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6232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毕业论文廖宽(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金堂三溪大道3标段设计学生姓名廖宽学号1208010235教学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年级土木工程2012级指导教师杨婷婷职称讲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辅导教师职 称单位完成日期2016年6月1日摘要本次设计是对金堂县三溪大道第三标段的公路设计,金堂县三溪大道是一条二级公路,第三标段全长2065米,设计速度60Km/h。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7米为双向两车道,硬路肩宽1.5米,路肩横坡度为-1.5,路拱横坡度为2,路面全程设有超高,路面超高为4,不设加宽。全段道路设有4个平曲线,2个竖曲线,道路的平曲线设计满足使车辆行驶平稳,舒适的原则。道路进行了边坡稳定性验算,

2、挡土墙设计,同时为了满足道路排水道路设计了六个涵洞,为了满足道路排水的需求所以对道路排水量进行计算确定涵洞的跨径,通过对金堂县当地水文条件的调查计算出了涵洞的参数。关键词:公路等级 ; 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design for Contract No.3 of Sanxi Highway in Jintang, Sanxi Highway in Jintang is a secondary roads, I designed Contract No.3 total length of 2065 meters, the desi

3、gn speed of 60 km/h. I use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for two-way two-lane road is 7 meters wide,Hard shoulder is 1.5 meters wide, shoulder horizontal gradient of 1.5%, road arch horizontal gradient of 2%, the road has high all the way, the road high at 4%, do not set widened. Entire section of

4、road has four plane curve, two vertical curve, the road smooth plane curve design meet the vehicle, comfortable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plane curve can package to vertical curve, namely flat bag vertical principle. Road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 retaining wall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

5、r to meet the road drainage road design six culver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oad drainage so to calculate and determine the span of culvert road displacement, through the survey of jintang county loca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calcul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culvert.Keywords:Highway gr

6、ade ; horizontal section;vertical section;cross section;subgradeand pavement design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1绪论11.1公路发展状况11.2场地工程概况11.3水文地质条件12路线设计22.1道路平面设计原则22.2 道路平曲线设计参数22.3平曲线要素计算22.3.1计算公式32.3.2平曲线要素计算43纵断面设计83.1 纵断面设计的原则83.2竖曲线设计83.2.1设计思路83.2.2设计参数8 3.3要素计算93.4竖曲线视距检查104横断面设计114.1断面参数114.2横断面组成及要素1

7、14.3加宽计算114.3.1加宽概述114.3.2加宽计算114.4超高设计124.4.1超高横坡度设计124.4.2超高过渡段设计134.4.3超高值计算144.5路基排水164.6视距计算17横净距计算175路基设计196挡土墙设计217桥梁设计288路面设计298.1设计资料298.2 轴载计算298.3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348.4 各层材料抗压护坦模量和劈裂强度348.5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358.6设计弯沉指标及容许拉应力的确定358.7水泥稳定碎石厚度的计算36谢辞38参考文献391绪论1.1公路发展状况国外近年来已较广泛引用电子计算技术于柔性路面应力、应变与形变的计算并且不断

8、开展有关路面的破坏标准、路面的粘弹性力学、结构动力学,以及最小变形功原理与有限元法的应用研究。同样,国内在道路路面的技术改造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黑色路面的铺筑,进度快、质量好、机械化程度高。道路建设不仅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审视世界道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快速、安全、经济、舒适”为特征的道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它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道路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和现代生活的一部分。1.2场地工程概况道路位于四川金堂县,金堂县地处四川平原,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降雨充足,三溪大道第三标段全程所

9、占房屋拆迁面积很少,道路全长2065米,有一座桥梁,六处设有涵洞,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只占有了一些果林和稻田及旱地,由于处于平原地区地形起伏也不大,因此挖填方不大。1.3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表水系沱江,沱江为流过其区域的主干流,金堂县地处成都平原为丘陵低山区,区内地貌有平原,丘陵,低山这三种,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年降雨充足,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2路线设计2.1道路平面设计原则平面设计应连续舒适,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直线,并尽量地选用大地圆曲线半径。当公路转角过小时,必须设置足够长的平曲线。曲线线形不应设置急弯为了避免给驾驶人带来不便,应当特

10、别注意均衡性和连续性,除此之外还应该满足驾驶员心理和视觉上的要求,应该避免大的急弯,可以在曲线之间设置大点的缓和曲线或者足够长的直线。2.2 道路平曲线设计参数平曲线设计参数 表2-1交点号JD交点桩号转角半径缓和参数(左右对称)缓和曲线长左右对称)计算方位角左右QDK0+000136JD1K0+361.26546260114.0185091JD2K1+159.61623300134.16460113JD3K1+489.09733399154.7266080JD4K1+879.09815280129.6156096ZDK2+65.8752.3平曲线要素计算 图2.1 平曲线参数计算简图2.3.

