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3716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古诗文阅卷 及对策一、情况简介 2013年语文高考古文出题形式与往年有所不同。同:古文题选自史书人物传纪,4道选择题。异:史书的范围由清史稿回到宋史,今 年选张咏传;将古文断句变为选择题,将信 息筛选变为主观题。翻译题由3道回到2道。 2013年语文高考古诗词题是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和思 想内容,出题形式与内容和2012年相同,只是题号 相反。2013年语文高考默写出题形式与往年相同,但是所 选内容在新调整的33篇中。2013高考古文主观题(10分) 总数679424份,平均分7. 550123459975443078351197117133320176789106242811315 1

2、17932 516797 2732522012年古文翻译得分分布表(10分 ) 总数657246份,平均分5.42 012345190751445229027528468758211056 567891011524 810923 576409298964118与2012年相比,同题得分上升2.13分2013年古诗词题得分分布表(7分) 总数679424份,平均分4.120123414813089552534833714567164356135572117474537412012年古诗词得分分布表(7分) 总数657246份,平均分2.610123107050971651107171429374

3、56786587452334043718288与2012年同题比较,上升1.51分。小结:n第9题,考查翻译和信息筛选,平均分7.55 ,难度0.76,满分7万多人,及格率62.45% 。 第10题,考查古诗词鉴赏,选用宋代词人 的词作,及格率67.07%,满分是5万多人。 第11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的内容 都在考试说明的指定篇目中,满分30多万 份,比2012年要高。 二、2013年古文题分析n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n(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n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4分)n【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n答对“自活”“蜂聚”各给1分。

4、答对大意给2分。新增评分细则(1) n “自活”是使动用法, 译成“用来谋生”、“让 自己活命”或“把作为谋生手段”等,都 算对。n “蜂聚”是名词用作状语,如译成“群聚”可以 给分,译为“聚集”或“聚在一起”不给分。 (2)关于“答对大意”n“苟”:要译出假设的含义,如译为“苟且”、 “苟且偷生”、“姑且”等,不符合题意。“患” :可译成现实的危害,也可译成担忧。n译文的句子不通顺,搭配不当, 可在“答对 大意给2分”项酌扣。不单独扣错别字分。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 ,敢名之!(3分)n【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n答对“名之”给1分。答对大意给2分。新增评分细则(1) n翻译第二

5、题n(1)“名之”,“名”是名词用作动词,“之” 指代“傅先生”。没有将名词动用译出来,或 者指称错误,此处不给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 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 n【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n推荐夙儒张覃。n鼓励蜀中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 n张咏显达后,一直在寻找有才德的同学傅霖 。n答对l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找出的事例只 要能体现张咏“惜才”,即可给分。新增评分细则(2)n信息筛选主观题n(1)除参考答案列举的例子外,下列事例 也算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事例:n咏封还诏书,且言(张永德)n张咏责备阍吏直呼傅霖的名字。n(2)自己概括列举事例的,必

6、须符合文意 。引用原文列举事例的,所引文段要恰当 。三、古文题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古文翻译不准确,句意不畅原因一:对“词的活用”掌握不到位 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 。1、“自活”翻译错,这里是使动用法, 译成“用来谋生”、“让自己活命”等,此 处错。本题得分7分2、此题的“蜂聚”不能翻译,名词作状语。本题得分7分3、“名之”翻译出错,“名”,是名词活用为动 词,意为“呼叫”,之,是代词。此处是本题 失分重点。本题得分8分原因二:句意不通顺,文言基础不扎实,理 解力低,致使语言表述水平低,语法混乱, 行文啰嗦,而造成句意不准确。1、翻译两小题均不通顺。本题得分6分。2、典型的“翻译不

7、通,基础薄弱”本题得分6分(二)信息筛选不典型:只沾边,不全面, 或者全错。1、只沾边,不全面,本题得分4分2、不全面,或全错上题得分3分下题得分6分四、古文题解决问题的建议 1.中学古文教学重点是落实古文字、词汇、 句式句法及其运用,要落实到位,读懂是 第一位的; 2 .注重古今汉语语法的比较教学;注重古今 汉语语义辨析的教学; 3. 根据古文文体知识(如传、记)去理解古 人行文规则; 4.注重古代文化制度知识的教学。n作为高中教师,特别要注意:n1、加强文言文考点知识的训练与落实,比如词类 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知识点的 落实;n2、加强必要的背诵,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n3

8、、注重严谨的应试规则,加强必要的审题与语言 整合训练。4、特别强调n第一维度: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第一轮复习n教材是依据,是根本:n1.语音字形n2.词语释意n3.通假字 n4.一词多义5.特殊句式n6.固定结构4、特别强调n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第二轮 复习n120个实词n18个虚词n词类活用n特殊句式等8、特别强调n第三维度,建立以个体复习为主的三轮复 习n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 破的第三轮复习,比如文言文拉开差距的 是“翻译题”,其实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 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 断句?教师可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 些简短的文言趣文及翻译,学生进行自

