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612358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7.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_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主要内容: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概述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交通延误和OD调查交通调查抽样交通调查新技术基本概念:1出行(Trip)、出行端点(Trip Base, Trip End) 19451948年USA最先使用 Trip Base(Trip End)Trip Base(Trip End)Trip(1)定义: 出行:由始点到终点为完成某种目的的一次移动,单 位:出行数(Trip); 出行端点:出行的地点或设施,即某人某日完成某次 某种目的出行的发生地点或设施。单位:出行端点数 (Trip End)甲地出行始点乙地出行终点家庭出行(Ho

2、me Base) :自家、朋友家;非由家庭出行(Non Home Base):宾馆、饭店、单位、车中、交通枢纽。2.出行循环(Trip Cycle)、出行链(Trip Chain)及出行模式(Trip Pattern)(1)出行循环:由出行形成的一次循环。完全循环、非完全循环;(2)出行链:由若干个出行形成的链;(3)出行模式:从出行端点出发,再返回端点的出行形式。家 工作、地铁; 会议、出租; 接客人、出租; 返回、出租; 送客、出租; 回家、公共汽车。某人的出行例:第一次出行:工作地铁工作单位工作业务 宾馆 回家第二次出行:业务出租第三次出行:回家公共汽车业务3.出行目的(Trip Pur

3、pose)上班、上学、购物、娱乐、观光、业务、回家 自由.出行距离(Trip Distance km), 平均出行距离(km)出行距离:某车辆一次出行的行驶距离。平均出行距离:某对象地区或调查路线(路段)上利用交通工具出行距离的平均值。(区域面积大小)5.出行的分类a、按出行的范围分类内内出行、内外出行、过境出行(a)内内出行:出行端点都在 设定的区域内 的OD出行; (b)内外(外内)出行:出行 端点的一端在 设定的区域内 ,另一端在设 定的区域外的 OD出行; (c)过境(通过或外外)出行 :出行端点的 双方都在设定 的区域外部, 且通过设定区 域的OD出行。过境出行内外出行内内出行外内出

4、行817时刻b.按出行目的分类 上班、上学、自由、业务、回家 c.按出行的时间分类 高峰时间出行(派/衍生需求多)、非高峰时出行 (本源需求多) d.按出行者属性分类 收入水平、家庭汽车保有量、家庭大小与结构出行量上班、上学0:00(0:000:30)5:306:307:308:30(4:004:30)(5:005:30)9:3010:30 11:30 12:30 13:30(10:0010:30)15:3016:30 17:30(12:0012:30)(14:0014:30)18:30(16:0016:30)20:30(18:0018:30)21:30(20:0020:30)(21:0021

5、:30)(22:0022:30)(23:0023:30)(19:0019:30)(17:0017:30)19:30(15:0015:30)(13:0013:30)(11:0011:30)14:30(1:001:30)(2:002:30)(3:003:30)(6:006:30)(8:008:30)(7:007:30)(9:009:30)350030005.00%200015002.00%00.00%200600出行数量80010.00%700步行 自行车地铁电动自行车公交车小公共摩托车出租车班车驾驶私人小汽车乘坐私人小汽车驾驶单位小汽车乘坐单位小汽车其他 500 100 时间段8.00%7.00

6、%6.00%500 25004.00% 400 3.00%300 1.00% 100013579111315171921236.当量交通量(pcu-Passenger Car Unit) 将实际车辆数换算为标准小客车后的交通量; 7.道路通行能力(Road Traffic Capacity)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能通过道路 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pcu/h,pcu/12h,pcu/24h; 8.交通负荷度(Degree of Traffic Congestion,or V/C)某断面的实际交通量与其通行能力之比; 9. 行 程 速 度 (Travel Speed), 平 均 行 程

7、速 度 (Mean of Travel Speed)包括停车时间在内的行驶速度(km/h)。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及发展概况交通调查:利用客观的手段,对交通系统交通流 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 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 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国外发展概况:美国-1921年起就开始了交通调 查和研究;日本二战后1947年;国内发展概况:1955年和1958年,交通部门对干 线公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交通量调查。铁路交通调查:铁路(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客票发 售及预订系统PTMIS(1994- ) 。全国铁路统计资料汇编铁道部。城市交通调查:1981年以

8、后,天津、上海、徐州、沈阳 、北京、广州、长沙、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基本上 都进行了居民和机动车的OD调查。北京市于1986年进行 了第一次居民出行调查,全市调查区域内总户数为150万 ,人口约为582万人;2000年第二次居民出行调查62136 户, 168220人。2005年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公路交通调查:道路交通数据采集始于20世纪80年代。 人工观测计数方式 自动计数2003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纳入国家统计工作,每年1 次。 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交通部二、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目的: 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 对交通

