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探索地震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4442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探索地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探索地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探索地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探索地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探索地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探索地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探索地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地震探索地震教案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据统计,地球上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2015 年,我国发生 5 级以上地震29 次,全球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20 次。大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灾难,如:破坏房屋和其他建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造成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导致停电停水和通信受阻;可能导致煤气等有毒气体核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进而造成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滑坡和泥石流,从而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只有了解房屋的抗震情况,才能防患于未然,只有学会正确避险,才能处险不乱,减少伤害。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震,学会防震避险吧!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

2、具备了判断能力,学生对和自己生活有关的知识很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强,他们已经会合理分工,利用团队力量,目标明确,行动快速的完成较为简单调查实验,但是结论表述准确性和科学性上,仍有不足。通过本节课,老师期待看到的是同学们在面对灾难面前不仅仅有对他人的同情,更有对问题本身更深层次思考和探索,通过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中,使其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不断得以提升。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震的知识,掌握地震前兆识别、防震的自救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亲历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在信息处理、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实践演练、自评互评等实践环节中,增强学生的防护能力和意识。3.情

3、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增强防震减灾、自护自救的意识,懂得震发时应保持冷静、科学避险;培养热爱生活,学会感恩,珍爱生命,团结互助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感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对学习成果有成就感。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交流制定逐步成熟的活动计划,学生活动全程教师及时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指导和协调。通过学生活动计划的制定和研究过程中个体与团队关系的处理,激发学生情感和问题意识,体会合作探究的优势,体味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感受在专题研究过程中个人、集体的成长与进步。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1教学中,应遵循鼓励性原则,对做得好的

4、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坚持去做,增强每个学生的信心。2教师应注意实际,可根据教材内容,然后指导学生交流资料,整理资料,获得信息。六、教学时间:六、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调查本地区房屋抗震情况第二课时 演练地震避险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1.出示汶川地震图片,播放汶川地震视频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2008 年 5 月 12 日,这是我们亿万中国人最难忘的日子。四川省汶川发生了 7.8 级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将美丽的汶川瞬间夷为平地,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53

5、35 名学生遇难和失踪。根据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省玉树大地震所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多数都是农村民居,死亡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建房缺乏抗震防震知识和技术指导,根本没有采取适当的抗震设防措施。当满目疮痍从眼前掠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在悲痛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了解地震吗? 我们的房屋究竟可以抗几级地震?(二)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呢?(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进行交流)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

6、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时,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震动,这种震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2.地震的种类包括以下三类:(1)构造地震:地球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2)火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而引起的局部地震。(三)民居结构现状调查民居地震安全调查表小区(村)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基本情况户主姓名此类房屋在本区(村)所占比例房屋结构钢混 砖混 砖木 土木 其他房屋建成时间房屋修缮和加固改造时间场地条件硬土 中硬土 软土 其他 有不均匀沉降地形条

7、件平地坡地是否位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区是否基础类型毛石 块石 砼 其他外墙砖墙 土坯墙 夯土墙 其他内墙砖墙 土坯墙 夯土墙 其他梁柱材料梁木料 钢筋砼柱木料 砖料其他梁体虫蛀 腐朽 倾斜 开裂 无柱体虫蛀 腐朽 倾斜 开裂 无墙抬梁是否节点情况好 一般较差 危险房屋基本情况屋盖砼 筒板瓦 响瓦 其他是否经历破坏性地震是/ 年 否专家意见房屋抗震性总体评价好 一般 危险 特别危险(四)民居结构现状1、砖木结构房屋。目前,还有少数民居一般为砖木构架以及砖坯围护墙房屋。此类房屋破坏形式大多为墙倒架歪或墙倒架立,砖木构架纵、横向节点连接不牢,这些房屋所连接处破坏较为普遍,有的墙柱在柱脚石

8、处位移过大,屋面的瓦片掉落也很严重。砖木结构房屋的存在另一个问题是:一般为木架砖围护墙房屋。这类房屋的建造方式和破坏形态与上述砖木构架和砖坯围护房屋基本相似。墙体完全倒塌的不多,但墙体开裂较为严重,屋面瓦片掉落同样很严重。2、空心砖砌块房屋。采用水泥空心砌块作木构架的围护墙。由于空洞率大,砌筑砂浆粘接面积小,孔中没有插筋灌注,此类房屋墙体倒塌现象普遍。3、砖混结构房屋。农村砖混结构房屋一般为 2-3 层,由于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墙体只有少数轻微裂缝,震害程度属于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从以上三种民居建房的类型来看,如果遇到地震的自然灾害,多数倒塌的农村民居均为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无正规设计施工图,

9、用 180 毫米厚混凝土空心砖砌块和 120 毫米厚粘土实心砖作为承重墙,没有设置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没有门窗过梁和相应的构造措施,砌体砂浆强度,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承重墙上铺设的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板端头没有可靠的连接措施等。2.生成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联系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何让将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教师总结: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将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 、引入新知提问:地震会有哪些前兆呢?(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后,教师归纳小结: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10、,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出现地光和地声、地下水位、动物的异常行为等。地震前兆诗歌,要求学生朗读: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生物异常牛马骡羊不进厩,猪不吃食拱又闹。羊儿不安惨声叫,兔子竖耳蹦又跳。狗上房屋狂吠嚎,家猫惊闹往外逃。鸡不进窝树上栖,鸽子惊飞不回巢,老鼠成群忙搬家,黄鼠狼子结对跑。冰天雪地蛇出洞,冬眠动物夏苏早。蜻蜓大群定向飞,蜜蜂群迁跑光了。青蛙蛤蟆细无声,鱼翻白肚水上跃。野鸡乱叫怪声啼,蝉儿下树不鸣叫。园中虎豹不吃食,熊猫麋鹿惊怪嚎。其他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

11、隆地光闪。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二) 、深入探究我们刚刚了解了地震的前兆,下面谁来说说地震有哪些分类?哪些地震烈度?震级?(学生根据课前的了解相互交流)教师小结补充: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 12 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 7.8 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 11 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 8 度,石家庄的烈度是 5 度。(三) 、如何在地震中避险1、教师讲述汶川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安全撤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桑枣中学的 2200 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金庸 1分 36 秒就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

12、同的教师中冲到操场,无一人伤亡?我们又该如何防震、避震呢?(学生根据课前的了解相互交流后与教师共同整理)2、深入探究A.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B.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

13、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尽快关闭电源、火源。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

14、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C.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观看视频,加深对地震所产生影响的印象。师生共同归纳:遇地震,先躲避,桌子边上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预防踩踏记心里。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四)思考:进行疏散演练应该注意什么?1、师生归纳:楼道疏散防踩踏,前后跟紧莫推拉。各走各的疏散道,依照规定错不了。丢鞋丢物不要捡,遇到踩踏急停脚。保持冷静听指挥,齐心撤退是法宝。2、模拟演练老师宣布演练纪律要求:听口哨声为有震感,听从老师指挥,演练紧急疏散,熟悉逃生措施。小结 说一说,通过本次主题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