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488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目前教育相对指标的调查 - 论文 关键字:教育 问题 义务教育 差距 指标 公平 评价 地区 机会 当前,社会各界对我国教育公平产生置疑,大部分观点认为,我国教育不公平.我也赞同这 一观点,但是,我国教育在哪些方面不公平?不公平的程度有多大?教育不公平会产生怎样的社 会后果?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首要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指标体系 来衡量我国的教育状况.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杨东平和周金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 研究,提出了包括总体教育水平差异指数、义务教育均衡指数、高中教育公平指数、高等教 育公平指数这样 4 个各自独立的指标.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

2、,城乡 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仍在加大,成为影响社会公正、影响教育现代化的突出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我国政府的教育十五计划中,首次将“坚持社会主 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更加关注处境不利人群受教育问题”列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指 导原则。为此,十分需要建立相应的教育评价,建立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对教育公平状 况进行连续的测量、评价和比较,为政策调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的依据。 80 年代以来, 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一直沿用经济领域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关注的 重心主要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效益上。反映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统计中,统计 模式的主要维度是教育发展水平

3、(各级各类学校数、专业数、学生数、教职工数等) ;教育 资源投入(教育经费总量和生均经费、设备和办学条件) ;教师状况(数量和年龄、职称、 学历结构) ;各级学业成就(入学率、辍学率等) 。由于缺乏一种理论框架的支撑,其对教 育现状的统计基本是描述性的,缺乏比较和评价;同时,明显缺乏教育公平的维度。虽然 一些项目实际反映了教育公平的状况,如按性别、城乡类别、地区类别统计的中等教育阶 段学生数,按性别、少数民族分类统计的高等教育学生数、教师数;但由于这些信息较为 零乱和分散,而且不系统、不完整(如高等学校学生就没有按城乡、地区的分布) ,也没有 比较,因而,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评价教育公平的现状,也

4、无法呈现教育统计背后所应具有 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政策的导向性。 相类似地,近年来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也 不同程度存在教育公平维度的缺失,主要为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规模数量、教育效率等方 面的总量和人均指标。如杨明提出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包括教育资源投入(公共教育 经费、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公共教育经费) 、教育规模数量(学前教 育毛入学率、小学净入学率、中学净入学率、大学毛入学率、预期的正规教育年数、每 10 万居民中大学生数、成人识字率)和教育效率(留级生百分比) 。谈松华等提出的教育现 代化指标体系,分为教育资源投入(公共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人均公共教育经

5、费) 、 教育规模数量(15 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大学在校生人数)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北京市提出的 9 个教育 现代化指标为:(1)率先在全国实现 12 年义务教育;(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4 年以上;(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0;(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95;(5) 新增就业人员上岗持证率达到 100;(6)在岗职工年接受半月以上培训和继续教育者占 职工总数的 80;(7)中小学教室接入因特网达到 98以上;(8)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 规模的 4;(9)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例达到 4。 需要讨论的

6、是,一般 而言,教育规模数量的扩大,即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发达程度作为教育民主化最外在的表征, 通常意味着教育公平的增进;而折合为人均的指标也是对公平状况的一种测量。实际上, 说上述指标缺乏教育公平的维度并不很确切;上述指标体系中对教育公平的考量,是按目 前普遍使用的方法,隐含在“总量-人均”的评价模式中的。虽然“总量-人均”模式可以 在总体意义上反映公平状况的变动,例如人均 GDP 指标的提高,一般而言意味着社会成员 收入和福利的增进;但它作为衡量公平状况的专门指标却并非理想。因为,公平通俗地说 意味着一种合理的分配,而利益分配合理性的评价单位主要是不同类型的“人群” 。因而,阿马蒂亚 森非常重

7、视“总量性因素和分配性因素之间的冲突” ,认为这种古典功利主义评 价“把不同人的效用直接加总得到总量,而不注意这一总量在个人之间的分配, ”即只追 求效用总量最大化而不计较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对社会公平的深入研究已经揭示,总量的 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合理的分配和公平状况的改善, “总量排序”容易掩盖或忽略总体之下 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因而, “公正的发展” 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口号。在我国目前社会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需要 建立专门的教育公平指标,通过持续的测量、评价,有效地控制和矫正教育差距。 要对我 国的教育公平状况进行有效的测量和评价,需

8、要建立恰当的理论和逻辑框架。这需要综合 国内外公平研究的成果,对教育公平的概念加以界定;同时,根据对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 认识,将这些概念转换成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通过研究,笔者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基本 问题有如下一些定性的认识: 1、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 面。教育权利平等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在我国当前的 现实中,虽然仍有一些权利平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残疾人的教育权等) ,但总体而言,权利 的平等已不是主要问题。我国教育公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均等”上。因而,对 “教育机会均等”状况的测量和比较,是我国教育公平评价的主体内容。 2、 “

