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4225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周末作业 9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共 9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拾(sh)级 消声匿(n)迹 新陈(chn)代谢 地壳(qio)B鹊(qu)跃 古刹(sh) 浮想联篇(pin) 郁郁葱葱(cng)C旋(xun)涡 分道扬镳(bio) 迥然不同(jing) 特殊理(l)遇D褒(bo)贬 和煦(x) 万籁俱寂(li) 玲珑剔(t)透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3

2、)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不加选择地读书,这种现象在青年中普遍存在,现在是帮助他们解决怎样读书方法问题的时候了。 B10 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C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无锡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D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二、阅读与赏析二、阅读与赏析(共 51 分)(一)(一)溪上遇雨 (4

3、分)唐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4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前两句诗用了“衔”和“喷”这两个词,请说说好在哪里。(2 分)“忽惊云雨在头上”一句,体现了夏雨的什么特点?(2 分)(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2 分)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立”。(选自论语)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足兵 兵: 民信之矣 信: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7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2 分)8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2 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5、9-129-12 题。题。(15 分)难得淡定难得淡定(1)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2)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

6、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3)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 年 2 月 11 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4)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

7、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5)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

8、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6)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

9、,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7)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9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2 分)10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的目的(作用)是什么?(4 分)11文章第(4)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起什么作用?(4 分)12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5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13-17 题。题。(20 分)记忆的版图记忆的版图林清玄

10、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这是他离开家乡时的影像,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反而真实的人物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更使他惊诧的是,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家前的路不见了,甚至家后面的山铲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到了远方。他说:“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到少年,住过十七年的地方。”这使他迷茫了,从前的记忆是

11、真实的,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及此处也是梦了。到最后,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这位长辈回来后怅惘了很久,认为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注】的缘故,才让他难以跳接起记忆中沦落的事物,其实不然,有时不必走太远,不必经过太久的时光,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怅惘。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

12、来就像是梦一样了。”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梦却碎得很快。记忆的版图在我们的心中是真实的,它就如同照相机拍下的静照,这里有我走过的一条路,爬过的一座山;那里有我游过泳、捞过虾的河流;还有我年幼天真值得缅怀的身影。这版图一经确定,有如照相纸在定影液中定影,再也无法改变,于是,当我们越过时空,发现版图改变了,心里就仿佛受到伤害,甚至对时间空间都感到遗憾与酸楚了。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其实,在记忆中的事物原来可能不是那么美好的,当时比现在流离、颠沛、贫困,甚至面临了逃难的骨肉离散的苦厄,但由于距离,觉得

13、也可以承受了。现在的真实也不一定丑陋,只是改变了,而我们竟无法承担这种改变。 我们在生命中所经验的一切,无非都是一些形式的展现。记忆的版图,乃是从前的现实;现在的生活,终将成为未来记忆的版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实的自我始终没有改变。【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语出李煜词,在文中意为离乡时间久,距离远。13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梦”的含义。(2 分)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梦却碎得很快。14第段中:“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结合上下文看,“我”流泪的原因有哪些(4 分)15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

14、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16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记忆的版图”为题?(4 分)17联系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人生感悟有什么不同。(6 分)【链接材料链接材料】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节选自普里什文林中小溪)三、写作(三、写作(4040 分,其中含写字分,其中含写字 3 3 分)分)18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