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0083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论文吴振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作者: 吴振华题目:题目:大学生不同层次幽默感的差异及幽默训练研究摘自:摘自:心理健康, 2013.6摘要:摘要: 近二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注意力投向幽默感这一研究领域。学者们探讨了幽默感理论,幽默感的定义,幽默感的性质,幽默感的结构,幽默感的类型,幽默感的神经机制,幽默感作用于心理健康的机制,幽默感训练,幽默感的发展特点等内容。总的来说,学者们对幽默感的研究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系统,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有些新突破。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幽默感层次;幽默能力;心理健康;幽默创造技能培训关键内容:关键内容:一、幽默感的界定对于幽默感,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定义。总的来说

2、,大多数研究者把幽默感看作一种稳定的个性特征, 把它看做是一种个体差异变量。 如 Martin (1986)认为,幽默感是个体的个性因素,它包括感知、情绪、行为和社会方面。Fry(1994)认为,幽默感是一个积极的、个体渴望的个性特征。但不同的研究者在给幽默感定义时侧重点不同。有的研究者强调个性特征中“特质”方面的内容,如 Hallett 和 Derks 认为幽默是一种人格特质。有的研究者强调“行为习惯”的内容,如陈世民将幽默感定义为:个体欣赏、创作幽默并应用幽默来逗乐他人、应对困境、委婉沟通的习惯性倾向。有的研究者强调”能力”方面的内容,如 Warnars-Kleverlaan 等认为幽默感

3、包括产生幽默的能力、享受乐趣的能力、辨认幽默的能力、欣赏幽默的能力与幽默应对的能力。李梅将学术界观点进行整合,认为幽默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或个体差异变量,是个体感受、理解、欣赏、创造、传递和使用幽默的过程中,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整合。二、幽默感的结构1.幽默感结构的多维性McGhee 认为幽默感包括幽默创造与幽默应对两个维度。而Overholser (1982) 认为幽默感包括幽默理解和幽默创造两个维度,而且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Eysenck(1942)最早提出了幽默感的三维度,即顺应感定量感和创造感。Nazareth、Long 与Graesser(1988)认为幽默感包括幽默刺激型态

4、或事幽默感知与体验、幽默反应三方面。台湾 Hsieh 等 (2005)认为幽默感包括幽默创作、笑的倾向性、幽默知觉、幽默态度四个维度。Warnars-Kleverlaan 等则提出了幽默感结构的五个维度,即产生幽默的能力、享受乐趣的能力、辨认幽默的能力、欣赏幽默的能力与幽默应对的能力。陈世民(2010)认为幽默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括幽默欣赏、幽默学习、幽默娱乐、幽默沟通和幽默应对五个维度。幽默感不是一个单维度的心理现象, 是一个多维度的、 整合性的心理现象,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整合。目前学术界对幽默感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幽默感是通过层次不同的一组低相关的因素实现的:认知能力:包

5、括创造、理解、再生和记忆幽默材料的能力等;艺术性的反应:包括幽默欣赏和特殊类型的幽默材料的领悟等;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例如爱笑,爱讲笑话,用笑话愉悦他人或取笑他人等行为习惯;与情绪有关的个性特征:例如愉快的心境等;态度:对压力和人生幽默的态度和充满美好憧憬的人生观;应对策略和防卫机制:包括使用幽默化解人际对立,面对困难时幽默的解嘲,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习惯等。2.幽默感结构的层次性有些研究者认为,幽默感的结构存在层次性。国内学者刘文等的研究结果表明,35 岁幼儿幽默感包括幽默理解、幽默应对和幽默创造三个维度,并认为这三个结构即是幽默感的三个方面,也是幽默感发展的三个高低不同的层次。陈世民认为幽默感是

6、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按照幽默的产生过程和幽默的类型分为幽默欣赏、幽默学习、幽默娱乐、幽默沟通、幽默应对五个维度。田伟翠认为幽默感可分为从低到高的 4 个层次:幽默接受、幽默欣赏、幽默表达和幽默创造。三、幽默感与心理健康总的来说:众多研究表明,幽默感与抑郁、焦虑情绪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幽默感高的人更能有效的降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幽默感与心理健康结构(mental health constructs)的相关是非常弱的,甚至有些研究表明,幽默感的压力调节效应并不存在。之所以这些研究结果会出现不一致的地方,是因为研究者们没有区分幽默感的性

7、质,幽默感有好坏之分。好的幽默感,如,自强型幽默和亲和型幽默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坏的幽默感,如自贬型幽默和攻击型幽默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大量的研究证明,自强型幽默和亲和性幽默的确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自贬型幽默和攻击型幽默的确和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在探讨幽默感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关系式, Martin 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幽默感不一定有利于生理健康; 良性幽默感如自强型幽默风格和亲和型幽默风格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四、幽默感训练幽默感作为一种特质或者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其形成以及改变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8 次课程的训练可能不足以显著提高被试的幽默创造能力。幽默感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遗传难以改

8、变,环境相对容易改善。幽默感作为一钟人格特质或者能力,其发展可能存在一个关键期,找到幽默感发展的关键期,设计合理的幽默训练课程可以事半功倍。幽默感作为一钟人格特质或者能力,其发展可能存在年龄特征,根据幽默感的阶段性特征设计合理的幽默训练课程,可使受训者顺利完成这些阶段的发展任务。阅读体会:阅读体会:可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拘言笑” , “端庄持重”等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幽默感的接受程度并不是那么高。要是一个人总是说说笑笑,我们会说他油腔滑调,不够诚实稳重。由此可见,国内培养幽默感的环境比较贫乏。陈国海和 Martin 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幽默风格 4 个分量表上的得分,以及在幽默应对上的得分都低于加拿大人,这提示,中国人的幽默感要比加拿大人弱。幽默感有利于心理健康,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国人缺乏幽默感培养的环境,导致幽默感相对偏低。这迫切要求国内研究者根据国人的特点,设计幽默训练课程,进行幽默训练研究,将能有效提高幽默感的幽默训练课程加以推广,积极营造培养幽默感的良好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