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39505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之拟写提纲[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想一想列出三篇例文的写作提纲: 例文一谈坚持的写作提纲: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段:回答“坚持是什么”的问题。王军霞 、红军 。 第三段:回答“为什么要坚持”的问题。爱迪生 、漫画挖井。 第四、五段:回答“怎样做到坚持”的问题。张海迪 、蔡伦 、鲁迅。 第六段:回应题目和开头,再次点题。引论本论结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问题来行文。例文二论专注的写作提纲:第一段:专注是水滴石穿的主要原因。 第二段:写专注使人凝聚力量。球星罗德曼 、“棋圣”聂卫平 等 第三段:写专注方能见微。居里夫人、杨振宁等 第四段:写专注带来恒心。 第五段:结尾照应点题着重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中 的“为什么”来展开思路。引论本论结论例文三做缜密的勇者的写作提纲:第一段:做缜密的勇者。 第二段:写缜密的勇者,首先要认清自我。李白、陶渊明和辛弃疾的诗句。 第三段:写缜密的勇者,尤其要坦荡正义。歌德、项羽、李自成、汪精卫等 第四段:写缜密的勇者,贵在敢为人先,坚持不懈。徐霞客、李时珍等。 第五段:总括全文,呼吁社会。着重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中的“怎么样/怎么办”来展开思路。引论本论结论学一学:如何拟写作文提纲议论文提纲的模式:1、标题(提出论点) 2、引论部分3、本论部分4、结论部分分论点一、材料(例子)分论点二、材料(例子)分论点三、材料(例子)拟写议论文提纲的要求: 一、标

3、题要求及作用:1、提出论点、2、提示论题3、新颖二、引论部分(第一段): 1、本部分的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 2、作文题目有材料的由分析材料,引 出中心论点;没有材料的可以列出现实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从名人名言中引出。三、本论部分(论证中心论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分解 论点,并为每个分论点选择一个以上的论据。分论点一 选用的材料(例子/名言)分论点二 选用的材料(例子/名言)分论点三 选用的材料(例子/名言)分论点的要求: 1、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 2、三个分论点要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四、结论部分这一部分的作用: 1、进一步明确、深化中心论点。 2、对三个分论点的内

4、容进行归纳总结。 3、联系当前现实,体现文章针对性。写法: 1、呼应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点明题意,使文章观点更加清晰。 3、发出呼告,以求发人深省。成才有路勤为径 一、引论部分 提出中心论点:成才有路勤为径。 二、本论部分(论证论点) 1、只有勤奋,才能进步。勤能补拙是良训; 梅花香自苦寒来;鲁迅:“” 2、只有勤奋,才能成才。“一分辛劳一分才”; 韩愈:“”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 3、只有勤奋,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 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韦编三绝 三、结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智力才能差别不大,要想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必须勤奋

5、学习。以”勤奋”为标题拟写作文提纲。 三、练一练:请你根据以上拟写标题的模式和 要求,以“细节”为题拟写一则作文 提纲。本节我们学习了如何拟写议论文的写作 提纲,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拟写提纲的要 求。首先,写作提纲包括由哪几部分组成? 标题、引论/开头、本论和结论,而本论里 头包括三个分论点及各论据。接着,拟写提 纲的要求有哪些?标题新颖、包含意旨 、提示论题;分论点扣得住、分得开、 排得顺;论据典型事例或名言名句、能 证明该分论点。结论归纳总结、有针对 性、深化中心论点。四、小结:四、课后作业1、以“沟通”为话题,拟写作文提纲。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 “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 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 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 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 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 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 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 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