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064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危机研究摘 要:对于教师行业潜在的倦怠危机,从个体心理、组织管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干预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我国对职业倦怠基本认同的观点是:职业倦怠是被认为是一种累积的慢性反应,长期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是由于在慢性工作压力下而发生的个人消极情绪经历。它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1)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2)去人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

2、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2 中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 2.1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2.1.1 资源保存理论 该理论从需求和平衡的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Lee 和 Ashforth 的元分析研究表明,与需求相关的因素是造成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的扩张,同时,它也是减缓低成就感的主要因素。 2.1.2 习得性无助理论 该理论由 Meicher 提出,他认

3、为当个体在探索阶段一再受挫时,个体会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形成无助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2.1.3 匹配不匹配模型 Leiter 和 Maslach(2001)提出匹配不匹配模型,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非建设关系,并不是临床上的紊乱,并非工作或个人本身单面原因产生职业倦怠,而是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越容易产生倦怠。Maslach 等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个人和组织在以下六个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引起倦怠:工作量、控制感、报酬、一致性、公平性及价值。 2.2 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国内学者徐富明等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着相关。目前国内对教师职

4、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倦怠的测量以及国外理论与研究的分析方面。但对中小学教师,城市与农村教师的整体情况研究较少。 3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 3.1 个体层面 3.1.1 职业定位的模式化 从古至今我国教师一直以言利为耻,以奉献甚至牺牲为荣。这种舆论导向,是形成教师消极自我意象的前提,但它已经内化为教师对自己进行自我角色定位的心理动力。 3.1.2 心理压力的适应度 每位教师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在现代日益激烈竞争的教育中,适应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很快地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而另一部分教师在较长时间内都难以适应,结果便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继而形成典型的职业倦

5、怠现象。 3.1.3 人格类型的差异性 Leithwood 的研究表明,在人格特质方面,避免极端竞争、有耐心及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在心理特征方面,具有内在的制控信念、对其专业生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的教师不容易感到倦怠;在教师的能力信念方面,具有高度自尊、积极的自我观念、高度专业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师不容易产生倦怠。 3.2 学校层面 3.2.1 传统的管理模式 现代学校的线性管理的模式思维,就是简单把教师“动起来”,“忙起来”与教育改革的成功、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对应起来。在这种管理环境下,教师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没有自主决定的机会,这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下降和教师责任感、归属感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