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2800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三)(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区域生态环境防治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 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 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 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 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 识的迁移运用。【复习巩固】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森林面积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工业三废(废水 、 废气、废渣) 光、噪声、电磁 波、辐射等一.荒漠化1.过程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 分和养分流 失土地的生产力长 期丧失荒漠般

2、的景观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 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 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而引起的“三化” 现象。2.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3.具体表现(“三退”)林地退化耕地退化草地退化4.类型(“三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a. 自然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b.行政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c.气候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4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大 兴

3、 安 岭 以 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a.地形b.气候:干旱东部:辽阔的高原西部:山系与盆地相 间分布贺兰山从降水量、海陆位置、载畜量、 自然景观、农业特色等分析西 部东东 部降 水 以下200 mm以上距海远远近 载载 畜 量 自然景观观干旱地区农业农业 特色【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合作完成下表西 部东东 部降 水少 以下200 mm以上 多距海远远近远远 近 载载 畜 量小 大自然景观观沙漠、戈壁荒漠草原、草原干旱地区干 旱半干旱农业农业 特色绿绿洲农农牧业业草原畜牧业业、灌溉溉 农业农业【教师总结】3.脆弱的生态环境地表水贫乏、植被稀少、 大风日数多4.气候异常脆弱的

4、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 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干旱和气候异常完成P17活动完成P17思考题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人类的活动不当2.人为原因的表现据统计,在西 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面积中, 人类活动不当 引起的占90 以上。(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 区植被遭到破坏过过度放牧半干旱草原 牧区,干旱 绿绿洲边缘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进程过过度开 垦垦农恳农恳 区周围围 及荒漠绿绿洲使土壤风蚀风蚀 沙化及 次生盐渍盐渍 化归纳:完成P18活动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时期人

5、文因素发生荒漠化区域古代(唐 宋后)盲目恳恳耕,战争 ,瘟疫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边缘近代(清 代后)涌向“口外”,“开 放蒙禁”造成大规 模移民开垦垦内蒙古南部农农牧过过度 地带带,使农牧界限向 西北推进现代(建 国后)人口压压力,管理 失误误草原牧区和旱农农地区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2.两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 害严重地段(二)具体措施a.合理利用水资源

6、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东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西海陆 位置少多降水量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生物 措施工程 措施绿洲地区前沿地带外围沙漠边缘内部封沙育草营造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缺水源地区设置沙障草方格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的途径开源节流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利用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e.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一 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 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