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18100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选择题精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生成三种物质B. 图中的反应物中含有三种元素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2:3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实验员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 A铁粉 B氧化铜 C氢氧化镁 D碳酸钙3向 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

2、有沉淀产生 C. 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铜D. 滤液中一定含有 Cu( NO3)2,一定不含 AgNO3,不一定含有 Al(NO3)3 4有一部分潮解和变质的苛性钠样品 14.6g,为检验其变质的程度,向其中加入 100 克质量分数为 14.7%的稀硫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 pH 值为 7。则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A 2.3g B 5 g C 6.9 g D 14.2g6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和 OH-结合生成水 B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能引发酸雨 C通过比较金属与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的快慢,可以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置换反应过

3、程中一定伴随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7铅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正负极分别是浸在稀硫酸中的未知物质 X 和铅(Pb), 充电和放电的反应过程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PbO2 B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在PbSO4中Pb的化合价为+2价 8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方案,其 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选 项ABCD实验目的证明醋酸溶液 呈酸性区分 NH4HCO3 和 NH4Cl除去氯化钠溶 液中的硫酸钠检验露置在空 气中的氢氧化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向水中加入固体,测定前后液体的 PH固体不溶

4、解,液体 PH 没有变化向盐酸中加入固体,测定前后溶液的 PH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溶液 PH 增大向高温状态下的固体通入纯净 CO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 CO 与CO2Pb X 2H2SO4 O42H2O2PbSO4放电过程充电过程图 2溶液是否变质方案一滴加几滴酚酞 溶液,观察是否 变红稍加热,有氨 气生成的是NH4HCO3加入适量的硝 酸钡溶液,过滤加稀盐酸,看 是否有气泡冒出方案二用 pH 试纸检验 溶液的 pH加氢氧化钠溶 液,微热有氨气 产生的是 NH4Cl加入适量的氯 化钡溶液,过滤加澄清的石灰水, 看是否有白色沉 淀生成9有一溶液 X,分别滴加到盛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氯化

5、钠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 下表,则溶液 X 是:试管中盛放物质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出现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AH2SO4溶液 BCuSO4溶液CCuCl2溶液 DNa2CO3溶液10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 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对滤液所含溶质和滤渣的说明中,不正确 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B滤液中一定不含 AgNO3 C滤渣中不一定含有 Cu D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和 Fe(NO3)2 1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份碳酸钙固体,将甲直接加入到 10%的稀盐酸中,将乙充分锻

6、烧 后所得的固体也加入到 10%稀盐酸中,均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分 别为 a%和 b%,则 a 与 b 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7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厨房中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 B用 AgNO3溶液鉴别 H2中混入的少量 HCl 杂质 C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固体是否变质 8当前,世界已经迈向了“低碳”时代,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责任。济南市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下图为公交车燃料主要成分完全燃烧

7、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物质甲的化学式是 CH4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2D图示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 质杂 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甲丁丙 乙 +点燃点燃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充分反应滤液过滤滴加NaCl 溶液 液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滤渣锌粉和银粉Cu(NO3)2溶液固体粉末无色溶液ANaNO3溶液AgNO3加入适量 NaCl 溶液,过滤BNaCl 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过滤CO2H2O通过灼热的铜网D锌粉铁粉加入

8、适量氯化锌溶液,过滤10. 在由 CuCl2、Zn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一定是无色的 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锌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镁粉一定是过量的11为测定某化肥 (NH4)2SO4和 NH4Cl 组成的含氮量,取 12g 于研钵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钙充分反应,当加入 7.4g 氢氧化钙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此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A21.1% B23.3% C25.5% D27.7%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

9、定是氧化物 B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 KNO3,则它也不能继续溶解 NaCl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DNaOH 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 KOH 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反应8.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铜丝在空气中燃烧B除去 K2SO4固体中的少量 K2CO3粉 末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 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 Fe2O3和澄清石 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D区分 MnO2和 CuO 两种固体粉末用观察物质颜色的方法

10、进行区分 9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NaOH 溶液中的一 种。下列四种试剂中,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CuSO4溶液 BNa2CO3溶液 CFeCl3溶液 D石蕊试液 10. 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Cu(NO3)2溶液中, 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滤液中可能含有 Ag+ B. 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 滤液中一定含有 Cu2+ D.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11. 将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 10g,在高温下缓慢通过足量的氧化铁后,再把得到的气体通入 足量的

11、澄清石灰水中,过滤,干燥,得到 30g 白色沉淀, 则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A14:11 B7:11 C2:1 D1:27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选项滴管甲烧杯滴管乙烧杯A双氧水二氧化锰水氢氧化钠B盐酸镁盐酸碳酸钠C水氢氧化钠水硝酸铵D水氧化钙盐酸镁8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厨房中用食醋鉴别纯碱与食盐B用 AgNO3溶液验证 H2中混入的少量的 HCl 杂质C用适量的 NaOH 溶液除去

12、 CO2气体中的 HClD用过量的铁粉除掉 FeSO4溶液中的 CuSO49有一无色液体 X,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 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 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无色液体 X 是下列各项中的加入物质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 溶液现象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明现象A水 B稀盐酸 C酚酞试液 D Na2CO3溶液10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量的 Cu(NO3)2溶液放入一定量由Fe 和 Ag 组成的混合粉末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 Cu2+、Ag+

13、 B滤渣中一定只含有单质 Ag、CuC滤液中一定含有 Fe3+ D反应后所得滤渣经洗涤、晾干后,比反应前的固体混合粉末质量减小了11现有 18.6g 由 NaOH 和 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 100g19.6%的稀 H2SO4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 pH=7。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气球 滴管甲滴管乙烧杯烧杯A2.3g B4.6g C9.2g D29.2g 6.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B.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C.某

14、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氧元素D.将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可证明浓硫酸具有挥发性7.将 CO2通入滴有酚酞的 BaCl2、NaOH 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变为无色B.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 NaClC.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CO2+H2OBaCO3+2HClD.反应过程中,溶液里 BaCl2、NaOH 的质量分数均减小8.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 NaOH 溶液除去 CO2中的 HCl 气体B.为检验 CaO 中 是否含有 Ca(OH)2,可将其加水后滴加酚酞溶液C.用稀 H2SO4可鉴别 NaOH、K2CO3、BaCl2三种白色固体D.为除去炭粉中的 CuO,可将其在空气中灼烧10.将一定质量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 C.滤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