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14062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200字问答题专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阅读 200字问答题专题北京市阅读延伸题的评分细则:(一定要参考!等同高考评分标准)1、解释原句(分)2、表述所触发的思考(3 分):3、围绕 “你” 的思考做简单论述。援引的例子恰当(分),能对例子做准确分析(3 分)。4、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精彩(分)。5、每少 2个字扣分,每错两个字扣分(重复错字只算一个)。 必须注意的事项:1、 审清题干,理解题意,找准题眼 。2、 摆明观点。前后照应,两次扣题。3、 阐释分析,善于联想,类比合理。4、 强化表达,用语精到,层次清晰。5、 书写工整,杜绝错字,不必空行!一、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 19 题。我的秦

2、腔记忆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伏天的戏台前,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一条条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儿弥漫到村巷里。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起初,我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

3、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直到有一次,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2意识到,

4、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文革”结束后,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文革”禁绝所有传统剧目的同时,只推广 10个京剧“样板戏”,关中的专业剧团和乡村的业余演出班子,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过,却总觉得不过瘾,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 腔调是秦腔的,但内容却与秦人生活无关。于是,就有了“秦腔不姓秦了”的调侃。上世纪 80年代中期,我买回来一

5、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录音带,不仅我把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听了个够,我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累了需要歇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久而久之,连我家东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婆都听上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机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今日咋还不放戏?”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我在久居

6、的日渐繁荣的城市里,有时在梦境,有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前会幻化出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在刚刚割罢麦子的麦茬地里,一个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儿吆牛翻耕土地的关中汉子,尽着嗓门儿吼着秦腔,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台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还有一幅幻象,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旁若无人地唱着戏,嗓门儿一会儿高了,一会儿低了,甚至拉起很难掌握的“彩腔”,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取材自陈忠实同名散文)19文章结尾说“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结合全文

7、内容,联系你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或感悟。不少于 200字。(10 分)(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评分标准:正确理解“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2 分;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或认识,2 分;围绕观点或认识作分析,4 分;语言表达,2 分。【优秀答案示例 1】3作者之所以能在结尾发出:“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的感叹(原句呈现),原因在于秦腔表现的是地道秦人的生活,是群众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立足于百姓心间的(原句的解说)。 我想真正发乎情,根植于民的艺术是不会消亡的 (观点句)。(例子,及贴近观点的解说)中华的书画艺术,传承千

8、年,虽有万千派别,但始终讲究一份筋骨,一份自然。这于中国人效法自然,注重品格与修养的提升分不开的;再如瓷器,不论是宋代官窑,还是清时出现的法郎彩,手段技艺不断翻新的同时,注重传神写意的宗旨是没有变的。 因为艺术要想传承长久,必定要发乎情,根植于民。 (观点句)【优秀答案示例 2】是黄土地的深厚土壤养育了勤劳朴实的秦人,由此诞生了饱含激情的热烈奔放的秦腔。只要秦人永葆黄土地的纯朴本真,秦腔就将传承万代。(原句理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融汇在民族的文化中,民族的文化瑰宝就能延续。 (观点认识)(例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侗族大歌,尽管孕育在偏远的山中,但由于当地人对民族文化

9、的珍惜和尊重,歌中仍回荡着善人的自然和本真。在侗族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淳朴的坚守中,侗族大歌越过崇山峻岭,不仅绵延不绝更为世人知晓。歌代表着文化,在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中,文化定能哺育一代又一代的人。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7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邂逅黄姚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

10、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副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 。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女朱)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

11、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息。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桃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 11 名举人。举子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感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4中。黄姚依然是仁远而恬淡的。这里的人们乐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仁者;这里的人们乐水,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见逐闹嬉戏的童颜稚子,

12、皆有三分灵气,枯坐檐下的鹤发老者,尚带七分古风。便是柴门犬吠、舍里鸡啼、梁间黍香,但凡此间风物,皆有一段洒脱悠然的风流态度。黄姚依然是一卷上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晖晚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的闷响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由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光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当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画栋雕梁,仿佛你凝望的是历史,其实你凝望的是时尚,五百年前的时尚;当你走过一条条静谧幽深的青石老街,仿佛你穿越的是寂寞,其

13、实你穿越的是繁华, “康乾盛世”的繁华;当你抚摸那褪色的门楣、模糊的雕像,仿佛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实你感受的是精致,是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这就是黄姚,千年一梦的黄姚,多少异乡人远道而来,只为见证今时的雨滴敲打万历年的窗棂,只为猜测古祠深宅背后所隐藏的几许红尘无奈,只为聆听那一江碧水缓缓讲述黄姚古镇的前世今生。20、第段用“历史”与“时尚” 、 “寂寞”与“繁华” 、 “粗朴”与“精致”三组词语对举,描写了黄姚厚重的文化历史,而今其魅力依然。北京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如故宫、四合院等。请结合你在北京的体验,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古迹,从上述三组对举词语之中任选一组,阐释一下你的

14、感受。 (不少于 200 字) (12 分)答:从“历史”与“时尚”的角度分析故宫:故宫又被称为紫禁止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中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不论是青石白栏、红墙黄瓦,还是雕梁栋、金杯玉盏,都包含着沧桑的历史感。但是,故宫如今又成了现代北京的标签,成“时尚”的代名词。很多人来到北京,并不为其现代化高楼大厦所吸引,而是更喜欢来到故宫,欣赏现代技术所无法复制的历史文物,随着文物价值的重估以及现代人怀古的幽思,如今对历史遗迹的欣赏和游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三 、 朝 阳 一 模T10.阅 读 延 伸 题 : 第卷文言文中, 唐邕两次直言进谏都得到了皇帝采纳,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结合现

15、实,请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 200 字)(10 分)示例(10 分)唐邕两次直言进谏均得到了皇帝的采纳,皇帝听取他的意见,才能做到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我认为,执政者应广开言路,善于采纳意见,才能更好地处理国家事务。/齐王听取了邹忌的进谏,广开言路,才能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魏征直言进谏,皇帝采纳,以规范自己的行为。楚王听信佞臣,不善于纳谏,放逐屈原,自己也落得个首身异处的下场,这也是不纳谏的后果。5在今日的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听证等制度使执政者更好地从人民当中获得意见,因为有此制度,才能使得代表们积极发言,从各个角度提出尖锐的意见和良好的建议,我们的国力也因此逐渐强盛。/因此,执

16、政者需善于采纳意见,才能更好地治国。四、海淀区一模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注释:寿阳楼八公山:寿阳即今安徽寿县,战国楚考烈王和汉淮南王刘安均都此。八公山在城北,相传刘安时有八仙登此山,遂以为名。一说八公指刘安门客左吴、朱骄、伍被、雷被等人,世以八公为仙人乃误传。(见资治通鉴晋纪)。故都:指寿阳。“乌衣年少” 三句:指淝水之战大破苻坚军的前锋都督谢玄, “乌衣” ,巷名,建康淮河南,东晋谢氏家族聚集之地。“年少” ,指谢玄。时谢玄四十岁,相对其叔谢安等而言。 “芝兰香发” ,称赞谢玄的才略。“ 戈戟云横” ,指谢玄带领雄兵作战。骄兵:指苻坚之兵。苻坚南下时声势浩大,号称百万,攻晋前曾说:“ 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