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5479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4.1 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图片中“棉帽哥”居住在哪里?其老家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存在哪些农业问题?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指向哪里? 一、东北农业的布局及发展方向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因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不同区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的分析思路【典例1】蓝莓原产于美国,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培植。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据此回答(1)、(2)题。(1)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

2、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B.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C.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D.灌溉水源便利(2)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加工业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思路点拨】本题以蓝莓为材料背景,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特点及该种农业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和发展方向。第(1)题,由材料可以看出,

3、蓝莓主要生长在东北三大农业区中的林业和特产区,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广大,所以有利于蓝莓大面积推广。第(2)题,大兴安岭林区的蓝莓产业链的延伸反映了特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答案:(1)C (2)C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东北地区作为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并且各种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对策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分析农业区开发问题的思路【典例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们的屯子东面原是一片开阔的草甸子。离屯子二十多里外的山林中,有一片我们生产队的“飞地”,称为“大荒地”。当年是十分肥沃的新开垦的山坡地,四周便是成

4、片的树林。这片山林是我们始终难以忘怀、必须朝拜的“圣地”。它其实早已消失,仅存于我们心中。当我们重新走上变得低矮的山冈,目及之处已全部是耕地,没有一片树林,没有一株白桦。当年肥厚的黑土,因连年雨水冲刷流失,已变成贫瘠的砂石地,长着低矮的小麦(1)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 )湿地面积日益增多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A. B. C. D.(2)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B.在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大力搞好生态环境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走好多元开发的路子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在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对东北地区农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落实等能力。第(1)题,通过材料可确定东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及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等。第(2)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又要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均能可持续发展。答案:(1)C (2)D中国不同区域特色农业生产的形成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