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43592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浅论动画中运动表现 乘着微风,展开梦的翅膀,当我们走进一个个奇妙万千的动画世界,生活因这梦幻般的 天堂变得多姿多彩了。在这里我们感受着童真、感受着美。这用画笔描绘出来的世界为什 么能让我们如此地陶醉呢?也许分析完了动画的运动表现,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1、简析 动画是以绘画为基础的影视形式,但它绝不单纯的依赖绘画,它综合文学、绘画、音 乐、表演、摄影等艺术手段共同创作,涉及的门类众多,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创作规 律,这种规律就形成了它的特性。动画艺术是一种假定性的电影艺术,它不追求逼真性。 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幻想、变化、虚构、神似等手法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2、并且能获得非常强烈、有趣、奇妙和出人意料的银幕效果,这就是它充分发挥特性的结果。 由于动画片经常采用神话、童话、寓言、科学幻想等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通过夸张的形 式加以体现。所以剧情和动作的虚拟与夸张,便成为动画艺术的一种特殊手段,使影片生 动活泼、妙趣横生,博得观众的喜爱。 最早期的动画片中描绘的人物都是对真实的照片或胶片进行的 临摹,这是由于当时人们还没有掌握角色的运动规律,从而只能进行简单的对真实人物动 作的抄袭。这一时期的动画角色的动作由于是照搬真实人物的动作,而没有在动作上进行 任何艺术上的夸张变形,严重制约了动画角色的表现力,也影响到整个片子的表现力,没 有节奏感,动画角色没有鲜明

3、的性格特点,人物比较苍白,剧情的发展也就相对平淡。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动画成了一门独立且包罗万象的视觉媒体艺术,制作程序也渐 渐的流程化,科学的工作分配使角色的动作实现起来更烦琐:首先,也要对真实的表现对 象进行长时间的临摹,对角色的形象、结构,乃至习性和习惯动作都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察 临摹,再进行艺术夸张,把一张对角色形象性格塑造有帮助的要素夸张出来,有的是极度 夸张,使最后在画面中的角色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弱点,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这时的角色 动作创作要经过上述的艺术夸张之后,再进行提炼,画出关键的特点动作,再在这些关键 张之间按照角色的性格不同所需要的不同节奏画出数量不等的中间张,这就是一直

4、沿用至 今的关键桢的办法。 这种动画角色动态的创作办法,科学地从生活出发,提炼并塑造出动态鲜明的性格, 使角色动作实现手段更科学有效,这种基于关键帧的创作方法在动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 潮流下一直使用至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维动画。 二维动画是平面上的动画。二维动画是对手工传统动画的一个改进。通过输入和编辑 关键帧;计算和生成中间帧;定义和显示运动路径;交互式给画面上色;产生一些特技效 果;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同步,从而实现了人们幻想中的运动,并赋予了这些运动美感。 2、动画运动的表现内容“动画”一词是由“动”和“画”两部分结合起来的。 “画”是动画制作中主要的造型 手段。动画的关键在于“运动” ,

5、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2.1 镜头的内部运动指的是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及进行场面调度所形成的运动,即“内部蒙太奇” 。动画片 的世界是虚拟的世界,动画片的镜头设计也是虚拟实拍摄机的镜头设计。除动画摄影机本 身运动以达到某种效果外,其他的镜头设计都是画出来的。虽然动画摄影机无法拍出一些 效果,如有透视变化的旋转镜头等,但是在动画片的镜头设计中,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一 切实拍手法、一切摄影运动、一切场面调度都能在动画镜头中设计出来,动画片能模拟所 有的实拍手法。动画中的镜头表现力甚至要超过影视实拍,因为它缺少了真实环境中的限 制。动画片的镜头画面设计包括:摄影机本身的运动而产生的画面效果和由画面变

