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0145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大毕业论文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王双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文成绩论文成绩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伤 逝 姓 名 王 双 平 学 号 62061020311016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批次/层次 专 升 本 指导教师 钱 章 胜 学习中心 张掖学习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日志所属学习中心:张掖学习中心姓 名王双平 批 次102层 次专升本专 业汉语言文学学 号62061020311016论文题目伤 逝申请审批通过时 指导教师钱章胜论 文 写 作 日 志 记 录论 文 进 度起 止 时 间执 行 情 况(资料的收集、在教师指导下的进行过程)论文提纲2012 年 8 月 3 日e-mail

2、论文初稿2012 年 8 月 8 日e-mail论文二稿2012 年 8 月 15 日e-mail论文终稿2012 年 8 月 25 日e-mail备 注填表说明:执行情况填写通过何种方式(如电话、e-mail、邮寄等)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以及通过沟通、交流的结果和论文完成情况。论伤逝的爱情悲剧及其意义摘摘 要:要:伤逝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 他们生活在旧社会;(二)他们自身性格的特点;(三)经济上的困顿。最后写 伤逝带给我们两个方面的深思:(一)爱情是否需要理性;(二)完成了婚 姻以后,爱情如何发展。关键词:关键词:鲁迅;伤逝 ;悲剧意义 引言: 伤逝写于 19

3、25 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 品。它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 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 的出发点。这是由喜到悲的变化转折,是我们所深思的。 伤逝的真正要旨- 即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 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 出来的。 一、从喜剧到悲剧一、从喜剧到悲剧 (一) 、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 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 的那样的无

4、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 ”她对自由的追求, 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 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 ,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 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 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 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 、子君与涓生成功地同居。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 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 ,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 “莫非她 翻了车么?” “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

5、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 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 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 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 ,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 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三) 、子君与涓生爱情的破裂。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 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 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起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 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 后,由于不

6、能在浪漫中整合日常生活的现实内涵,不能对自我心灵进行扩容而 不能整合性的生命逻辑,因而失去了爱情, “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 面临生有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 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 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 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 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二、爱情悲剧的根源二、爱情悲剧的根源 伤逝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

7、们爱情的破裂为结 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三方 面: (一) 、他们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 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爱情,当然也不例 外。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 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 一个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 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 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 烈、孝道。以不情

8、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 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 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 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涓生和子 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 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 ,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 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 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

9、光来看他们?原因很 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 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 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 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社会里很难太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 更有甚者连命都保不住。鲁迅的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可以说是鲁迅笔下 最泼辣,最有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但回想一下,她是用什么来武装自己的呢? 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弟兄和家庭殷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三茶 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反过来说,爱姑的反抗,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在仁 义道德的范围内,是道德

10、所鼓励的,所允许的。所以,她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反 抗。但封建的权威也深深地伤害着她,七大人的一声:来来兮兮,就把她的气 势给压住了,再也不敢找小畜生老畜生的晦气了。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 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当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爱 情更加不用说了。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 人的个性的发展。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 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涓生的失业,说到底一句就是那些卫道士们在压制着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 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

11、,没有 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了!和她的叔子, 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侄女的 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 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自把自为的叛逆者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 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两个字!也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子君 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 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也不会太大的悲伤。但是,在当时那样沉滞、腐 朽的社会里,她只能:现在她知道

12、,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 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 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 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 步,社会就不会让她有机会改正的了,既然子君违背了他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 常,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这些是多么的可悲啊! 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想得到真正的自 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可以说社会上 的流言似虎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的议论?我觉

13、 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 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 其实鲁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为了和许广平同居,为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只有 离开了北京,作为一个战士的鲁迅尚且要离开,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 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 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绿洲也就被破灭了。在那沉滞的社会里,他们 想跨出一步是那么的困难,可以用许广平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社会上严厉 的戴着道德的眼镜,专唱高调的人们,在爱之国里四不配领略的人们,或者嫉 恨于某一桩事,某一方面的,对爱的他俩

14、,也给予一番猛烈的袭击。 (二)涓生和子君他们本身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 剧。他们两个人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的 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 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 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 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 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 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

15、爱情。他们的爱是甜蜜的,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 身体,她的灵魂。但是,涓生他本身的弱点,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地 流露出来。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 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 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但是,涓生 他做到了吗?我想他没有做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 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 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 同灭亡咋一看,好象还挺有道理的,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上去也是 无可厚非的,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是怎样一个社会?是一 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里推 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 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 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说句不好听, 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 子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