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571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我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2011-11-10 8:55:20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县政协课题组 为全面了解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实施“185 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更好地服务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三化”同步推进战略,今年 7 月下旬以来,县政协根据政协平塘县委员会 2011 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成立农业产业化课题调研组,深入项目乡镇、村组,在考察示范基地建设后,分别与乡(镇) 、村干部、龙头业主、种植大户进行了座谈交流,并于 8 月 12 日在县政协召开了重点项目涉及部门负责人、龙头企业主

2、、种养大户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在梳理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形成此报告 ,供决策参考。 一、基本概况和主要成效 (一)基本现状。我县农业产业化始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最初以发展订单农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尝试和探索。例如,1987 年在原克度区和通州区平里乡建立 870 亩早熟蔬菜基地,与贵阳市蔬菜供销公司签订产销合同,每年向贵阳市供应蔬菜 150 万公斤以上。1994 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县委县政府一方面抓全县面上温饱越线,一方面继续发展订单农业,依托中央和省州的扶贫资金以及对口帮扶单位的项目,在大力改善水电路

3、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到九十年末,初步建立了粮油、烤烟、果蔬、茶畜等产业基地。进入新世纪,农产品买方市场形成,特别是国家加入 WTO 后,市场约束和产品竞争日渐激烈,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难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实际,采取两个方面举措:一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把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立足于县慢,既有自身发展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等个性问题和因素,也受当前农业农村共性问题的制约和影响。 (一)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欠帐,发展基础相对较弱。一是保水灌溉条件不足。实行以水养水政策后,由于水费收取不了,县财政投入有限,在缺少国家项目支撑的情况下,灌区水渠年久失修,损毁面大,提灌设

4、施老化,水利设施无力充分发挥作用。据了解,卡蒲水库、红旗水库等小()型水库,因缺乏后续资金,沟渠的修建和维护难以为继,至今仍未发挥作用;通州金桥、者密六硐、四寨和平等灌区因沟渠损毁,长期得不到修复,灌面呈逐年缩小之势。 “十五”以来修建的“三小”工程虽然大量改善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但从根本上仍然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无论是坝区还是旱区,因旱灾和工程性缺造成的减产减收现象还比较突出,产业化发展的风险和成本仍然较高。二是综合发展后劲不足。多年来,我县基本农田改造主要集中在边远山区坡改梯和蓄水灌溉,对坝区耕地培肥地力、耕地整治投入相当较少,沟渠延伸、机耕路网建设等配套投入比较欠缺,耕地潜力开发

5、不足,全县从整体上看发展基础不够扎实,综合发展条件还比较脆弱。 (二)缺少对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深度研究,产业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有关方面认为,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宏观理念,产业项目立项实施因地理条件、土地、气候资源不同,产业规划、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也不尽相同。我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特色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尝试,但对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品种选择、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方式等缺少深度的研究和论证,更多按照省州要求来确定项目,组织生产,未完全根据县情实际和资源优势来策划和设计产业,在项目的安排上,对群众自身条件能力考虑不周,在项目管理和投入上未能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产品销售和流通上,对外宣

6、传推介和市场信息服务力度欠缺,一些产业搞什么、怎么搞,思路还不够清晰,项目决策求证力度不够,产业规划设计欠合理,产业的互补性不强。一句话,产业缺乏顶层科学规划和设计。如实施的白龙乡养羊项目、克度精品水果项目和光明茶场承包项目存在这样那样问题都或多或少与项目的安排、服务和管理有关系。2010 年,我县委托贵州大学设计的“十二五”农业规划,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上也存在较多的瑕疵。 (三)缺乏推动产业发展的刚性机制。在调研座谈会上,有关乡镇和部门认为,平塘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首先要处理好农业发展问题,通过加快产业化进一步夯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就近务工就业,促进农民

7、货币收入,为工业化、城镇化积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落实县委 2010 年九号文件精神情况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对农业产业化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认识不足;二是推进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完善,发展方式和管理水平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三是干部群众的主观努力不够,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落实力较弱;四是争取国家项目不多,产业投入不足,面上发展氛围不够。这些因素使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1、基层组织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产业化实施乏力。一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使村级组织长期停留在宣传政策、落实任务的行政事务上,村“两委”组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功能不足,保稳定、

8、促发展的能力较弱;二是乡镇管理体制以“块”为主转为以“条”为主后,自主配置资源和协调处理农村矛盾的功能也随之减小,在农村群众个人意识、利益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产业化实施步履维艰。 2、农村土地流转缓慢,严重制约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首先是规模化生产,产业规模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是按产业规划群众广泛参与;二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企业化经营。由于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后,所承包的土地大都以代耕代管方式流转于村民之间,一方面,因缺少青壮年劳力,群众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因流转机制缺失,土地难以集中到企业和大户,区域化、规模化生产设计难实施。 3、农业经济组织带动力弱,企业化生产程度较

9、低。由于配套政策跟不上,企业主导生产、大户带动发展还比较弱,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的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还比较滞后,龙头企业与村(居)产业协会的对接,村(居)协会和种养大户与农户合作生产机制尚未建立,生产经营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政府来推动,这在产业化初期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长期存在会产生两个方面的不良效果:一是企业和农户对政府的依赖长期存在,产业规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扩张;二是企业和农户难以形成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长期存在企业独立经营和农户自主生产“两张皮”现象,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动力难以激活,也难以形成产业品牌效应。 三、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

10、化”的重大任务后,省州就“三化”同步推进,制定有相关政策措施并纳入了“十二五”规划。就平塘来讲,如何处理好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好结合点,抓好县委九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实现“四大战略”全面、持速、协调推进,事关平塘跨越发展大计。 (一)加快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条件。抓住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落实,对农田水利建设带来新机遇,致力于坝区水利灌网修复、机耕路网建设、旱区和示范基地人饮和灌溉条件的改善,加大跑上力度,争取我县“十二五”水利项目尽快进入省州水利建设盘子,力争用 5 年左右时间,实现水渠修复到哪里,引水灌溉到哪里,基地建立在哪里,交通和灌溉条件就改善到哪里,用抓工业的力度来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总体上基本解决我县农业发展条件“瓶颈”问题,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