9、教育机会均 等”就理论意义而言,是指不同人群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与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大致 相等的,教育机会的获得不因性别、种族、地区、阶层而不同。但是,对“教育机会均等” 的解释、评价仍受制于不同的公平观。在教育制度的视野中,关于教育机会的获得事实上 存在不同类型的公平:(1)保证所有儿童接受最低年限的教育,强调起点的公平。通过实 施一视同仁的、免费的和强迫的义务教育,并通过“差别性对待原则” ,使处于不利社会地 位的人获益。而在此之后出现的不同学业成就和社会表现的差异,认为是人的能力差异所 致。这被视为是着重考虑经济合理性和教育效率的精英主义的观点,其目标是使国民均能 享受与其能力相当的教

10、育、从事与其能力相当的工作,所谓的“适才适所” 。 (2)意味着人 们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即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重视过程的公平,被 视为是一种基于民主主义的更为强调公平(而非效率)的观点。其追求是不论学生的能力、 兴趣如何,均应给他们平等的教育机会。它指向了努力扩大高中、大学的教育规模。 (3) 教育制度应能满足个性的充分发展,使每个人能够接受他所希望的教育。其对结果平等的 追求,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的实质平等论。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这三种公平观大致对 应了教育公平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一种递进的关系。结果的平等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发 达国家也是尚未实现的教育理想,但发达国家对教育

11、公平的关注集中在学业成就等结果平 等的问题上。在我国大多数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过程的公平开始突显,也就是 说,主要问题已不是能不能接受教育,而是在教育过程中能否得到平等的对待;入学机会 的获得则上移至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由于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的角色、 功能有所不同。因此,建构指标的出发点也应有所不同。衡量义务教育的指标有更强的政 府指导意向,而非义务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则更多的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而呈现。 3、由于我 国各地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和不均衡发展的现实,当前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为存 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性别差距和民族差距;其中尤以城乡差距、 地

12、区差距、阶层差距更为重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政策调整有效地缩小教育发展 中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也是教育公平评价的重点。对 阶层差距的测量是一个难点。由于目前的教育统计中缺乏学生社会经济背景的数据,因而 对阶层差距尚难进行常规的评测,只能在恰当的时点结合人口普查或城乡调查资料进行。 衡量教育机会均等有两个主要变量,一是进入某一级教育的机会,即国际通行的入学率指 标;一是接受何种质量的教育,即教育质量指标。由于发展中国家生均教育经费与教育质 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以及其它教育数据统计的不完善,通常采用“生均教育经费”指标代替教育质量指标。 4、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均

13、衡发展”的方针,体现了义务教育以 公平为主的价值属性。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 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地区差 距既表现为省际差距,也表现为省内不同地区的差距。由于小学阶段的入学率已经非常高, 缺少比较价值;义务教育均衡主要考察小学教育质量、初中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均衡,后 者包括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等若干方面,主要体现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已 有研究显示,就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而言,省内不同地区的差距和城乡差距,甚至大于省 际之间差距,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可将生均教育经费在城乡和不同地区的差异指 标,作为

14、衡量义务教育均衡的代表性指标;在微观层面则可以测算在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 间生均教育经费的分布差异。 5、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普 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分流和能力本位的选拔性制度。尽管进入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的确 具有社会分层的功能,是教育公平状况的一种度量,但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依据“适 才适所”的概念,似可淡化这种区分,而将高中阶段教育视为一个整体加以衡量。衡量高 中阶段教育机会的两个重要指标为高中入学机会和高中教育质量,即高中入学机会在城乡、 地区及阶层的分布差异和高中生均经费的地区分布差异。 6、高等教育阶段所应遵循的公 平准则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机会的公平竞争。

15、当前,影响这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包括高 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高中教育的数量、结构和教育质量,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就业状 况等。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集中在入学机会上,可采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 城乡、地区、阶层、性别、民族的差异分布指标。 7、在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评价之外,还 有一个衡量国家或地区总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即“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 年,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为 6.85 年,城市为 9.80 年。11 人均受教育年限在 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总体教育水平的差异程度,这主要是指它 在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分布。 基于以上认识

16、,可以提出一个理想的教育公平指 标结构: 如前所述,由于在我国的教育统计中,各级学业成就指标均付阙如,因而在实际 评价中有待统计资料的完善,目前不予纳入;阶层差异的评价因同样原因不予考虑;义务 教育入学机会因分布差异不显著舍去;各级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可间接采用生均教育经费指 标衡量;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集中于入学机会上,舍弃其它两个维度;这样,教育公平指 标体系作为一具有明确的公平价值取向的指标体系,且考虑我国现有统计数据获得的可行 性,可以得到如下简化且实用的指标体系结构: 这样,我们共可以得到 4 个相对独立的教 育公平评价指标:总体教育水平差异指数 Qz,义务教育均衡指数 Q,高中教育公平指数 Q h ,高等教育公平指数 Qu.各指数的具体计算,城乡、性别等双变量的指标,可用比例表 达;多变量的指标,可用基尼系数的方法计算。 一个好的评价指标,首先应当具有科学性, 即能够比较有效地评价、解释教育公平的现状。其次,具有可测性,指标简洁,数据获取 容易。第三,具有可比较性,指标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