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1565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谈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二度设计”的点【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关注学情,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动态式课堂。面对这种动态式教学应积极采取策略对课堂教学进行“二度设计” 。“二度设计”是数学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对及时分析、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对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力从“立足点、闪光点、时间点”来探讨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 “二度设计” 的把握,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水平。 【关键字】 动态式课堂 策略 改进 二度设计在实施新课程这个

2、大背景下,一成不变的传统课堂早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所以“二度设计”必然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的新型构想,是应对新课程教学动态变化的一种策略,是促进教师创新,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说的“二度设计”其实是指第一种教学设计之外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动态与生成的教学设计,它关注的是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设计,课中设计,课后设计。本文就三点来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二度设计”的把握。一、立足点一、立足点(一)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课堂则是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主战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有思维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有心理发展的需要,具体表

3、现为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表现的需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亲历学习的过程,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使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推动自主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满足学生表现的需要,要以情感感染或评价激2励等手段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学习。(二)促使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课堂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主战场。当学生的思维方向出现偏差时,当学生的情感态度偏离正确方向时,当学生的学习进程受到阻碍时,教师便及时调整,让师生共同从“山穷水尽疑无路”中走出“柳暗花明又一

4、村”来。过去常说的教师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这句话早已改成要有“源源不断的水”了,这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除了把别人总结好的经验为我所用外,主要靠自己“千锤百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秘方” 。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通过“一度” “二度”甚至“三度”设计,一方面聚沙成塔,积细流成江河;另一方面把教学对象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才能在教学生涯中迅速成长,逐渐磨炼成出类拔萃的教育者。二、闪光点二、闪光点优秀的“二度设计”应

5、该显现出以下三个闪光点:(一)着眼于学生的“学”“二度设计”能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还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需求,注重学法的研究,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二)立足于教师的“导”“二度设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方法,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风格。(三)依托于教材的“用”要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完美结合,还需要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就是我们的教材。 “二度设计”既能体现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眼光能力,还能体现教师对发掘出的教材是如何合理取舍和高效运用的。三、时间点三、时间点(一)(一)课前课前“二度设计二度设计”未雨绸缪,有备而来未雨绸缪,

6、有备而来课前“二度设计” ,就是课前预案的深入。课前预案,是建立在教师自己经验基础上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完整性。一般说来,课前“二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思维的方向性、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考虑是肯定还是否定或是引导。3例如,在我校的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上,一个老师教学 “鸡兔同笼”问题,当讲到“鸡兔共有 16 个头,44 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时,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讨论分析,正当学生听的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 ” 教师虽然很惊讶,但热情鼓励这位学生细说过程:“鸡和兔共有 44 只脚,每只

7、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 只脚就少了一半即 22 只脚。这 22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 。 ” 师生听后马上进行分析,最后都认可了这种算法。课后我们进行了评课,我们说这位教师处理得很好,给了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给了学生思维的一个方向,让全班同学去判断分析,共同分享成果,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学生们一定会敢想、敢说、敢表现。为什么这位教师对意外情况处理得这么得体?他自己说:我对这个环节的意外情况,早有“多方”准备,不仅仅是我“反应快” ,我早就预想到在这里学生会出现“多种想法” ,为了顺应学生的思路,特地在教

8、学设计中注明:灵活根据学生思路情况教学灵活根据学生思路情况教学。由于这位老师能事先预料到学生思维方向的可能性,就能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抓住重点,满足需要,调控自然。(二)(二)课中课中“二度设计二度设计”动态生成,随机应变动态生成,随机应变课中“二度设计”是指上课之中的第二种教学应变策略,这种设计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与执教者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有很大关系。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本的教材不太直接地呈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目标,也没有对课时进行很明确的划分,这增加了我们备课的难度,对老师来说更是一种新的挑战,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它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

9、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迅速进行有效调整,使教学活动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原则下顺利进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学的技艺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首先,在教学中最常见的是教学方法的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不同组合有时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所以,方法具有替补的可能性。例如,当教师运用讲授法时间过长而导致许多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就应该增加趣味性语言,引起学生注意,或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将教学重难点分散开去。小学数学教学是复杂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学生各有差异,教师各有特点,教学条件和

10、4环境更是千差万别,所以,选用教学方法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有的教师首先让学生测量准备好的纸圆,找出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绕线法、滚动法等)后,教师讲解,有的圆可以直接测量周长,但多数的圆不能直接测出周长,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接着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让学生感知、猜测周长可能和直径(半径)有关系,再让学生测量手中的纸圆(重复前一阶段的工作,把学生的思维定向从圆周长的探索上转移到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回顾上) ,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费时多,效果差,不如直接让学生自己探索,改讲授法为发现法教学,在

11、学生寻求测量纸圆的方法中,随手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整理观察数据,猜测周长和直径(半径)是否有关系,是什么关系,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其次,在教学中有时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生成与预设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内容往往会发生衰减、增益、变异,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依据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实施)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调整,灵活处理新生目标和内容,使预设和生成巧妙结合。最后,在教学中有时还需要调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每个教学活动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实践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12、形成能力、养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应是预先硬性规定好的确定的静态路线,而应根据实施中获得的信息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及时增加、删减、调换某些教学环节,或调整原有教学环节排列的顺序,使之更符合具体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复习“图形的面积”时,我先把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方法理了一下,正准备进行练习时,就有一个声音响起:“老师,我有一个新发现!”尽管他总是做不到先举手再发表意见,但我还是示意他继续。 “我可以把所有的图形都看作梯形,然后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他骄傲地说道,我愣了一下,很快高兴地笑了,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啊。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全体学生验证他的方法,果断地把练习题安排到下一环

13、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兴趣盎然,原本乏味的练习课一下生动起来。(三)(三)课后课后“二度设计二度设计”反思改进,不断提升反思改进,不断提升课后“二度设计”是指在上课之后反思中的教学设计。它关注的就是教学活动全5过程。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弥补和改进等功能,能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有的老师在评课之前的自我反思中后悔到,如果我在某某地方补充(或改成),那就更好了,这就是课后“二度设计” 。好的课后“二度设计”应体现以下四点:1、成功点: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2、失误点

14、:“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善教者难避其失。如实记下失误点,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3、疑惑点:教学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当堂提出的与课外知识相当的问题,老师当堂未能作答,出现“卡壳”现象势必难免,这种“教然后知困”值得一记,以便钻研。4、感悟点:通过追踪教学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而会发现许多感悟,及时将这些思维的结晶、灵感的火花捕捉住,于教于学都大有裨益。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教学将会面临新情况,需要我们解决新问题,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新方法。 “春风催新芽,花开二度香” ,这是挑战,又是机遇,我相信“二度设计”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从而推进教育活动新发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订2、钟启泉、崔允淳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年版4、张汉昌 赵菡: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5、斯苗儿:今天,我们怎样备好一节课 小学数学教育 2002 年第 12 期6、李衡: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促进教学动态生成 福建教育 2001 年第 1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