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6993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222--副本(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季度安全隐患判定第二季度安全隐患判定龙辉小区第一标段项目现已进入 2018 年第二季度主体施工阶段,暂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但安全问题应该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我监理部人员共同做出了龙辉小区第一标段安全隐患判定,主要列出以下几点安全隐患:一 安全管理 1建筑企业安全责任制(1)公司经理、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长、企业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企业对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多流于形式,是给上级管理部门检查时的样品,对管理人员进行抽查提问,他们普遍未能完整回答岗位责任的具体内容。(2)企业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生产责任制的系统性不强,无具体的考核办法,有的建筑一级企业即使制定

2、考核办法,但未认真考核,无考核记录。(3)项目经理部很少组织各工种工人学习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各工种工人不懂各自的安全操作规程,就削弱了安全系统工程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造成伤亡事故的间接原因。2施工组织设计(1)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有的项目经理部未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不全面、无针对性,写几条原则措施,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未具体落实。3技术交底(1)项目经理部普遍无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即使有书面交底材料,但也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未履行签字手续。(2)极少数项目经理部,根本未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4安全检查

3、项目经理部一般无定期自查制度,未认真进行自查,未自查就不会发现安全隐患,自行整改。往往经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抽查或企业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之后,经督促才进行整改。5安全教育(1)有些企业未制定安全教育制度,且无具体安全教育内容。(2)建筑企业对季节性或临时性的农民劳务工的安全教育很不重视,据某地统计,出现伤亡事故的 80%以上是农民劳务工。6班前活动很多建筑企业未制定班前活动制度,项目经理部不重视班前活动,嫌麻烦,没有意识到这是当天预防安全事故的一项很有必要的措施,所以未开展班前活动,更无班前安全活动记录。7持证上岗极少数的四级建筑企业和无等级的建筑企业的个别特种作业工作未持证上岗。8工伤事故个别

4、工地发生工伤事故后,项目经理部和建筑企业怕影响企业资审和工程项目投标,与受伤者或死亡家属私了,隐瞒不报。大多数建筑企业未建立工伤事故档案。9安全标志一般施工现场无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因此安全标志的布置不能形成总的体系,位置不适当。 二 文明施工1现场围档(1)有的工程在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周围未设置高于 2.5m 的围档。(2)有的工地围档材料不坚固、不稳定、不整洁、不符合当地的美观要求。2封闭管理(1)有的工地门头未设置企业标志。(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佩戴工作卡不全。3施工场地(1)工地未设置吸烟处,随意吸烟。(2)温暖季节无绿化布置。4材料堆放(1)建筑材料、构件料具不按总平面图堆放。(

5、2)料堆的标准牌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标注不全。(3)材料堆放不整齐。(4)未做到工完料清。5现场防火(1)无消防措施制度或无灭火器材。(2)灭火器材配备不合理。(3)现场需用明火者无动火审批手续或无动火监护。6治安综合治理(1)治安制度责任未分解到人。(3)治安防范措施不力,发生失盗事件。7施工现场标牌(1)标牌不规范不整齐、内容不全。(2)安全标语不全,不醒目。(3)无“七板两图”设施。8生活设施(1)厕所不符合卫生要求。(2)食堂卫生不达标。(3)无淋浴室或淋浴室不符合要求。(4)生活垃圾无处理措施。9保健急救(1)无保健医药箱。(2)无急救措施和急救器材。(3)无培训上岗的急救人员。(4

6、)未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10社区服务(1)无防粉尘、防噪声措施。(2)夜间施工无施工许可证。(3)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物质。(4)无施工不扰民措施等。三 脚手架及外架1脚手架无搭设方案,尤其是落地式外脚手架,项目经理将脚手架的施工承包给架子工,架子工有的凭经验搭设,根本未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2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拉结不够牢固。3杆件间距与剪刀撑的位置不符合规范的规定。4脚手板、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材质不符合要求。5施工层脚手板未铺满。6脚手架搭设前未进行交底,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未组织脚手架分段及搭设完毕的检查验收,即使组织验收,也无量化验收内容。7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匀,荷载超过规定。8通道及卸料

