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615395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报的现状及改善建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校报的作用以及完善校报建 设的建议英日101 朱 玲 5101510030一个调查:同学们觉得目前的校报 如何?是否有需完善之处?你觉得 应如何改进? 我觉得每期一张太少了,每个寝室有4个人,最好每期四张。不然吃饭垫桌子 的时候不够用. 官方新闻陈旧没时效性,学术文章没说服力,学生作品太没水平。我真的觉 得出版校报完全是浪费资源,完全没必要出。或者出的话就办的好些,然后 面对校外。至于校内的,估计没几个人真正会通过校报获取学校相关信息 校报一点新鲜感都没有,而且内容可读性差.(南大) 脱离师生 时政性差 反映不好(卫校) 官僚报刊,没怎么注意(武汉纺织学院) 我们学校有校报? 貌似有,但从

2、来没看过(中医学院) 因为现在大学里面的校报很多都还是老掉牙的纸质版,根本没有人会花时间去看的,所以最好弄成手机版或电子版肯定会更有新意(南航) 很少发到我们手上宣传力度不够(医学院) 很好啊,反映了我们的真实生活,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教研成果,十分收益(北大) 挺不错的,排版,宣传,内容都十分好,就是更新有点慢(武汉大学)思考 同是校报为什么不同学校的学生对其评价 不同呢? 现象:可以看出越是一流的学校,校报的 影响越大,越有影响力,对学生的帮助越 大,也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而专科院校等 的校报影响力小甚至学生都不知道有校 报。 原因:从主体分析:1,学校的重视程度。2 ,学生意识与参与能力。社会

3、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 存在社会 意识决定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 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 展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由于其社 会环境的不同,各国各时期的高校的校报 其内容也就不一样。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作 用。校园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 系相互作用学生校报社会 存在校报 校报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地生活,受着社 会主流意识的影响,同时它作为反映当代 大学生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对在校大学生 的生活及思想,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同 时,随着学生的认识的提高,会对校园文 化有更高的要求与更好的建议,这些会促 进

4、校报的改进,促进其发展主要内容校报的 作用目前存在 的问题解决建 议校报的主要内容与社会存在(生产 方式,地理环境,人口)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事, 如:学科建设、 专业设 置、 课程设置改革、后勤 社会化管理以及学校的各 项举措。 党和国家政策(比如:建 设和谐校园等,这是由社 会环境决定的) 校报主要面向学生,所以 多为关于学生生活,重大 活动,模范,人物等等内 容。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从而促进整个校园的和谐 当今国家政策比如:建设 和谐社会,对校园文化的 重大影响。 由于各个学校环境,专业 ,等地差别,在校园内, 不同院校的校报内容是不 同的,比如,师范类院校 很多关于教师从业的内容 ,财

5、经学校则更多关于经济. 种种社会存在决定了校报 内容校报的作用引导舆论指导教育桥梁纽带窗口平台提高学生素 质校报对一个学校对学生的作用(1) 引导舆论在推进学校的发展与改革中具有 重要作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事, 如: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 课程设置改革、后勤社会化管理 以及学校的各项举措,一直是各高 校校报宣传的重要内容。全校师 生员工通过校报了解学校改革发展的详细情况, 并给予理解和支 持。因此, 校报是推进高校全方 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舆论阵地,它 促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 行,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校报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正 确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2)实用性榜样

6、的力量是无穷的 , 高校校报 通过消息、通讯、评论等形式 反映学校改革发展、教育教 学、学生校园生活的重大事 件、有代表性的现象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时, 往往会对师生产生 深刻的影响。这些发生在身边 的事迹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 不但可以 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更 可帮助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信 仰和理念。 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人的具有积 极的引导做用(3)提高学生素质 一方面 ,大学生通过阅读校报了 解 了校园生活的风貌 ,感受到 校园文化的氛 围 ,从而 开阔月 良界 、激 发热情 ,增强参 与 意识树立起开拓进取 的创新 精神 另一方面 ,大学生通过参 与校报工作 ,成为学生