11、1计算公式为了使线性连续均衡,且让驾驶员及行人更加舒适,该路将与直线与曲线间设置缓和曲线,且采用对称设置,其计算公式如下:(1)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切线长(); 平曲线总长(); 外距(); 圆曲线半径(); 转角(); 缓和曲线角(); 切线增长值(); 圆曲线的内移值(); 缓和曲线长度(); 圆曲线长度(); 切曲差() 缓和曲线参数(2)主点桩号计算2.3.2平曲线要素计算JD1:K0+361.265由R=260,Ls=50 , =46得各曲线要素如下:0.400524.9981

12、35.5318.957主点里程桩号计算:JD1:K0+361.265校核:经验证:交点校核无误JD2:K1+159.616主点里程桩号计算:JD2:K1+159.616校核:经验证:交点校核无误。JD3:K1+489.097主点桩号计算:JD3:K1+489.097校核:经验证:交点桩号无误同理可得JD4:K1+879.0980.53529.98966.9226.142133.2662.9560.57813.266129.615主点里程桩号:K1+812.176K1+872.176K1+885.442K1+945.442K1+878.809 显然交点校核无误。3纵断面设计3.1 纵断面设计的原

13、则纵断面设计应该满足平曲线包的住竖曲线的原则,即“平包竖”原则,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或平曲线不应该出现在长下坡直线端上,要满足平均纵坡的要求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应该在挖填过程中做到因地取材,就地利用,附近的挖方可以用来做不远处的填土使用,节省运费降低造价。除此之外,还应根据设计速度反复研究设计出汽车行驶平稳舒适的纵断面。3.2竖曲线设计3.2.1设计思路本路段挖填平衡,挖方刚好可做为填方使用,共设置了两个变坡点,变坡点一的桩号是K0+792.79为凹形,变坡点二的桩号为K1+489.014为凸形,第一个变坡点设在直线上,由于设在直线上故不用考虑“平包竖”,符合标准;第二个变坡点经

14、验算竖曲线起点桩号K1+350.734,终点桩号K1+627.294,该点处平曲线ZH:K1+340.802,HY:K1+400.802,YH:K1+570.495,HZ:K1+630.495,显然也是满足“平包竖”的。两个竖曲线的半径相同均为8000米,考虑到了平纵组合设计避免了不良组合满足了平包竖原则,第一处为了减少填方所以将其设在了直线上。最大纵坡为2.644,最小纵坡为0.833。3.2.2设计参数变坡点基本参数值 表3-1变坡点1K0+792.791.1078000731.323410.2812.644496.551变坡点2K1+489.0148000427.259-0.813438

15、.5943.3要素计算 (3-1) 坡度差 曲线长(m) 切线长(m) 外距(m)变坡点1:桩号K0+792.79(1) 要素计算= 1.107% =2.644% ,R=8000m,标高为410.281m =1.537%(凹形)(2)设计高程计算竖曲线起点桩号:K0+792.7961.48=K0+731.31竖曲线起点高程:410.2861.480.01107=410.961m竖曲线终点桩号:K0+792.7961.48=K0+854.27竖曲线终点高程:410.28161.482.644%=411.907m(3)验算是否符合标准竖曲线起点桩号K0+731.323,终点桩号K0+854.239

16、,该点处平曲线ZH:K1+068.489,HY:K1+128.489,YH:K1+188.861,HZ:K1+248.861,由于设在直线上故不用考虑“平包竖”,符合标准。变坡点2:(1) 要素计算= 2.644% =0.813% ,R=8000m,标高为427.259m =3.457%(凸形)(2)设计高程计算竖曲线起点桩号:K1+489.014138.28=K1+350.734竖曲线起点高程:427.259138.282.644% =430.915m竖曲线终点桩号:K1+489.014138.28=K1+627.294竖曲线终点高程:427.259138.280.813%=428.383m