7、平台的防护栏杆不符合规范规定。9脚手架搭设及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的未上岗,未经专业培训的却上岗。 四 模板工程1模板工程(1)无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无设计计算书,支撑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3)支撑模板的立杆材质及间距不符合要求。(4)立柱长度不一致,或采用接短柱加长,交接处不牢固,或在立柱下垫几块砖加高。(5)未按规范要求设计纵横向支撑。(6)木立柱下端未锯平,下端无垫板。(7)混凝土浇灌运输道不平稳、不牢固。(8)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无防护措施。(9)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10)2m 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五 “三宝”及“四口”防护1部分工人自我防护意识不

8、强,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尤其在夏季施工嫌戴安全帽头部热燥,即使戴安全帽,也不符合规定。2安全网的规格和材质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设置平网和立网。3悬空作业、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系挂安全带的、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4楼梯口、楼梯踏步悬挑端无防护措施。5预留洞口无防护措施,坑井无防护措施。6通道口未设防护棚,设置防护棚的不牢固。7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脚手架的屋面周边、井架通道的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框架建筑的楼层周边等五临边无防护措施,有防护措施的不符合要求。六 施工用电管理1施工用电管理(1)未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既无施工组织设计,又无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不履行手续,技术交底无交接

9、人签字。施工组织设计只用一、两张 16 开纸简单写上几条或几句话,起不到指导作用。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用电情况不符。无平面图或用一张 16 开白纸徒手勾面,既无比例,又不注明尺寸,符号不规范,无法按图施工;系统图与平面图不符,平面图与现场布置不符。施工组织设计不是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前面的现场勘探、进线位置、负荷计算等很清楚、详细,但最后没有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统一打印件,各工地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起不到什么作用。(2)不重视施工用电的管理施工用电无专人负责,不配备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甚至整个企业没有一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不懂电的或者一知半解的其他负责人违章指挥,造成用电管理混乱

10、。工地上没有专职电工,其他人无证操作,由于缺乏必要的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知识,致使用电状况险象环生,距标准相去甚远。对施工用电的维修没有安排足够的力量,电工数量少,只顾正式安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施工用电的维护修理,因而造成其他工种的工人违章乱接电线、乱勾保险、乱拉照明。缺乏对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造成某些电工作业人员不了解新规范和新标准,凭老经验办事,因而施工用电多处不符合规定。只讲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对施工用电舍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安全工作有布置、无检查、只喊口号,不见行动;平时不抓,应付上级时临阵磨枪。(3)在施工程用电的安全技术资料技术交底无针对性或不详细。对临时用电工程不

11、进行检查验收,无检查验收表;查出的问题不复查。已装设的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装置不测试接地电阻。线路、设备不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有高压部分无任何资料。漏电保护器没有定期试验记录。2接零保护(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用力线路中,不实行 TNS 接零保护系统,即不设专用保护零线。(2)电气设备有的接地保护,有的接零保护;接地保护的只用一根不足 1m 长的圆钢插到地下,按接地要求接地电阻值也太大。(3)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总配电箱处不设重复接地,或重复接地极太短,只有一根,接地电阻值大于 10。(4)接地装置不用圆钢或扁钢作连线引到地面上,而是用电线在地下与接地体连接。(5)接零保护线

12、接在电动机电焊机的吊环上或接在电动机的风扇罩上。(6)保护零线不专用。(7)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在系统中连接,失去了“专用”的意义。(8)在 TNS 系统中,重复接地接在工作零线上,造成漏电保护器合不上开关。 (重复接地除在总配电箱处与电源侧零线接通外,线路上一律接在保护零线上,工作零线上不设重复接地) 。3漏电保护器(1)未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不合格。(2)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大于 30mA,有的工地所有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都是 50 mA 的,不符合规定。(3)接线不正确。有单相用电设备时工作零线不通过漏电保护器,造成误动作和不起保护作用。四极漏电保护器电源端不接工