7、记 者或 通讯 员 ,通过新 闻采写工作培 养和锻炼 社交能力,使大学生 突破自己 现有 的知识水 平或专业界限 ,活跃思维 ,发 展兴趣 ,激发创作 灵感 ,为新时期学生 的全面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实践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提升与 发展。(4) 窗口平台高校校报是展示高校对外形 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 口和平台,社会各界人士通过 高校校报来了解高校。以及 其它兄弟院校了解本校的精 神风貌,从而塑造良好的学校 形象。因而高校校报不仅是 师生员工了解学校整体发展 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学校风 采的重要窗口。 意识可以反映社会存在(3) 桥梁纽带 为沟通校方与社会多方面 的联系起到了重大作用。 校内各院

8、系、 各部门通过 校报互通有无, 始终紧密 联系在一起。校报通过报 道学校的日常工作、 各院 系部门的大事小情、 重大 决策、 师生的日常生活, 使教职员工了解到学校各 方面的工作。(2) 指导教育高校是各种信息、 思潮、 观 念的集散地,各种思潮、 价值 观念在这里碰撞、 交融和分 流。高校校报应想方设法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对大学生进 行理其次,在积极推进高校素质 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校报作 为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始终坚持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崇高的 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 围。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致力于提高

9、学生的综 合能力, 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 要意义。目前存在 的问题周期长反应慢实效性差一是个别学校对校报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认为校报与教学 相比、与科研相比,可有可无。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报在宣传、 引导学校正面舆论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报在凝聚广 大师生力量,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把校报建设 摆上应有的位置。 二是校报可读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些学校校报还存在着出 版周期长、信息容量小、新闻时效性差、形式呆板单调等问 题。一些学校校报对言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撰写和刊载社 论、评论、编者按、编后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足。 三是办报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一些学校办报经费不足,没 有校报

10、的独立使用经费;一些学校办报的基本条件缺乏,计算 机、照像机等基本的工具配备不到位;一些学校的办报人员待 遇偏低,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问题上,没有充分考虑办 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缺乏政策保障,影响了办报人员工作积 极性的发挥。高校校报的现状引发的思考校报 建设新闻观 念的转 变实践及 评比团队创新解决建议 一是新闻观念的转变。确立 新闻立报, 特 色强报的办报理念,以突出指导性、 引导 性为主转变为突出新闻性、 服务性、 实 用性、 可读性, 来实现指导性和引导性。 要编辑精品报纸,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在 报纸的选题、 采写、 编排等工作环节上 做到精心策划、精心组织、 精心编校、 精心印

11、制。努力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人新我优,人优我转变.主要强调需要有创 新意识 其次要创新编辑观念。树立 读者至上,服务第 一的意识, 注重与读者沟通信息, 在充分了解 读者的基础上, 集合自身优势,编辑信息量 大、 可读性强、 特色鲜明的精品报纸,以满 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需求, 从而形成精品积聚优 势。对主体要有个能动得认识,一方面一客观 事物为原型,另一方面,对于认识对象的信息 进行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 虚拟。才能办好校报 普及电子版 报出精品,还得要有团队精神。校报编辑部就是一个团队,是一个相互配合, 协同作战的整体,每个工 作人员应相互理解,密切配合, 扎扎实实做好

12、每一步 工作,共 同把校报做强做大, 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 的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 组织每年校报好新闻评比,评选 出优秀新闻作品和通讯员 ,予以表彰。开展全校性征文活动,鼓励“学 通社”记者参与组织 、撰稿,并评选 出优秀作品 予以表彰 、奖励。在“学通社”内组织笔会,鼓励各学院的同学以文会友 ,注重实践,每年署假组织优 秀学生记者外出考察,由校报老师带队,到祖国的名 山大川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为校报文艺副刊创作 精彩游记,并将优秀作品向各报社推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校报学生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要认识到自 己对学校的作用与影响,积极为校报建设 献计献策,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与发展,如 果大家不积极参与,消极对待的话,那么 校报只会是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垫桌子的 一张纸,并且影响到学校的建设。(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校报也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不断自我完 善,以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