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1480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 关键词地方债务,财政风险,预算法 s0100正文“目前中国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 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在“地 方债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担忧说:“中国地方政府所负债务的 种类之多,负担之重,已超出一般人想象,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尽管中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 中,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中国 各地区、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 ,而且,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层级越低的地方政府负债的相对规 模也越

2、大。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由于法律的明文禁止,地方政府在 举债时大多巧借名目,隐蔽性强,透明度差,造成巨额的隐性债务, 而隐性债务实际上比显性债务更加危险,也更难以监管和控制。地 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一般由三方面组成:地方政府承借或担保的直接 债务;地方政府授意投融资公司等中间机构向金融机构借款,予以 风险承诺指名贷款;由地方国有企业等举债,并承担偿还责任的间 接债务。除金融机构债务之外,还包括拖欠的教师工资、国有企业 改制安置补偿费、挪用的社会保障基金等等社会债务。地方政府债 务的风险防范和解决,主要可通过以下几方面:一、在宪政层面上, 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事权划分财权地方巨额财政负债的形成,根本 原

3、因在于地方与中央的事权、财权不对等,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 公共事务,相对于正常的财政收入来说入不敷出。因此,要解决地 方政府债务问题,首先要在宪政层面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事权 划分财权。对于一些应由国家来承担的公共事务,中央要切实承担 起责任,并保证相应的财政供给,而不应在向上集中财权的同时下 方事权,让地方自行筹措资金,最为典型的就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据调查,现阶段中国财政收入中中央与地方的比例为 55:45,而支 出的比例为 30:70,其中公共服务支出的比例为 46:54.当前,中 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公共事权和财权尚未法律化,仅有一些国 务院制定的“决定”、“条例”等行政法规,包

4、括影响巨大的分税制改 革,都是在国务院的主导下进行的。今后,对中央与地方的公共事 务和公共财政的各自权限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中央与地方在 行使公共事权和财权方面有法可依。二、允许一定条件下发行地方 政府债券由于地方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只好暗中通过各种非正规 的渠道大量举债。对于地方政府这种被逼无奈的选择,中央其实一 直都是清楚的,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现在,地方债务的 累积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正视和解决的地步了。既然地方借债不可 避免,与其让其暗中肆意发展,缺乏监控,不如采用正规的、与国际接轨的发债形式使地方债务显性化,允许一定条件下发行地方政 府债券,给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合法的融资渠道

5、,既能在一定程度上 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公开、规范的发行方式也有利于监管, 防范财政风险的发生。这就要求修改预算法及现行的其他相关 法律,使地方政府发债合法化。同时,建立严格的地方财政风险控 制体系及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需要组织大规模债务登记调查,编制 地方资产负债表;开展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等一系列相应配套制度 建设。三、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分税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 收立法权。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抽走了税收的大头,留给地方的 多是一些税源分散、税额孝征收成本高的“鸡肋”,税收收入根本无 法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因此,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 权,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开征一些地方税,对

6、地方债务问题的解 决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四、改革财政收支法和财政管理法,严格 规范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目前,地方财政面临支出刚性增长的压力, 预算软约束现象比较普遍。现有的财政收支法和财政管理法,不仅 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漏洞百出,而且,由于深受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政府公共财政 所提出的要求,现有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要作到财政收支平衡、 不准出现赤字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亟待立法 观念的改革和理发技术的提高。具体来说,一是要硬化预算约束, 增强预算的严肃性。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财政预算一经人代会 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加和调整,要严格按

7、照预算进行支 出,防止随意增加减收增支的口子;同时大力压缩预算暂付,增强 预算执行的稳定性。二是重新界定和规范财政支出范围。坚持优化 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需要,压缩一般性支出需求。杜绝赤字预算, 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不为搞建设而给个人部分留下 缺口,不允许乱上项目。各级财政要将超收财力优先用于弥补赤字, 积极消化存量,同时严格控制增量。三是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越是贫困的地区,政府负债越多,毕竟,政府的收入与该地区的经 济发展程度是成正相关的。因此,就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而言, 还必须完善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 支付的力度,确保地方政府最低服务水准的实现,促进地区间经济 协调发展。六、规范政府担保行为,使担保合约最小化。严格执行 担保法,规范政府担保行为,严格控制担保的范围,控制担保 事项的决策权,明确政府担保的原则、条件、范围、责任以及有效 的政府担保的执行机制、控制机制和责任处理机制。对于现阶段的 地方政府担保而言,地方政府要对被担保本新闻共 2 页,当前在第 1页 12 地方的自有资金比例做出要求,对其融资额度进行限制,要求 其实行偿债准备金制度,以及建立政府追索权制度等,减小地方政 府担保所带来的风险。卢珊青本新闻共 2 页,当前在第 2 页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