13、作零线,造成试验不动作或漏电不动作。保护零线通过漏电保护器,造成漏电时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危害甚大。(4)总配电箱不设总漏电保护器,只有开关箱中装漏电保护器,保护功能不完善。(5)不装漏电保护器。对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悔就来不及了。(6)安装位置不当。漏电保护器安装在隔离开关的电源侧。开关箱设一总隔离开关(胶盖闸) ,下面分路用漏电保护器分别直接控制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器装在开关箱外壁上或放在其他地方,不符合规定。4临近高压线的防护(1)在建工程与临近高压线的距离小于规定要求又无防护措施。(2)防护措施不严密。防护长度不够。防护物空隙太大,不能防止料具穿过。防护物绑

14、扎不牢靠,零散失落,风刮摇摆。防护物没有足够强度,经编布、席子等不能阻挡坚硬物品的穿过。防护屏障在外脚手架外侧时,靠近高压线水平位置上下的横杆伸出太长。防护屏障上没有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实施防护时无人监护。5支线架设(1)导线的材质导线非正式厂家的合格产品,由于图便宜,造成导线截面不足,严重发热烧坏;或绝缘不合格,不能保证安全。导线严重破损,绝缘失效,破皮漏电。橡皮电缆由于乱绑乱拽,造成破裂;由于不注意保管,造成线间短路。各种导线接头处理不好,漏电。(2)配电箱、开关箱内外的线路配电箱、开关箱下引出线混乱,既不分路成束,又不穿保护管,甚至长短不齐,乱成一团,乱加接头,导线直接接触箱孔的尖锐断口,

15、险象环生。违犯规定,有的从侧进线,有的从顶进线,还有的直接从箱门口进线,一旦下雨下雪,雪水或雨水顺线进入箱内。导线从电杆上引下不加保护管,从箱内引到杆上的照明线随便拽上去。箱内布线太随意,导线进入开关、电器削头过长,导体外露,不进行绝缘包扎;保护零线、工作零线不是经过接线端子板,而是乱接乱挂,形成“鸡爪线” ,极易发生触电事故。(3)线路过道电线或电缆架空过道时不注意高度,一旦车辆通过,极易挂断电线造成事故。橡皮电缆等明放在道路上或场内工具车经常经过的地方,容易被轧断,很不安全。应该用保护管保护并埋入地下,架空时必须符合高度要求。卷扬机、钢筋加工机械作业现场的电缆线明放地下,任人乱踩、钢筋等乱

16、压。(4)导线的选择和敷设移动划配电箱的电源或设备负荷线不用橡皮电缆。电焊机的电源线用橡皮绝缘电线乱拉。橡皮电缆或穿管电线从地面配电箱直接斜拉到楼顶,距离几十米,机械强度不够,很容易断开;一旦被风刮断,后果严重。在施工作业面上或钢筋加工现场采用瓷瓶配线,极易被挂断。保护零线不和相线一起敷设;线路保护零线太细;敷设由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保护零线不用截面不小于 2.5mm2 的多股铜线。手持电动工具或移动式电气设备三相时用三芯电缆,没有保护零线芯线。非电工接线或电工疏忽,把保护零线接在相线上,造成不应有的触电事故。导线敷设后不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水中或潮湿场所的防水电缆有接头。大把线,乱绑乱拉不加任何保护。11 导线被轧在机具、物料下或泡在水中。12 蛙夯电缆线无人提线。电缆线在地上既被来回扯拽,又会到处弯卷,稍不注意就会被夯头砸断。6现场照明(1)安全电压手持照明灯不使用安全电压,手持 220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