17、(3)验算是否标准竖曲线起点桩号K1+350.734,终点桩号K1+627.294,该点处平曲线ZH:K1+340.802,HY:K1+400.802,YH:K1+570.495,HZ:K1+630.495,显然满足“平包竖”。3.4竖曲线视距检查因两个边坡点处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故其视距均满足要求,即该路能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能有足够的照明距离。4横断面设计4.1断面参数在这段道路中,挖方最大为15.070米,填方最大为7.515米,道路设置有桥梁和涵洞,设置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所以道路较短。4.2横断面组成及要素金堂县三溪大道为二级公路,采用双向路拱坡度,路中央向两侧倾斜,这样

18、做是为了便于路面排水,道路采用2的路拱横坡度,2的路肩横坡度。平曲线加宽的公式如下: (4-1) 其中: b 加宽值; (m) N 车道数量; A轴距加前悬;(m) R 圆曲线半径;(m)4.3加宽计算4.3.1加宽概述为满足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舒适与安全。4.3.2加宽计算由于根据规范,我的此段二级公路不需要设计道路加宽,故不进行加宽设计。4.4超高设计4.4.1超高横坡度设计为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汽车在新政四路上行驶的稳定性与舒适性,该路需设置超高,由于该路大部分绕旧路布线,故

19、初步拟定过渡方式为绕中线旋转。则各交点处超高横坡度计算如下:公式:, (4-2) (4-3)其中:超高值;横向力系数;汽车行驶速度(km/h);弯道半径。JD1:R=260m ,V=60km/hJD2:R=300,V=60km/h 各弯道超高值 表4-1交点编号JD1JD2JD3JD40.03450.03470.03520.0346(%)7.56.03.66.74.4.2超高过渡段设计双车道公路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 (4-4):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当绕中线旋转时:当绕中线旋转时,为行车道宽度; :超高坡度与路拱横坡度代数差(%),此处 :超高渐变率,即旋

20、转轴线与行车道外边线之间的相对坡度。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绕路中线超高:,则:该路缓和曲线最小为取,即缓和段都要设置超高。4.4.3超高值计算 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表4-2超高位置计算公式注圆曲线上外缘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差;2.临界断面过渡段起点:3.x距离处的加宽值:4.内外侧边线降低和抬高值是在内按线性过渡,路若有要若求时可采用高次抛物线过渡中线内缘过渡段上外缘(或)中线(定值)内缘路面宽度;路肩宽度;路拱横坡度;路肩横坡度;超高横坡度(超高值);超高过渡段长度(或缓和曲线长度)路肩横坡度由变为所需的距离,一般可取1.0m;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到超高过渡段起点的

21、距离;超高过渡段中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路基外缘最大抬高值;路中线最大抬高值;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x距离处路基外缘抬高值;x距离处路中线抬高值;x距离处路中线内缘降低值;圆曲线加宽值;x距离处路基加宽值。以上单位长度均为m。以JD1处超高为例,其他桩号计算原理相同JD1:,, ZH点处:,则外缘:中线:内缘:临界点处,即外缘:中线:内缘:HY点处:,则外缘:中线:内缘:左右对称的圆曲线超高值左右对称因此不用计算。4.5路基排水本路段设置了六个排水涵洞,本段全段采用圆管涵,直径D=1m,以下对半径进行验算。 (4-5) (4-6) (4-7) :频率为P的雨力(mm/h);:损失参数(mm/h);

22、:地貌系数; :指数,查表可得; :汇水区面面积(); d:管径(m); :系数,查表可得; :指数,查表可得。 由查表可得: 由查表可得=0.035 , =1.5 ,=0.8 ,=0.32 ,=0.913 , 故 = = = 故所选管径符合规范要求。4.6视距计算横净距计算金堂县三溪大道第三标段是二级公路,设计速度是60km/h,故其只需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即可,且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设计速度是60km/h的二级公路停车视距是75m,可假设视距S=160m。JD3:,显然,则其计算公式为:; (4-8) 最大横净距(m); 视距(m); 曲线长度(m); 圆曲线长度(m); 缓和曲线长

23、度(m); 曲线内侧视点轨迹线的半径(m),其值为未加宽前路面内缘的半径加上1.5m,即,B为路面宽度(m); 视线所对应的圆心角()。 图4-1 视距包络图式在该弯道没有障碍物,故视距满足要求。5路基设计 图5-1 最不利滑动面图式该路最大填方边坡位于桩号K2+050处,此时边坡高度即最大路堤边坡高度为7.515m,第土条重力; (5-1) 第土条底滑面的倾角;第土条垂直方向外力; Ki依土条滑弧所在位置分别按下式计算。当土条滑弧位于地基中时 (5-2) 土条地基部分的重力;土条路堤部分的重力;第土条宽度;地基固结度;、第土条滑弧所在地基土层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当土条滑弧位于路堤中时 (5

