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1126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纲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技术领域教育技术领域 学科学科 专业纲要专业纲要李龙 摘要 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它和下属的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组成完整的教育技术定义体系。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的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层次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门类中与教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由于其逻辑起点的双重性,教育技术学科自身也同时具有双重属性,因而作为培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双重定位、多元发展”。关键词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教育技术领域、教育技

2、术学科、教育技术专业是一组相关的不同概念,我们往往把它们混淆在一起,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偏颇,影响了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为了探讨教育技术的内涵,笔者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申报了“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项目,开展了为期十年的探索。反映此项目研究成果的论文从 1995 年开始策划,一论的初稿完成于1998 年,二论的初稿完成于 1999 年,基本上是一年完成一篇。从 2003 年开始,笔者将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近 50 年来参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实践与反思所得,整理成五篇文章陆续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从初稿的策划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从正式发表一论

3、开始算起,也经过了三年。而这十年正是教育技术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本主义哲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促使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也需不断地深化和完善。为此,在今年七月初兰州举行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笔者发表了题目为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的文章,它不是对“五论”的简单总结,而是深化和充实。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五论”的主要论点,而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论点作了进一步引申、修正和明确,以期为形成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但愿对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能有所裨益。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只列出了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

4、和对以前发表文章(包括“五论”)的深化和修正之处。它代表了笔者当前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希望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批评、指正。一、教育技术领域一、教育技术领域教育技术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它涉及到所有运用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完全相同。1教育技术领域的构成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主要由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专家所组成,他们认为,只要是和教育相关的问题就应该去研究,而往往不在意这些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领域。中国的教育技术领域主要由具有理工科学科背景的人所组成,因此更多地关注“技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的作用。而且,中国的教育技术既是一门学科(专业),

5、又是一项事业,同时还是一种产业。也就是说,在我国有着世界上独特的、完整的教育技术体系,它包含了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育技术事业和教育技术产业三部分,如图 1 所示。另外,教育技术还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念、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诸多问题,各个国家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就会有千差万别。同时,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落后状态;由于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国内各地区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和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不完全一样,因此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现成的模式。在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6、加以创新,在继承我国电化教育优良传统(包括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认真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的教育技术体系,以促进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个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2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体系1笔者在认真地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的论述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于 2002 年再次将教育技术明确地表述为: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这一概念的界定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笔者关于教育技术领域的规定性定义的表述。其中“恰当”一词包含有科学、合理、有效、可能和负责任五个要素;“手段和方法”指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

7、,即广义的技术;“教育绩效”包含教育效果、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三部分;“研究领域”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与研究两方面,研究的范畴仍然采用 AECT1994 定义提出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部分。如前所述,中国的教育技术领域是非常庞杂的,因此对中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界定只有上述规定性定义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更科学、更细致地加以划分,由不同层面的概念分别来表述,然后由它们共同组成定义体系,对教育技术领域做出完整地阐释。定义体系的结构如图 2 所示。上述教育技术本质的概念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概念说明了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概念说明了教育技术应

8、该“研究什么”,即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它们与领域的概念(规定性定义)一起,共同组成教育技术的定义体系,完整地阐明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基本内涵。如果我们把本文给出的教育技术定义体系的内容和 AECT1994 定义、2005 定义(讨论稿)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本文给出的定义体系是在继承我国电化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借鉴了 AECT1994 定义的精华,并对它们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后提出的。它与即将发表的 AECT2005 定义的一致性,正是体现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共性;而其中对理论与实践解释的不一致性,恰恰体现了不同国家教育技术领域的个性。3信息化教育2鉴于世界性教育信息化高潮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迅速改

9、善,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相关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得到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至教育观念的变化,进而必将引起教育形态的改变。笔者认为这种新的教育形态用“信息化教育”来表述最为贴切。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育呢? 从狭义来讲,可以认为: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信息化教育是一个实践过程。“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表明信息化教育是整个教育技术中的一部分,是在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育信息处理理论(即现代教学媒体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运用”这一短语包括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要重视系统方法和整

10、体技术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保证运用信息技术的结果能够促进教育绩效的提高,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系统,教育活动的实质是信息的交流,包括信息的传递和交互。所以,从广义来讲,“信息化教育”这一术语深刻地表征了教育的技术性本质,比以感官为代表的术语(如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和以某种动力和技术为代表的术语(如电化教育、e-Education)更形象、更贴切,更能够深层次地揭示教育活动的实质。二、教育技术学科二、教育技术学科1教育技术学科的概念3在上述教育技术定义体系的讨论中,我们得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概念: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的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11、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对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教育绩效的提高。通过对上述概念及其描述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绩效。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优化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要提高其效率和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即手段和方法),也就是构成“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过程技术(主要是智能技术,也包括一定的媒体技术)和资源技术(主要是媒体技术,也包括一定的智能技术)。(3)教育技术学研究

12、的任务是总结、提出运用相关的技术提高教育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并由此提出、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4)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部分:学科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的应用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也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由学校教育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社会其它系统等三大系统组成。(5)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对相关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6)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整体优化法。2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4(1)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一般认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教育中的技术” 或“技术支持的教

13、育”、“基于技术的教育”,并以此来表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学科、技术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区别。但是,“教育中的技术” 或“技术支持的教育”、“基于技术的教育”本身都包含了“教育”和“技术”两个要素,或者说构成“教育中的技术” 或“技术支持的教育”、“基于技术的教育”的是“教育”和“技术”两个要素。因此,它们是中间层次的产物,教育技术学科真正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和“技术”两个方面,具有双重性,如图 3 所示。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称为教育学;与之相对应的,研究技术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应该称为技术学。从图 3 中可以看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技术”。教育技术学正是教育学与

14、技术学的交叉和整合,它反映了“教育中的技术” 或“技术支持的教育”、“基于技术的教育”的理论、规律和方法。而“教育中的技术” 或“技术支持的教育”、“基于技术的教育”都是由“教育”和“技术”两要素构成的,所以,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技术”的双重结构。凡是属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必然同时包含“教育”和“技术”两项要素,否则,它就不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只是由于侧重点的不同,逻辑起点才会有“教育中的技术”或“技术支持的教育”、“基于技术的教育”等表现形式。教育技术学科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同时接受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指导。而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的进一步整合(不是简单地相加或混

15、合),正在孕育着哲学学科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教育技术哲学的诞生。教育技术哲学将反映全面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将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2)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在任何研究领域中,一般都包含有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回答“如何做”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科学与技术两个概念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互相独立的,而不是包容的。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学是反映教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6、,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是运用相关技术来提高教育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属于技术的范畴。因此,把教育技术学归属到教育学中,显然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科的正确定位应该是: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门类中与教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由于其逻辑起点的双重性,教育技术学科自身也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技术属性。3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5理论框架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依据,是学科知识体系简洁的再现。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要阐明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它的价值观、方法论;核心论要阐明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要阐明教育技术学科的应用理论;绩效论要阐明教育技术学科的作用和价值。(1)本体论在本体论中,论述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与定位,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