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30523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的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的:“:“ 数英雄论成败数英雄论成败, ,古今谁能说明白古今谁能说明白, , 任评说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海雨天风独往来 ,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也难说也难说 身后骂名滚滚来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有道是得民 心者得天下心者得天下, ,看江山由谁来主宰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 ”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这是自 古常言古常言. .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 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 民心背离,这时新王朝就顺应民心背离,这时新王朝就顺应 民意而夺取天下。今天我们就民意而

2、夺取天下。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课文来学习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寡助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 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今民与 上同意也。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 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 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 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 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 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 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 政”思想。成语 古义: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

3、的 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 他的人就少。 今义:站在正义方面,就会得到多数人的 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v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学常识: 孟子政治上主张有哪些? 体现的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仁政” (法先王,行仁政)“民贵君轻”(民为贵,君为轻, 社稷次之)“性善”本文的政治主张是;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以“仁政” (法先王,行仁政) 统一天下学习指导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 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 识文章的论述特点。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粟s 夫f 畔pn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戚

4、畔之gu s y pn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3、城 非 不 高 也 。4、故 君 子 有 不 战 ,战 必 胜 矣 。/ / /注音和节奏夫 郭 粟 寡 戚 畔 封疆 jingfgusguqpn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攻之而不胜,攻之而不胜,夫夫环而攻之,必环而攻之,必 有得天时

5、者矣;然而不胜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粟非不多非不多 也;也;委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固国不以山溪溪之险,威天下不之险,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于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于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读准红色的字的音读准红色的字的音夫 f委 wi粟 s溪 x畔 pn戚 q寡 gu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小组接力诵读,看谁 读的好! 2)你能告诉大家哪些词较 重要吗? 3)对照课下注释,试疏通 大意重点探究翻译第1段,注意画线词语的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 形势。不如,比不上。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 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 和主观条件。翻译第2段,注意画线词语的解释。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郭,外城。而,表修饰; 而,表转折,却。夫

7、,句首发语词。翻译第3段,注意画线词语的解释。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坚利,坚固锋利。米粟,指粮食。是,代词,这。翻译第4段,注意画线词语的解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内亲外戚以,凭,靠。之,动词,到。至,极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 部团结。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8、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时不如地利也。助词,的助词,的 内城内城 外城外城 围围 表顺接表顺接代词,它代词,它 表转折表转折ff 文言发语词文言发语词一定一定 可是可是从进攻一方的失从进攻一方的失 利说明利说明“天时不天时不 如地利如地利”。 表修饰表修饰精良精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也。 城墙城墙 护城河护城河 充足充足 放弃放弃 表承接表承接 离开离开 这这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 “地利

9、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 代这座城池代这座城池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所以所以(使)(使)居住居住 凭借、依靠凭借、依靠 的的 使使稳固稳固 险要险要 震慑震慑 指施行仁政指施行仁政少少到到极点极点内外亲戚内外亲戚通叛,背叛通叛,背叛代失道者代失道者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不战,战必胜矣。 归附归附 助词

10、,不译助词,不译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 一定一定 表肯定语气表肯定语气进一步深入说明进一步深入说明“得道得道”即即 “得人和得人和”则则“战必胜战必胜”。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天然的时运地理的优势人心所向城池外城代词,它发语词的(原因)代词,这不是不放弃离开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限制巩固震慑正确的治国策略少极点通“叛”,背叛归顺凭着不战则已(仁政)掌握重点词: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环而攻之 3、 委而去之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亲戚畔之1、山里之城2、环而攻之3、委而去之4、多助之至5、亲戚畔之之补充注释: 重点实词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亲戚: 古: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 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 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12、去 古:逃跑 今:到 去 池 古:护城河 今:池 塘2、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环:名词作状语 围 域:名词用作动词 限 制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 震慑 征服 学习第一部分: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 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 么?分析课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气地理形势有利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施行仁政少阅读第一节思考问题: 解释字词 天时 地利 人和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讨论问题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阐述“人和” 是克敌制

13、胜,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第一段: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 心所向、内部团结。学习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分别是从什 么角度来论述的? 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来证明论点?怎样论述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内城外城围语气词这样看来下页阅读第二节思考问题: 解释加点字词 三里之 城 ,七里之郭 , 环 而 攻 之 而 不胜。 夫 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 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的 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 小

14、城 表转折,但是,却 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这样看来 表判断 第二段:译文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 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 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 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 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 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呀。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 么论据?有何作用?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 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天时不如地利” ,强调了“地利” 重要性。 阅读第三节思考问题: 解释加线词 城 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 利 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 之 ,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 甲,甲衣坚韧锐利 放弃离开 所守之城这城高池深、兵利革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