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424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海南省东方市第二思源学校 2015-20162015-2016 学年八年级学年八年级( (上册上册) )语文期末考试卷语文期末考试卷 (全卷五道大题,26 道小题,共 8 页。满分 11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 分) 1、把下面一句格言抄在方格里,并做到书写工整、美观,就可得分。(2 分)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2、根据要求默写。(8 分) (1)会当凌绝顶,_。 (2)山随平野尽,_。 (3)其间千二百里,_,不以疾也。 (4)夜阑卧听风吹雨,_。 (5)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_,家书抵万

2、金。 (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 “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蹒跚(pn) 愧怍(zu ) 吊唁(yn) 罄竹难书(qn) B、嶙峋(xn) 两栖(x) 老妪(y ) 风雪载途(zi) C、荒谬(mi) 仄歪(z) 阻遏(y) 毛骨悚然(sn)D、尴尬(n) 潮汐(x) 伧俗(chn) 在劫难逃(ji) 4、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5、下列

3、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2 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 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 年 10 月 16 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7、

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一组句子的序号是 ( )(2 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_。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B、 C、 D、 8、名著阅读。(2 分)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 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段文字的 作者是 ,他的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 。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9、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2 分)上联:郭沫若向

5、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 10、综合展示台:走上辩论台(5 分) 在班级讨论“上网利弊谈”时,各位同学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并说出了 充分的理由。 你的观点是:_,(2 分) 理由是: _.(3 分)。三、古诗文阅读(17 分) (一)诗歌赏析。(5 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1、请从这首词中找出能表现季节和一天具体时间的两个词语。(2 分) _ 1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 分) _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711 题。(12 分)

6、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 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 玉人:琢玉的工匠。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濯清涟而不妖 ( )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7、 ( ) 14、先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2 分)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 16、甲文中赞美莲花高洁、质朴的名句是 ,乙文中揭示子罕和献宝 人不同生活态度的句子是 。(2 分) 17、甲、乙两文主题相近,反映周敦颐和子罕共同的生活态度:。但两文写法不同,甲文运用 来体现作者的为人准则, 乙文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2 分) 四、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1 小题 (10 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A清醒;B苏醒;C醒悟; D复苏

8、)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A次第;B连续; 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 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 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 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

9、什么:“阿公 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8在语段中横线上填入恰当词语。(3 分) 19.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 分)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20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_ (2 分) 21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3 分) _ 。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 2225 小题 (14 分) 母 亲 的 鞋 架 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 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 随着职务的提升,不仅工作忙碌,

10、应酬也多了起来,我回家再无规律。妻 子渐渐习惯了,我每每回家太晚,她抱怨几句便不再理睬我。一次深夜回家, 看到母亲在她 的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我带着责备地说她:“娘,不用惦记我。您这 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母亲结巴着说:“娘知道,娘担心你” 那以后,再没有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 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早亡,我结婚后,母亲便跟着我和妻 子同住。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牵挂着我爱着我,却最大限度地给我飞翔的自 由。 这一天,夜里回到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了清脆的钟声-是大厅墙上老式挂 钟报时的声音。抬手看看表,12 点。“她们应该都睡了吧。”我想着,轻手轻 脚地开门关门,脱鞋进房间第二天吃早饭

11、时,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天 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 12 点了吧?这样不好”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母 亲怎么会这么清楚。我边往母亲的碗里夹菜,一边敷衍着:“娘,我知道了。 ”以后,每次我回家晚了,第二天母亲总会大概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但不再 多说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能对家过于疏淡。而我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我每次晚归,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 母亲在她 43 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眼失明,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无光的 世界。那晚,我又是临近 12 点才回到家中。因为酒喝得太多,我没有回房间睡 觉,悄悄地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大厅又传来报时的钟 声,十二下,

12、清脆而有节奏感,我开始踱回房间。刚到门口,我呆住了,在月 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 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 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是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和妻 子,她总是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 钟声来确定时间。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闻。我的泪水悄然 滑出眼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了对母亲的关心,但母亲却像从 前一样时刻牵挂着我。一万个儿子的心能不能抵得上一位母亲的心呢?那以后, 我努力拒绝一些应酬,总是尽量早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

13、母亲在牵挂着我。母亲是 63 岁时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着早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 清朗的月光是母亲留下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 又是深夜,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 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鞋架 前,弯下腰来 22、“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 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 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 请你从描写方法和内容上赏析上段语句。(3 分) _ _ _。 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分。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 动。(3 分) _ _ _。 23、分析文章开头、结尾语段的作用。(2 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