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3706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中美两国失业情况以及相关政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美两国失业情况 以及相关政策目录:o美国失业率及目前状况o美国失业的原因o失业对美国的经济影响o美国应对失业的政策o中国失业率及状况o中国失业的特征o中国失业的原因o失业对中国的影响o中国应对失业的政策美国失业率2011年中新网4月2日电 3月份失业率小幅降8.8%, 6月3日,美国劳工部公 布的5月份数据显示,失业 率从9.0%上升至9.1%,非 农就业人数仅增加5.4万人 ,不到此前3个月月平均新 增就业人数的1/4。9月2日公布的美国8月失 业率数据保持9.1%不变, 劳动力市场在经济低迷的 背景下出现停滞状态。 目前状况 :72%以为为他们们所在的区域的就业业机会越来越少。 24%表

2、示机会还还算正常 4%认为认为 有很多就业业机会据8月12日美国有线电视网和欧维希国际民调公司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 显示: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从金融领域到电信行业,从建筑企业到印刷行 业,美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裁员旋风,几乎席卷各行各业。唯有薪酬 水平较低的餐饮服务业独树一帜,保持了较稳定的就业岗位。 (截止2011年6月数据如下)行业业2011雇员员人 数较较上年同期电电信 86.99万减少2.84万 建筑公司 120万减少1.59万备注比十年前锐减56万降幅为1.3%房屋建筑行业的职位较经济危机时略有增加,但数量远不及该领域在危机中曾削减的职位 。美国失业的原因 : 1.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缺口

3、较大,产能利用率较低 。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就业状况与实际产出减潜在产出的 缺口密切相关。) 2. 就业制度造成工资刚性不利于就业形势较快改善 3. 结构性失业严重。 4. 房地产市场复苏仍不见起色,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5.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就业创造效应不佳 (其投放重点是拯救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如“两房”)等次 贷危机的重灾区,以及工业部门的大规模减税、“汽车换现金 计划”等。这样的救助,只能消除金融系统风险,却无法创造 新的工作岗位。) 6.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信贷崩溃,并且银行裁员。美国失业的影响: 1.影响经济复苏 2.(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警告:)美国长期的高失 业率将会对经

4、济社会构成沉重的压力。 3.企业减员增效:导致大批员工失业大体上概括为:应对政策 按照奥巴马公布的促进就业方案,美国政府将三 管齐下 一是通过减税、奖励和信贷优惠等措施促进小 企业发展; 二是加大对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 度; 三是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领域的投资,通过这一 系列举措,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011年北京时间9月9日早间消息,美国总 统巴拉克-奥巴马面对依旧高涨的失业率,于周 四公布了总额447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计划,其 内容包括将工人和小企业业主所需支付的工资税 削减一半、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支出、向地 方政府提供补助金以避免其裁减教师人数等。这 项计划将为建筑工人、教

5、师和退伍老兵提供更多 的工作岗位。 但该法案提出的对美国富有家庭增税等部分内 容遭到共和党强烈反对。 中国失业率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今年首季城镇人口就业情况。一季 度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09万人,一至三月新增就业303万人,完 成全年900万指标的三成四,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是4.1%,与去年底 持平。 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城镇登记失业率4.1%,与一季度末持平,全国 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908万人,比一季度末微减1万人。全国城镇 新增就业655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3%。城镇失业人员再 就业290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5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 业93万人,完成全

6、年100万人目标的93%。(中国官方就业统计一般 只涵盖城镇户籍人口,劳动力庞大的农村人口并未计算在内。)2011年上半年失业情况中国失业原因: 1.是劳动力供大于求。 2.是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之相适应, 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 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 3.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 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 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人员 数量增加。 4.是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职业技术水平不高, 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上择业观念陈旧,不能依 靠自身的努力

7、开辟就业门路,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 。5.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 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 着明显的制约作用。1.失业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综合各种因素,中国为结构性失业类型,有如下的特点 :2002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到733万人,失业率提高到3.8% 。 2001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达到为515万人 ;农村目前压力有1.5亿左 右的富余劳动力。 2.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表现突出。 3.全国范围的“技工荒”表现明显。 4.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凸显。 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困难 。 6.中高级人才荒愈演

8、愈烈失业对中国的影响: (1)失业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 的损失: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增加后,由于家 庭消费减少和厂商投资下降,使整个国民经济 的增长受到抑制。 (2)人力资本的损失:失业对人力资本的损 失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失业者已有人力资本 得不到运用;另一方面,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 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长期的失业会大大降低 人力资本的价值。 (3)失业的社会影响:失业不但会使失业者 及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降,而且会 给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带来一系列社会 问题。应对政策 自200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 台很多具体的保增长和促就业的措施,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是要求把保增长、调结构和扩内需,更 加紧密地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应对政策1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 2就业和创业扶助的瞄准点是青年劳动者 。(在正常的经济增长情况下,青年就业遇到的难 度就比其他群体要大,失业率也更高。) 3保持劳动力市场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 4发挥政府职能,降低自然失业率。(通 过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中介服务和培训,完善劳动力 市场功能,可以用自然失业率的降低来抵偿经济增长 速度减缓可能导致的周期性失业率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