9、我 翻译,参照修正。五、2013年古诗词阅读题分析n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n宋张炎n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 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n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 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n【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 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 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试题分析n(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n【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n (1)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 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 )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 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

10、梨花,作者感到自己 孤寂无依。(2分)n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第10题补充评分细则1 1、本题主要考表现手法。n“怎样借景抒情”必须包含对情和景两个因素的 分析。其中对景分析描写全面得2分,如果不全面 或只列举意象不作说明只得1分。对于情感的分析 占2分。词上片所抒之情,标准答案用“哀怨、黯 淡”和“飘零、孤寂”两组关键词表述,考生答 对一组关键词给1分。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愁绪 、愁苦、忧伤、悲伤、悲凉、失意、抑郁、凄清 、惆怅、孤独、漂泊、寂寞、羁旅之情、离愁别 绪等均可给分。思乡之情与“飘零、孤寂”的感 情相近,可得1分。新增评分细则1n除此而外,请注意以下三点:n(

11、1)如果表达不明晰或不准确酌情扣分。n(2)虽然有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但对情感的分析 却完全错误,例如将其说成是对美景的喜爱、心 中的喜悦或作者的闲适之情等,说明没有能够准 确理解词意,可以不给分。n如果景物分析本身较为细致的话,最多给1分。n(3)如果将情感表述为“对故人的怀念”不能给分 ,因为词中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内容。n(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 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n【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n (2)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 下江头的柳技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 是家乡苏堤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 新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3分)n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

12、成理,均可酌情 给分。新增评分细则2n2本题主要考思想内容。n作者夜里江边折柳,想起家乡(苏堤)的 柳,因为有家却不能回而伤感皱眉。(2分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n如果结合下片分析不全面,酌情扣分。六、古诗词题存在的典型问题n1.对“景物”与情感的思考缺乏针对性:泛泛 理解。本题3分2.对“景物”与情感的思考缺乏针对性:理 解不全。本题6分3.对“景物”与情感的思考缺乏针对性:理 解出错。本题1分4.不能结合语境,不能准确理解文意。 本题4分5、理解错误,凭空答题,本题1分卷七、古诗词题解决问题的建议 1.教师应该按照诗词创作特点去展开诗词教学,寻 言以观象,得象在忘言;寻象以观意,

13、得意在忘 象。读懂意象之间的组合艺术。 2.加强手法与思想内容的阅读训练,告知学生先会 翻译诗歌,然后学着读懂诗歌; 3.加强全面结合信息读懂诗歌的方法,“心有灵犀一 点通”,通过反复阅读与训练,提升答题的语言与 信息的有效性; 4.加强审题与答题规范的意识。5、作为中学教师:做到4个了解n第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n第二: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n第三: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文化常识。n第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八、默写填空。n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n(1)子曰:“知者不惑, , 。”( 论语)n(2)臣无祖母,

14、无以至今日; , 。(李密陈情表)n(3)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 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n(4) , ,卷起千堆雪。(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n11.(6分)n(1)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n(2)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n(3)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n(4)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n答对1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 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新增评分细则n(一)错别字,见错无分n(二)位置颠倒。n(三)写成别句。n(四)局部错误。n(五)书写不规范。n(六)如果四小题全做,只按前三小题评分,不评第四小 题。九、默写题典型病例2013年默写填空与2012年的比较n2013年高

15、考默写填空依然是四选三,分值6分, 题型与2012年一致。2013年,四小题中两题选自 古诗,两题选自古文,体现了诗文并重的特点。 其次,13年的第一小题选自论语,第三小题 选自春江花月夜,是2013年新增的背诵篇目 。这一变化,与考试院重新调整背诵篇目的初衷 一致,降低了考生的备考压力,拓宽了出题的空 间。n2013年的默写试题,回避了繁难字、生僻 字,四小题关涉的都是名篇名句,没有生 僻句,且每空所填文句除了“人生代代无穷 已”、“不知江月待何人”是7字句外,其他每 句均控制在5字以内,这样的默写填空,大 大降低了试题难度,为13年语文平均分的 上扬作出了贡献。十、默写解决对策n1、加强早读晚练,熟能生巧;n2、生字难词听写,确保过关;n3、加强经典文句,重点突破;n4、反复背诵默写,避免遗忘。十一、对中学语文教师总的建议1.建议加强自身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章制度、 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修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特 别是根据教学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实施高 效教学的能力,从素质上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水 平。2.建议从思想认识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加强古代 诗文教学,认真抓好学生的基本功,加强古文语 感、常用句式、重要实词与虚词的训练与教学, 加强对诗词“言-象-意”关系的认识,从更加内在 的方面切实加强古诗文的阅读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