6、化而产 生的摄影机运动效果。这些都要借助于影视镜头语言,以达到强烈而真实的镜头感。22.2 镜头的外部运动镜头的外部运动,也就是“外部蒙太奇“。动画和影视一样,能够表现自然界的各种 各样的运动,也能灵活自如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态。它还能模拟一般影视形式的镜头移 动,形成推、拉、摇等各种运动效果,甚至形成比真实摄像机拍摄更为复杂和绚丽的运动 效果。然而,影视动画的运动毕竟不同于一般影视形式的运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 大的差别。动画的本质决定了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模拟升降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个虚拟 的二维角色在角度变化时透视角度很大,画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背景在带有角度的旋转 镜头时,更为困难,

7、虽然动画片能模仿一切电影拍摄手法,但有时这些模仿的手法是费力 不讨好的。还有因为剪辑连接镜头而产生的节奏变化,不同角度镜头的组合、不同长度镜 头的组合、不同镜头运动方式的组合等。 2.3 情节线索本身的发展变化这是比较抽象的一种运动,但正是这种动态的发展可以促成内容的延续,推动剧情的 流动,引发并强化戏剧冲突,最后来讲好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内部蒙太奇和情节线索的运 动毋庸置疑,动画的运动元素具有无限性,这首先是因为动画“非实拍”的制作原理。动 画,正因为不是直观地表现现实生活里的具体形象,而要依靠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 完成的,所以其形象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其运动也可以是自由多变的。当然,如果是

8、表现 自然界现有的东西,即使是经过夸张和变形后的,那也要在遵循自然界某些必要的运动规 律前提下来实施。影视动画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与“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影视动画通 过“画”这种造型手段来竭力表现出一个运动的世界。与绘画、雕塑、建筑等相比,影视 动画在表现运动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影视动画又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一般影视形态 的镜头运动,它的运动又呈现出自己的特性和规律。动画运动的原理和影视运动的原理是 相类似的,都是利用了人类固有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反应。动画和影视有着紧密的联系。动 画在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借鉴了影视艺术的镜头语言和画面运动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性 的运动特点。也可以说动画是一种类型

9、的电影,它的艺术特色和运动形式与一般的影视形 式是相类似的。美术和影视是影视动画运动的艺术基础。动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美术和 影视联系密切。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动画是美术和影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动画的发展又 扩展了美术和影视的内涵。 3、动画运动的表现形式 不管是运动的多变性、摄影机的高度自由运动,还是角色造型和表演的夸张、景别的 自由变化,动画片都对传统剧情电影的视听元素有了新的延伸。影视动画的运动充满了审 美韵味,这种运动不单单是一种逼真模仿,而应当是充满无限的想象力和神奇色彩,因为 这种运动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动作和镜头的移动,而是在分分秒秒的动态中蕴涵着无穷的 视觉审美趣味。现代数字技术

10、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实现手段的优越性最显著的就体现在 虚拟摄影机的运动上面。在动画制作中,摄影机的调度不但异常灵活,其运动轨迹更是传 统剧情电影所无法比拟的,那可以是一种超现实的主观性极强的夸张运动。虽然本质上还 是镜头的运动,但摄影机不仅动态范围特别大,且构图中主体的运动同样具有超现实性和 表意色彩。从这一点来讲,动画所带给人们的运动感觉和人眼直接看世界是不同的,与一 般的影视形式的表演也是不同的。 3.1 动画运动的变形 “变形”是影视动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影视动画中的这种“变形”给人们提供了把 幻想变成现实的可能。人们渴望变形,因为人们在看到某种和平常所见并不完全一样或奇 特的东西时,就

11、会因为新奇产生一种新鲜的刺激感。同时,人又喜欢新奇和刺激的东西, 动画中的变形也是基于人心理的这种特点。不同的运动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造型,表现 为不同的画面形象,并会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运动形式的美感是运动主体元素运动美的3基本表现形式。海潮的起伏、雄鹰的飞翔、纤夫的身形、交警的手势,各种运动形式的视 觉美感对画面造型来说,起到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 3.2 动画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 主体元素的运动速度和节奏,是产生动画画面美感的重要形式因素。对速度和节奏 的不同处理,会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节奏和情绪反应。比如,速度快的运动,给人以热烈、 紧张、力度大、欢快豪迈、急切躁动等感觉。在画面造型中可以

