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4803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取得的外交方面的成就 小组长:罗杏 收集资料人:彭耀万、田文文、肖翔、杨 威、何露、黄兰花、郭丽丽 撰稿人:罗杏 PPT制作人:朱跃平 打印稿件人:田文文、朱玉妹说课人:何庭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国际背景: 美苏转入均衡僵持阶段日本西欧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此时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成果: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全面发展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五点方针,同印 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二)九十年代外交(一)国际环境: 两极

2、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问 题 (二)我国对外政策: 江泽民继承创造性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和独 立自主外交政策我国的外交成果从1990年底起我国同西欧国家逐步恢复高层互访 1993年江泽民主席与美总统克林顿会晤,结束了 1989年以来中美没有元首会晤的不正常局面 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国,建立建设性伙伴关 系 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日建立友 好合作伙伴关系 积极发展了同亚非拉和东中欧国家关系(三)二十一世纪外交(一)国际背景:国际形势总体趋于和平但 动荡仍突出 (二)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以及“全方位” 政策 (三)成果:2001年加入

3、世贸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 织;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成 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胡锦涛成功对日 进行了暖冬之旅二、过去与现在外交成果的对比性越来越主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 是19972003年,中国从冷眼旁观者变 成国际地区组织的全面参与者,参加国际 救灾行动和双边多边军事演习 更侧重于经济,目前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 区正在建设的自贸区有12个,2004年中国 与古巴,阿根廷,巴西,智利签署了经贸 ,资源,航空航天等一系列合作文件,与 东盟的货物贸易协议公共外交、文化外交日渐显著:“孔子学院”在世 界的建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文化年 ”

4、,“文化节”的成功举办 更加重视海外合法公民权益的维护,2006年成立“ 领事保护处”成功实施多起从动乱国家大规模撤侨 行动 凸显和谐: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 大会上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迄今为止已经向 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 多边外交更加丰富与活跃:在联合国“G8+5”等多 边舞台上国家领导人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拓展与 多方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三、未来发展战略设想继续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理念;促进国防与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 继续贯彻落实互制共赢的开放战略 继续巩固与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既要保持与 美,欧,日等西方大国的良好发展势头,

5、又要进 一步加强与俄、印、巴西等新兴大国的战略对话 与合作 全面深化同周边发展国家的合作 继续开展经济、公共、安全外交开创中国多元化 外交局面 参考书目: 1 、杨洁篪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网站 2008.9.17 2、 论近八年来中国外交新特征 王红 信 3、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唐家璇 1999.12美苏关系转变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士兵日本的崛起日本太阳神塔西欧的崛起法国人和德国人的纠结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欧盟的成立中美关系恢复的坎坷之路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尼克松访华毛主席与尼克松1989年5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苏联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 巴乔夫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周总理访问马里 周总理访问非洲受到热烈欢迎 中非同舟共济突尼斯总统宴请周总理率领的 中国代表团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中俄“和平使命-2OO7”军事演习孔子“足迹”遍布全球“ 孔子”关顾菲律宾在印度建立利比亚撤侨中国维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