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1909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比较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 , 涉及思维、情感、感知、 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 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 性起病 , 病程一般迁延且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药物治疗是精 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方案 , 相关研究指出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比 第一代更安全有效 , 临床上也多将其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中某种 药物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此 , 本院就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 , 应用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3 年 7 月 2014 年 7 月收治 的 76 例精神分裂患者,

2、 将其随机分为第一代抗精神药物组(FGA 组 , 38 例 ) 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组 (SGA 组 , 38 例 ), 其中男 47 例, 女 29 例, 年龄 2137 岁, 平均年龄 (26.177.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 诊断标准1, 入院 24 h 内获得脑电图、心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 结果。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严重脑、心、肝、肾脏等 器质性疾病、青光眼、肿瘤、血液病及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等。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 FGA 组共 38

3、 例 , 其中 16 例用氯丙嗪 300650 mg/d ;13 例用奋 乃静 4060 mg/d ;9 例用氟哌啶醇 1020 mg/d.SGA 组共 38 例 , 其中利培酮 10 例 36 mg/d ;奥氮平 6 例 530 mg/d ;喹硫平 12 例 200700 mg/d ;齐哌西酮 5 例 80160 mg/d ;舍吲哚 2 例 1020 mg/d ;氯氮平 3 例 200400 mg/d.两组均在药物加到治疗量治疗 1 个月后开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剂量、住院时间、临床 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 判断疗

4、效2.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估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 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 4 级。其中痊愈 :经治疗 , 患者情绪得 到稳定 , 临床症状消失 ; 显效 :经治疗 , 患者情绪基本得到稳定 ,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 好转 : 经治疗 , 患者情绪有所好转 , 临床症 状得到部分缓解 ; 无效 : 经治疗 , 患者情绪不仅无好转, 还逐渐 变得异常暴躁且临床症状未缓解。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为 04 级 , 0 级 ( 无 )、1 级 ( 较轻、可疑 )、2 级 ( 轻度 )、3 级 ( 中度 )、4 级 ( 重度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 SPSS15.0 统计学软件

5、进 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比较 FGA 组 5 例痊愈(13.16%) ; 27 例显效 (71.05%) ;4 例好转 (10.53%) ;2 例无效 (5.26%)。SGA 组 8 例痊愈 (21.05%) ;22 例显效 (57.89%) ;5 例好转 (13.16%) ;3 例无效 (7.89%)。两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12,P0.05) ;FGA 组住院时间 (38.215.4)d, SGA 组

6、住院时间(44.518.27)d, SGA 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 FGA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1,P0.05)。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SGA 组患者中发生 4 例心动过 速 (10.53%)、3 例体位性低血压 (7.89%)、2 例视力模糊 (5.26%)、2 例口干 (5.26%)、2 例鼻塞 (5.26%)、1 例扭 转性痉挛 (2.63%)、1 例血象异常 (2.63%)、1 例嗜睡 (2.63%)、 3 例兴奋 (7.89%)、2 例心电图异常 (5.26%)、2 例皮疹 (5.26%)、2 例体重增加(5.26%)。FGA 组患者中发生 6 例心 动

7、过速 (15.79%)、7 例体位性低血压 (18.42%)、4 例视力模 糊 (10.53%)、3 例口干(7.89%)、4 例鼻塞 (10.53%)、3 例扭转性痉挛 (7.89%)、3 例血象异常 (7.89%)、4 例嗜睡 (10.53%)、5 例兴奋 (13.16%)、2 例心电图异常 (5.26%)、 2 例皮疹 (5.26%)、2 例体重增加(5.26%)。SGA 组患者不良 反应低于 FGA 组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GA 组血糖升高、唾液增多、血糖升高、情绪抑郁、心动过速及 腹泻等因子和 FGA 组对比有明显增高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8、05)。3 讨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 尽管临床上 对此病病因还尚未清楚 , 但共识的导致此病发病因素为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外部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临床 表现多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 , 应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 两种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作用效果相当 , 虽然 SGA 组患者没有出 现较多的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 , 但血糖升高等发生率显着高于 FGA 组。SGA 组血糖升高、唾液增多、血糖升高、情绪抑郁、心 动过速及腹泻等因子和

9、 FGA 组对比有明显增高 , 产生上述现象多 和 SGA 组各药存在不同药理机制有关。由此得出 , 两种药物之间 化学结构不同并存在明显药物学特点的多样性 , 在治疗中也会产生 不同效果及反应。综上所述 ,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都有独特的治疗作 用 , 疗效相当 , 不良反应各有侧重 , 部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 阳性及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 但需要客观评价 ,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参 考 文 献1 朱艳艳 , 张淑萍 , 阮学平 . 精神疾病中医研究文献计量 学分析 .北京中医药 , 2013, 32(10):757-759.2 谢经敏 , 彭德福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 用情况调查 . 重庆医学 , 2010, 39(6):734-7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