24、-3) 、土条滑弧所在路堤土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 其余符号同前。 (5-4) 第土条滑弧所在土层的内摩擦角。滑弧位于地基中取地基土的内摩擦角,位于路堤中时取路堤土的内摩擦角。取桩号K2+050处边坡计算 图5.1 计算横断面图代入公式采用有限元计算可得,满足要求。6挡土墙设计(1)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墙身高8米,墙上填土高24米,填土边坡1:1.5,墙背仰斜,坡度1:0.151:0.35,墙身分段长度15米。(2)公路等级二级,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I、II。(3)墙背填土容重19kNm3,计算内摩擦角40,填土与墙背间的内摩擦角/2。 (4)地基为砂类土,

25、容许承载力f350kPa,基底摩擦系数0.40。 (5)墙身材料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容重22kNm3,砌体容许压应力a=600kPa,容许剪应力100kPa,容许弯拉应力wl60 kPa。确定计算参数设计挡墙高度H=8m,墙上填土高度,此处取填土最高处,即最危险处填土高度a=7.515m,填土边坡坡度为1:1.5,墙背仰斜,坡度1:0.25。 图6.1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简图墙背填土计算内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墙背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墙背填土容重19kNm3。查看资料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中公路-级设计荷载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97)中的汽车-20级荷载且验算荷载为:挂车-10

26、0。(3) 车辆荷载换算1试算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B;假定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不计车辆荷载作用即;计算棱体参数A0、B0: ;则: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值B:由于路肩宽度d=0.75m16.25; 易知破裂面交于荷载外侧。2布载,换算土层厚度查阅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可知:公路-II级基本相当于汽车-20级车辆荷载。车辆荷载布置图可知道:汽车-20级时:.则挡土墙的计算长度:挡土墙的计算长度取值车辆荷载布置图(公路-II级)6.2由于在不加荷载时破裂棱体宽度,且交于荷载外侧,所以取车辆荷载:Q=.换算土层厚度:(4)考虑车辆荷载时作用时的土压力计算1计入求算破

27、裂棱体的宽度计算棱体参数A0、B0: 则考虑车辆荷载后的破裂棱体宽度值为:易知破裂面位于荷载中部。计算主动土压力及其作用位置主动土压力系数: 主动土压力: 作用位置:(5)设计挡土墙截面(取一延米计算)1、初拟墙顶面宽度b=1.6m;通过计算检验强顶宽b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注:B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各部分墙重对墙趾M的力臂:2.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其中:)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系数:( ; )4.地基承载力验算 ; 则 即符合地基承载力5.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抗压强度验算 正截面抗剪强度验算7桥梁设计该路在桩号K0+60设置桥梁,河宽约40m,采用简支梁桥,设置两跨,采用预制T梁,梁高

28、为1m,跨度为20m,桥梁中心桩号为K0+60,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该桥考虑冲刷和淹没等因素。不良地基处理:经调查,该地无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泥沙流、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8路面设计8.1设计资料设计的二级公路60km/h,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交通状况如下:根据工程可行性阶段的交通资料,预测本路2017年小客车交通量为1000辆/日,未来前10年内年平均增长率为10%,后5年内年平局增长率为6%。根据交通预测量,全段代编车型为小客车:跃进NJ-130:东风EQ-140:黄河JN-150=40:25:20:15。交通组成 表8-1小客车跃进NJ-130东风EQ-140黄河JN

29、-15040%25%20%15%表6.2汽车参数表车型总重(KN)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轮轮组数前轮轮组数小客车39.516.5231双单跃进NJ-13040.813.427.41双单东风EQ-14092.923.769.21双单黄河JN-150150.649101.61双单8.2 轴载计算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 表8-2 标准轴载名称BZZ-100标准轴载名称BZZ-100标准轴载P(kN)100轮胎接地压力(MPa)0.70各种汽车的设计交通量 表8-3 车型小客车跃进NJ-130东风EQ-140黄河JN-150合计比例(%

30、)40252015100交通量(辆/日)500312.5250187.51250代表轴载 表8-4车型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轮轮组数交通量(辆/日)小客车16.5231双500跃进NJ-13013.427.41双312.5东风EQ-14023.769.21双250黄河JN-15049101.61双187.5(1)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下式完成轴载当量换算:公式为: (8-1)式中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载次数值为1.0;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C1=1+1.2(m-1) (8-2)式中:m轴数。 轴次当量换算轴