12、通过相应速度的运动来烘 托和表现相应的情绪和氛围,如飞驰的列车、紧敲的锣鼓、热烈的掌声、湍急的瀑布等等。 而那些慢速度、慢节奏的运动往往具有伤感、凝重、沉静、抒情的视觉效果。比如一个心 情沉痛的人的步态往往是沉重缓慢的,和缓的微风中摆动的柳枝常用作恋人约会时的背景 等。动画中运动的美感体现在变化之中。 猴子捞月中精灵古怪的猴子们一只接一只倒挂 到水面,依次传过果瓢,从水中捞月,这是动作变化的美感。 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一 天工作回来,迈着整齐的步伐,哼着小调回家。偏偏后面有个糊涂蛋是里面不太和谐的音 符,这又是一种变化的美。变化还体现在夸张中。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 基础上有目的地

13、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艺术上的渲染,以增强表达效果。影视中 的节奏把握体现在多个层面,影片叙事节奏、人物运动速度和强度节奏、镜头节奏、声音 的节奏以及蒙太奇剪辑等。动画运动的情调于节奏之中有起伏缓急,张弛得当,和谐优美。 动画运动的节奏还表现在角色运动时的速度感和力量感。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是运动本质 的外表化和表现,通过画面加以准确反映就能够在观众的视觉和心理上引起预期的效果。 在这一点上,动画的运动表现力是很强的,带给人的视觉上和心理上的美感也是最浓烈的。3.3 动画运动的民族表现形式 不同的民族对动画运动有不同的审美理念。这里对比举例说明。叙事节奏快、想象力 丰富的美国动画艺术创作可

14、算老大。迪斯尼、梦工场、福克斯等公司相继生产出了一部又 一部精美的动画大片。在角色动作的设计上美国的动画堪称一流,每一处动作的安排都是 那么的自然流畅,让人佩服,柔美和力量交织并行。在美国的动画中,所有动物角色的动 作和性格,都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本身,而是将它们“人化”了。动作的“拟人化”是美 国动画的一大特点。还有,美国动画把“夸张”和“弹性”结合得非常巧妙,并将这一特 性奉为原则发扬光大。而在动画界,能和美国相媲美的就是画面唯美、内容深刻、以宫崎 骏、大友可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了。从手冢治虫到宫崎骏,每一部片子都备受少男少女们 的喜爱,他们的动画作品,对日本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5、同时对我国的小 孩子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如铁臂阿童木 聪明的一休 蜡笔小新等。宫崎骏 大师的千与千寻 风之谷等也在青少年们最喜爱的动画电影之列。我国的动画从传统 水墨绘画、雕刻、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等领域汲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意境深远、 简洁古朴的艺术风格,即闻名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 。相比美国、日本,中国的动画片拥 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创作形式上也不拘一格。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代表的剪纸片, 以聪明的鸭子为代表的折纸片,以猴子捞月为代表的拉毛片,水墨动画小蝌蚪 找妈妈等动画艺术片均闪耀着独特的民族特色之美。运动处理的简约是中国动画的又一 特色。简约是一种提纯,是将那些对表现主题意图

16、无关紧要的东西忽略掉,将最能传神表 意的特点提炼出来并有意放大。总之,各个民族对影视动画的运动表现形式有不同层面的 理解。因此,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民族审美,使影视动画运动美的艺术异彩纷呈。 4、结语 中国的影视动画艺术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影视动画作为电影 艺术的一种形式自从 1935 年万氏兄弟创作的我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后,在 中国的发展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当今动画电影是利用绘画、漫画、动漫等造型艺术形式结4合光、影、声、效等技术手段,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动态视觉表现的电影艺术形式。中国动 画电影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和表现形式。 在现代电影技术发明之前中国的“皮影” “影子戏”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影艺术动画片的最 早间流传。中国的“皮影戏” 可以说是电影艺术的最早形式,更是影视动画的最初形式,中 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诞生 了大闹天宫 、 猪八戒吃西瓜 、 小蝌蚪找妈妈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 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