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说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2072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衡水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衡水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衡水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衡水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水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说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长方体说课稿 冀州市第四冀州市第四实验实验小学小学 郭郭晓丽晓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冀州市第四实验小学的教师郭晓丽。今天,我说课的题 目是认识长方体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认识长方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 学内容。本节课是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起始课,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 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 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 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能直观识别长方体,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 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 基础;同时,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为 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关于长方体的初 步印象,但由于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 是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空间观念薄弱。所以教学中主要通过实 物观察与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引导

3、学生观察、操作、交流,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2、方法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培养其观察、比较、动手操 作、归纳、概括等能力,增强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增强 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特征的理解、运用。 教、学具准备:本堂课所使用的教、学具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实物,使学生切身感受 到长方体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 教师准备长方体模型(含有特殊长方体) ,长方体框架材料(每小组一 套) ,多媒体课件、学习活动记录卡。 学生课前

4、收集茶叶盒、牙膏盒等长方体纸盒作学具。 教学中采用学具操作为主,教具演示为辅并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 验证结论来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具学具能起到课始激趣,课中明理,课后 验标的作用。 四、教法学法四、教法学法: 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实践观察和 动手操作。本节课的教学,我突出运用“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的学习方法。教师以引导探究问题、指导观察操作、组织合作交流,并适 时点拨、验证等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交 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 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 ” 五、教学过

5、程:五、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的教学思路为: (一)创设情境,激趣点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三)实践应用,发展思维 (四)全课总结,反思提高 具体教学过程为: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首先 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第一环节我这样设计: 、出示:长方体形状纸盒。 问:“你知道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 (生答) 、说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长方体的形状的物体? (预设:由于学生已能初步直观认识长方体,很多物体学生生活中随处

6、可见,学生应该很快会兴奋起来,踊跃举手发言的。 ) 、根据学生的回答(如:数学课本、黑板、门、教学楼等)教师点 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 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 的良好效果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我 设计让学生观察操作,自主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知识铺垫:认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知识铺垫:认知长方体的面、棱、

7、顶点。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找一找、摸一摸,告诉学生长方体平平的 地方是它的面。相邻两个面相交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触摸长方体实物, 使每位学生建立面、棱、顶点 的概念,为探索长方体的特征作好准备。 接下来的内容为本课的重点:认知长方体的特征,分两个探究活动完 成: 2、探究活动一:观察长方体纸盒、感知长方体面的特征;、探究活动一:观察长方体纸盒、感知长方体面的特征; (1)以学习卡片上的自学提纲为依托,指导学生同桌二人,自主分工, 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学具,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画 一画等活动中探究发现长方体面的特征,然后交流并把发现记录在卡 片

8、上。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总结出长方体面的数量、形状、特征。 (预设:交流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规范每个面的名称,按一定的顺序数 面,并试着指出哪些是相对的面?最后通过课件动态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 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做好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触摸”中学习数学。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学 生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使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创造”。多媒体演示辅助教 学,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强化了学生的 感知过程。 3、探究活动二:制做长方体框架,感知长方体棱和顶点的特征,引出、探究活动二:制做长方体框架,感知长方体棱和顶点的特征,引出 长、宽、高的概念。长、

9、宽、高的概念。 (1)以小组为单位制做长方体框架。 动手操作展示成果交流心得。 (预设:在大部分小组完成后,请他们高举成果展示,以示肯定和鼓励。 并让完成得快的小组谈经验,表扬其爱思考、善于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 (2)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预设:分发小棒时我将有意把其中两组的小棒互相交换一支,造成长 方体框架搭不成,并组织全体同学分析交流。 ) 借解决问题得出:“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特征。 学生试找相对的棱,并运用多媒体课件验证。 由框架引向实物,在学具上指出相对的棱。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由“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引出长、宽、高的概 念。 不同摆放位置时,指出

10、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顶点的个数。 设计意图: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新课标的一个 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站在教学的最前沿,参与 知识的形成过程。我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究,并 通过及时组织学生反馈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交流成为信息共享的平台。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质疑 中发展,在合作中成功。 (三)实践应用,发展思维(三)实践应用,发展思维 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直观感知,动手操作,还要辅以灵活、 有趣、有层次、实践性强的。在第三环节应用拓展部分,根据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我

11、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为基础练习,通过找长方体纸巾盒相对的面和每个面的长、 宽来巩固知识。 第二层次练习为实践应用,通过计算装饰房子的彩灯和包装柜台的角 铁的长度来应用知识。 第三层次为拓展延伸,通过计算包装礼品盒彩带的长度来实现升华知 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 走向实践,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更能激发他们 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练习中尊重学生的差异,给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尝试。并予以展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四)全课总结,反思提高(四)全

12、课总结,反思提高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 收获?、你还有哪些改进的好办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及反思,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知识进 行再整理,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这样设计板书:长方体长方体数量数量 特征特征面面 6 6 个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棱 1212 条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顶点 8 8 个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使板书随教学过程的展开逐步完成,直观、简捷、明了地体现教学内 容的重点和难点,更

13、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教学中,我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深入细致地观察,富有挑战地操作,以 及开放地交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巩固与深化过程。教师 将以欣赏的眼光审视孩子们的学习行为,及时捕捉他们智慧的火花;在自 然、亲切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的生成往往与教学预设有所 相差,这也将指明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以上是我对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