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09734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项 莹,王悦(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摘要: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放 到了重要的位置,文章在分析中医药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中医 药类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药综合性大学 创新型人才 模式 ResearchResearch onon buildingbuilding thethe systemsystem toto cultivatecultivate t

2、hethe innovativeinnovative talentstalents inin ChineseChinese MedicalMedical Comprehensive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Universities XIANG ying, WANG yue(Management School,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Zhejiang, China)Abstract:Abstract: The “National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3、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gave emphasis to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hinese Medi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built a set of system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KeyKey WordsWords: Chinese Medical C

4、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talents, system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格局下,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 的主要因素。高校是教育和知识生产的重要机构,每年有大量的创新成果在大学诞生,因 而高校已成为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阵地。2010 年 7 月 29 日发布的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 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 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

5、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高校人才的 培养理念已经从强调人才数量和结构转向追求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尽管我国高校的 人才培养质量在国际上有着良好的声誉,但与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 距。突出表现是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国家经济和教 育政策制定的重大议题,更是各高校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医学特色加学科交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前提条件(一)医学特色加学科交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前提条件 自 1998 年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单科类

6、中医药院校已经不能适应 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同时,中国已经加入 WTO,医学领域也遇到了前 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医学大学生的就业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仅局限于某一生产或管 理领域。通过兼并、重组等多形式组建的中医药综合性大学不仅保持了自身的医学优势, 更发展出了多学科交融的特色。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卫生管理、工商管理、英语、 法学等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医药英语、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等专业;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浙江中医药大学拥有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通过合并办学形 成的综合性大学

7、,拓宽专业口径,加大学科交融,文、理、医、管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 渗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条件。(二)教育资源的极大扩充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二)教育资源的极大扩充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相比于以往的医药单科院校,中医药综合性大学教育资源获得了极大的扩充,合理的 配置和有效的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为医科创新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医药综合性大学 的图书资料总量剧增,内容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设施功能更齐全。同时,随着学科和 院系的调整,可以集中财力建设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实验室资源实现分类重组、分区布点, 配套齐全,档次提高,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

8、的能力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三)多方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环境支持(三)多方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环境支持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具备多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医科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有关研究已经证明,校园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培育其健 康的心理、强化其进取意识以及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均具有较积极的作用。但从普遍 的情况来看,理工农医类的高校往往在科技、工程等方面的文化氛围较浓厚,而在文化气 息方面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医药综合性大学较好的弥补了这 一不足,通过多种校园文化互相交融,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9、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根据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医学特色加学科交融”、“教育资源的极大扩充”、“多方 位校园文化氛围”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起一套医学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见图 1全面的质量保证输入转型过程输出及评价学生、教师特征、 财政投入设施设 备资源等教学设计、教学 方法等学习能力、研究 能力、创新表现、 荣誉奖励等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过程体系,以学校 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的输入(投入)为起点,通过教师及广大管理人员的共 同努力,达到学生向人才的转型,最终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果及成效。

10、而要准确确定创 新型人才的成果及成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构筑输出成果的评价体系。图图 1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输出 评价以创 新为 导向学习能力指标研究能力指标创新表现指标荣誉奖励指标课业成绩学术论文研究项目知识类竞赛论文类竞赛制作类竞赛荣誉称号图图 2 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输出评价体系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输出评价体系如图 2 所示,中医药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输出评价体系以创新为导向, 从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表现、荣誉奖励等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 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该是会学习的人,所以课业成

11、绩是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标准。科研 成果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最终反映,通过学术论文、研究项目以及知识类、论文类 竞赛反映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培养创新型人 才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是 首要的因素,我们以荣誉奖励这一指标显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具体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德尔菲法、AHP 法等可将专家的经验判断给 予量化,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对决策对象进行优劣排序、筛选的多目标决策统计研 究方法,力求达到严谨和客观。本文以 AHP 法为例来说明综合评价统计方法的运用。我们 通过专家组队不同

12、学生在二级指标表现的比较和结果进行分析。 F=(F1,F2,F3,F4) (1) 而每一个 Fi(i=1,2,3,4)由相应的三级指标进行评价。即 F1= F11,F2=(F21,F22),F3=(F31,F32 F33),F4= F41 (2)E= = , 为式(2) (3)Fwii 41)(141ijmjij iiFww ijF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调整,中医药综合性大 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标准和范式,能够为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社会输送优秀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吴彩罗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看高校创新人才的 培养J湖南农机,2010(5):55-56 2.陶林,申俊龙科学发展观: 21 世纪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新指针J太 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3):119-1201联系方式:项莹 电话 0571-86613646,手机 13588391192,邮箱: 地址:滨江区滨文路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31005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项莹,女,在读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医药管理统计研究。 本文为浙江省 2009 年度精品课程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