,诠释朱熹的哲学思想,必须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背景,把握儒学动态的 发展过程。作为典籍英译者,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是典籍的诠释者,特别是经典的跨文化诠 释者,但我们的任务不是像朱熹那样的哲学家,要去发

4、展或建立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努力做 到如何忠实地再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哲学典籍的内涵,并且要立足当下,使中国哲学典籍在新的 时代背景下参与世界哲学之间的对话,使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异域发扬光大。朱熹把理学的主 要概念:理、气、心、性、天理等都全部融入对四书的注解之中。如论语为政中,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朱子的解释是:“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 之故也”11(P56)此处朱子以“理”解释天命。又如朱子对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的注解是“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气以形成,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意

5、味建顺五常之德,所谓 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 则所谓道也。 ”11其中,朱子以“理”来解释性,从而树立了一个由理主宰的形而上学的世 界。对朱熹所说的“理”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放在整个哲学发展史的背景下进行,这 就是黄俊杰先生所说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 。 四书章句集注中出现了高达 364 个“理” 字。而“理”字并未在论语中出现,直到战国中后期,孟子才将“理” “义”并举,“心之 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木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 所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hatisitthenfh

6、ihtheysiilarlyapprve?Itis,Isay,thepriniplesfurnature,andthedeterinatinsfrighteus- ness.”12(P478479)可见,孟子将“理”与“义”并举,同时作为道德的准则来理解。荀子 也讲“Prprie-tyisunhangeablePriniple.”肯定物之理是可知的。 庄子内篇中庖丁解牛的 故事,有“依乎天理”的说法,所谓天理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但是荀子和庄子并没有提出 对“理”的解释。 韩非子的解老篇对“理”做出了解释:“理者,成物之文也。 ”又云:“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13(P4

7、0)所以,韩非子对“理”的解释是 物体的外表形式的区别所在,这可以理解为“理”的基本含义,与庄子中的“天理”不同。 魏晋玄学家郭象则认为“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 “物物有理,事事有宜”13(P41),郭象认为 每一个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此物是此物,彼物是彼物,都是必然的,这个必然性就是理。在宋 代儒学家那里,“理”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范畴。张载认为“气”的聚散攻取中“顺 而不妄”者就是“理”,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和推移就是“理” 。可见张载以“气”为根本, “理”是气化过程的产物而已。二程则认为“理”为世界的最高本原。所谓“天者理也” 。 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太极只是

8、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14 (卷一),同时,朱子又说:“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 ”(同上)“理”此时又有了自然 规律的意义,又说,“理则为仁义礼智。 ”(同上)可见,朱子的“理”又有道德标准的意义。郭 尚兴先生在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中对“理”的翻译如下:“理:Priniple,Lgi,Truth15(P561) 理学:Ne-nfuianis15(P563)程朱理学:TheShlfPrin-iplerepresentedbyhengYiandZhuXi15 (P563564)。 ”作为当代的中国哲学典

9、籍英译者,我们一方面先要回归元典,从中找到核心概 念的训诂学意义,其次要从典籍中的核心概念的演变发展史中把握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黄俊 杰教授所说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经典诠释者是在哪一种具体的历史脉 络或情景脉络中解读元典的,这对经典的理解大有裨益。(三)对朱熹理学的“思想史”诠释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期,经过了唐末的藩镇割据,君臣父子的篡夺残杀,儒家的伦理纲常早就受 到了极大的摧毁。加之,宋朝之前佛道两家的本体论思想皆有阐述,而儒家思想却恰恰缺少某 种本体论思想的提炼和系统阐述,在汉唐时期主要停留在训诂、注疏的层面,很难与佛老思想 从本体论上抗衡,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十分被动,时代

10、呼唤有人担当此重任,为儒学的发展披 荆斩棘。朱熹的“天理”论正是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对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周 易等儒家经典的注释,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建构了一个以“无极” “太极” “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大大丰富了中国儒学的本体论思想。 可以说,朱熹对经典的阐释是当时时代的要求,是带着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问题而质询于经 典,是用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观念来理解、复述经典中的思想文化观念。他把礼记中 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单列出来,并与论语 孟子合并,称四书,虽然也遭到许 多学者的批判,但无法否认的是四书经过朱子之阐释,已经成为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文 化的核心

11、经典文本。究其原因,朱子对儒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选择和编排,正是应时代之要求, 对儒学之新发展。与汉儒以五经为核心经典的儒学体系不同,四书的主要内容涵盖 了更为广泛的政治、伦理、教育等方方面面,囊括了天道、纲常、心性等概念,而朱熹就是根 据时代的要求,对这些理念进行了更加系统化和哲理化的阐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 学范畴的思想体系。 “理”既是作为整体的“理”,抑或是“太极”,所谓“宇宙之间,一理而 已”,同时,理又存在于借助于“气”而派生的每一具体事物里,所谓“本是一太极,而万物各 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 ”14(卷 37)朱熹的理学无疑是应时代的要求对经典的合“理” 化阐释,体现了

12、对经典的继承性及其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朱熹因诠释四书而建构的理 学思想,体现了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主干的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复兴的时代要求,同 时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创新,使儒家学说上升到一个更高思想理论层次的社会 需求。4(P79)二、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转换方法(一)回顾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理解之后,就是表达,即如何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典籍 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转换成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哲学文本,这是中国哲学进入当代世界哲 学体系的时代诉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稳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身份的重要步骤。回顾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主要方法,受到英译者本身文化身份的局限(20 世纪之前大

13、多由传教士 和汉学家完成),他们的翻译方法从带有传教目的的某种“儒耶杂糅”的方法,再到学术性的 研究方法,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更多的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根据安乐哲的总结,中国哲 学典籍,早期是以“天主教化”和“基督教化”的形象被西方读者所熟知的,后来又被“东方 化”,到现在又套进了某种“诗化、神秘化的框架里。 ”“Thehinesephilsphythatesternreadersarefailiarithatthebeginningashristianized,andtheninr ereenttiesithasbeenrientalized,butevenresithasbee

14、npetiized,ystified,andinfusedithysteriusp erspetives.”16(P81)迄今为止,西方哲学研究视野中关于中国哲学的探讨,“往往是将中国 哲学置入与其自身毫不相干的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中加以讨论。 ”17(前言 P5)作者也 认为:把中国哲学典籍视为一种西方哲学传统的附属物,就完全遮蔽了中国哲学的特质。因此,我 们要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首先要从认识论上避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强 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我们的哲学典籍不能只局限于自身文 化内部的发展,更要参与到当代哲学的对话中,既要找到对话的共同背景,也要对差异性保持 敏感。作者注意到安乐哲和郝大维提出的比较哲学的翻译方法正符合这种认识论。进而观 之,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哲学的诠释方式:一方面通过对元典的解读,构建 论语的哲学语境,再在该语境中进行文本的诠释和翻译。这种翻译并不是传统的从文本 诠释到文本翻译的线性过程,而是先从文本出发构建出理论体系,再返回文本结合已构建的体 系进行诠释和翻译。18(P135)朱熹在对经典的阐释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天理”为最高范 畴的哲学体系:他从元典文本出发构建理论体系,再在该语境中返回元典,结合理 1/2 12 下一页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