9、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 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作用: 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 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原则: 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 全面、系统性,能反映交通规划研究对象全面和普遍规律所需要的资料; 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应分清主次。(1)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调查掌握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调查交通量、速度 、密度和延误等数据,为交通控制、道路综合治理、道路 规划提供依据。(2)为了明确居民出行活动的性质而进行的调查 居民出行

10、调查,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 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以及停 车情况等。主要以城市综合交通为对象,为预测交通需求 量而进行。三、交通调查的种类1.按照调查的对象划分2.按照交通调查的组织部门划分 (1)全国或区域统一组织规划的交通调查 掌握全国或区域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状况全国干线公路交通调查;城市交叉口以及主要路段 交通调查。 (2)按照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以指定范围和指定路段的工程建设和交通管理需要 为目的的交通调查: 地区出入交通量调查;交叉口流量、流向、车型、 延误、排队长度调查;车辆停放调查;交通事故以及事 故多发点调查;道路交通条件和交通环境调查;道路通

11、 行能力调查;行人交通调查等。四、交通调查的内容内容: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 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建设资金、交通规划影响。1.交通运输调查(1)运输量/交通量调查 综合运输方式的OD运输量,尤其是规划区域道路 网基年的OD交通量,是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历 年完成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汽车保有量。 道路网历年的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交通量 的构成资料。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平均吨(座) 位、运输成本、平均速度、平均运距、实载率等。(2)交通基础设施调查 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和水运的运输网里程、技术 等级、交通枢纽的布置、港

12、站吞吐能力、站点布置等 资料。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1)经济资料 经济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工农业 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等。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可按五大类分为农业 、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也可按三大产业 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经济布局。经济布局从根本上决定了交通流的发 生点和汇集点的分布。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规划地区 重要生产部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重点区域行业的专 门化程度。(2)人口 总量指标。总人口、职工数量、社会劳动者、农 业总人口和工业总人口等反映规划区域人口总量的有 关指标。 相对指标。人口密度、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人口

13、自然增长速度等相对指标。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储量和分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布局、社 会经济结构和规模,也就决定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 。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动力资源等,其中与交通运 输关系比较密切的是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工业经济、农业 经济、基础设施存量等。(4)土地利用基础调查 交通分区土地使用性质调查。土地利用与交通有着 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影响交通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主 要调查各交通区主要土地使用类别的面积和强度。 交通分区的就业岗位和就学数量调查。调查规划区 域或典型交通区的就业岗位和就学数,反映规划区域 内土地利用的不同。 商品销售额调查。调查规划

14、区域或典型交通小区的 商品销售额。3.相关政策与法规调查 (1)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政策、国 土开发利用规划。 (2)区域人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3)综合运输发展规划,尤其是道路运输发展规划。 (4)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定额、指标和基本建 设的政策法规。 4.建设资金调查 (1)国家补助投资、规划区域政府自筹资金、贷款和 合资或外资引进。 (2)道路建设造价、规划区域养路费(或燃油税)收 入和支出情况。 (3)规划区域地方政府对道路建设优惠政策。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1)社会环境影响。交通规划的实施对文化遗产、古迹、景观、动迁设施、建筑物、可达性、生活圈、都

15、市圈以及群众性活动等影响。(2)自然环境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噪声、振动、空气污染、日照障碍、地域隔断、自然生态平衡以及水环境等。(3)资源环境影响。土地、空间以及能源消耗等。小结交通调查的基本概念交通调查的定义及发展概况交通调查的目的与作用交通调查的种类交通调查的内容第三节 OD调查1. OD 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源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从而推求目标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2.OD调查的内容(1)居民OD调查 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重点:居民出 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

16、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 (2)车辆OD调查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 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座)位和实载率等。 (3)货流OD调查 调查货源点和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数量和比重, 货运方式分配等。3.OD调查的方法(1)路边询问法 (2)表格调查法 (3)家庭访问法 (4)明信片调查法 (5)车辆牌照法调查方法回答率(%)费用/有效票优点缺点 a 家 庭 访 问(1)当面回答式851550$柔软,回答率高,复 杂可,母群明费用高,有残留区(2)发卷回收式7525$母群明确,能说明有残留区 (3)发卷邮寄式5025$母群明确,能说明有残留区b 电话采访式50(一次)316$柔软,回答率高, 费 用低 可以剔除不合适的 人偏离(无电话家庭) 不直观,时间长97100(多次)c 邮寄调查204025$费用低,短时间内大 量样票可能 范围 广,母群明确回收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