31、次当量换算表 表8-5车型(次/日)小客车前轴16.516.45001.262后轴23.0110.837跃进HJ-130前轴13.416.4312.50.319后轴27.4111.120东风EQ-140前轴23.716.42503.050后轴69.21150.397黄河JN-150前轴49.016.4187.553.893后轴101.611200.904合计1250306.314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车道系数 表8-6车道特征车道系数()车道特征车道系数()双向单车道1.00双向六车道0300.40双向两车道0.600.70双向八车道0.250.35双向四车道0.400,50 累

32、计当量标准轴次根据设计规范,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0年,双向两车道的车道系数为0.7,交通量前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后5年平均增长率为6%。 (8-3)式中: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设计年限(年)N路面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1)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公式为: (8-4)式中: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载系数值为1.0;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载系数按下式计算C1=1+2(m1) (8-5)式中:m轴数。(1) 轴次换算

33、轴次当量换算 表8-7车型 (次/日)小客车前轴16.5118.55000.005后轴23.0110.004跃进HJ-130前轴13.4118.5312.50.001后轴27.4110.010东风EQ-140前轴23.7118.52500.046后轴69.21113.146黄河JN-150前轴49.0118.5187.511.528后轴101.611212.888合计1250226.034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2)累计当量标准轴次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规范,城市支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0年,双向单车道的车道系数为0.7,交通量前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后5年平均增长率为6%。

34、 (8-6)式中: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设计年限(年)N1路面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8.3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分别为2350003.13次(设计弯沉值)和1498741.74(半刚性),根据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可知,均为轻交通。并由其推荐结构,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界的厚度如下: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cm)下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cm)基层:水泥稳定类(需要计算)底基层:石灰石(25cm)

35、8.4 各层材料抗压护坦模量和劈裂强度根据规范,查的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与劈裂强度分别为: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与劈裂强度 表8-8材料名称h(cm)20抗压模量E(弯沉计算)(MPa)抗压模量E(MPa)(弯拉应力计算)劈裂强度(MPa)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140020001.4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120018001.0水泥稳定碎石由计算得150035000.5石灰石2555015000.35土基358.5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路段处于V4区,为粘质土,稠度大概在0.8-1.05之间,取1.0,;查看“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32.538.

36、0之间,所以土基回弹模量取36(MPa)。8.6设计弯沉指标及容许拉应力的确定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 :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306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2350003次,属轻交通等级。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226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1498742次,属轻交通等级。(1)设计弯沉值公式为: (8-7)式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为1.0,热拌沥青碎石、冷拌沥青碎石、上拌下贯或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类型系数为1.1;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系数为1.0,柔性

37、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系数为1.6。由以上所知:本道路为城市支路,因而道路等级系数=1.2;面层类型系数=1.0;路面结构类型=1.6。设计弯沉值为:(2)各层层底容许拉应力 (8-8)式中:细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1498741.74石灰石:8.7水泥稳定碎石厚度的计算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70.53(0.01mm) = 35 (0.01mm)由于设计层厚度时,。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 H( 4 )= 15 c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15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38、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 :H( 4 )= 15 cm(仅考虑弯沉)H( 4 )= 1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所以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为15cm。谢辞首先要感谢我的毕业设计导师杨婷婷老师,我才能将毕业设计不懂的问题成功的解决。其次感叹大学四年自己学到的东西有限,通过毕业设计了解了自己不足所在,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需要加强的地方,同时还要感谢同组的小伙伴

39、们,是你们给予我帮助,谢谢同组的丁贤超,罗宇,赵彬峰等同学的帮助。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全面系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都使我终生难忘。在此论文完成之际,作者谨向恩师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多年的培养与教诲。参考文献1杨少伟.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黄晓明.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3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第二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4孙鸿玲,徐书平.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M. 北京: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5高冬光,王亚玲. 桥涵水文(第四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0、,2008.6董事尔,段翔. 土木工程材料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JTG C30-2002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10孙家驷.道路设计资料集(1):基础资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1孙家驷.道路设计资料集(2):路线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2孙家驷.道路设计资料集(3)

41、:路基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3孙家驷.道路设计资料集(4):路面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5俞晓,姜天华,朱红兵.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典例道路与桥梁工程篇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6张登良.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7林绣贤.柔性路面结构设计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8道路工程毕业设计指南,应荣华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19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典例道路与桥梁工程篇,俞晓总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