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9322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建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建议小学研训部 王雅婷 2011年8月30日一、教学基本策略 1、情趣n语文教学要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n通过教学手段、方法、形式激发学习兴趣;n利用教材资源引发学习情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实践n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 运用语文的规律。 3、积累n接触、阅读、感悟、体会大量典范的语言,对好词佳句、古诗、儿歌、格言警句等熟读成诵。 二、汉语拼音部分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拼读方法),只要求抄 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在检测中不要求给音节注 音。 2、认识70个汉字,只认不写,不教笔画、偏

2、旁名称,整体认字 。 3、读词语和句子,复习巩固字母和音节,让学生可以独立拼读 。 4、读儿歌,一是借助儿歌复习拼音(标红的音节);二是发展 学生语言;三是增强趣味性。n教学建议: 先拼一拼标红的音节,再找一找没标红的音节有没有会拼的。 教师带学生读儿歌。 不宜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因为它不是重点。 可以鼓励学生背诵,但不强求背诵。(二)教学重点n学拼音识汉字汉字是教学重点,学拼音是重中之重。 (三)注意的问题 1、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拼音、识汉字、积 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进行整合。掌握拼音过程并不是拼 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 2、加强教师的示范引路

3、作用。大写字母的教学要把握好,一是了解大写字母的名称音,二是 熟记大写、小写字母的转换,三是鼓励学生记大写字母的排列 顺序,利于查字典。3、在把握汉语拼音的要求上,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 关系,不要苛求一步到位和一刀切,起步阶段先要达到保底的 要求。三、识字教学部分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n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约占小学识字总 量的50%,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约占90%,必须采取有效 措施落实任务。 (二)教学建议 1、依据汉字的字理识记字音、字形 依据汉字的字理(构字依据和演变规律),体现识字教学中人 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重视形声字。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

4、表意的特点 。 有选择指导识记。进行字形分析的:一类是生字中有本课要新 学的偏旁,一类是字形容易混淆的字,一类是可以帮助学生积 累一定识字方法的字。 2、依托具体语境教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方式 随文识字的编排,提供语境。 在语境中再现和记忆。 避免千篇一律的形式。 具体语境中识字的几种不同出现方式 :n按照课文内容顺次出现生字词;n课文中占主要地位的生字词先出现;n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再提出生字词。 3、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要有机整合 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是从阅读开始的。 随文设计教法。 n音形义的掌握,不定同时要求达到。字音难读的字在识记 时以音为重点;字形简单意义清楚的字,音形义可以同时解

5、决;字形稍难的,可放在课堂写字教学时解决,甚至留在以 后再解决。 4、在识字教学中要切实落实写字任务 在写字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 第一学段是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关键 期。n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精心选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字,这 样的写字指导既和课文内容相关,又突出难写字的指导,同时 ,字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调动学生写字的自主性。落实写字任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 察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位置,注意笔顺正确,难写的字教师要 示范,学生写完字要有讲评和反馈 。灵活安排写字环节,保证写字时间。写字可以安排在课堂的任 何一个环节 。(三)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6、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借助汉语拼音学字音。 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学习生字。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和熟字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借助字典学习生字的习惯。2、对只要求认识的字不要繁琐地分析字形,关于字的结构,不 要字字分析,可以用典型的字例告诉学生字的结构。 3、结合词语学习生字,注意交流识字的方法。 4、重视辨析同音字、形声字和多音字。 5、注意生字的复习和巩固,引导学生及早进入阅读状态。 6、倡导生活中识字,倡导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和巩固识字。 7、教学查字典,重点是教方法,要多练习。四、阅读教学部分 (一)目标定位n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7、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 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 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表达;注意积累和背诵。n引领学生亲历有情有趣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实实在在帮助学 生充分、有效地读书,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 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同时在“会读、 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低年级阅读教学建议 1、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阅读教学首位。让每个学 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 2、要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加大自学生字力度。 3、指导朗读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 4、要坚持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学习汉语很重要的一条就

8、是要 重视熟读的训练。 5、在教学过程积极创造多种使用方式安排补充阅读。 (三)阅读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n不良做法:标注词语,确定重音;先定感情,然后再读;抓住 一句,不顾整体;不管体裁,偏好齐读。 加强教师的朗读示范。示范的不仅是语气,更是理解和思维的 示范。 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点拨指导。 重视学生间的朗读评价。 2、重视在阅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词语的理解和感悟。除了重 点词语,提示语也要注意。方法是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 。 五、写话教学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启发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一年级上册: 1、课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n 识

9、字写字。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n培养朗读能力,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普通话、停顿、长 句子、语气n 教学重点词句,了解、积累和运用。 2、语文园地和积累语言词语: 反义词、叠词 、ABAC 、A一A 、数量词 、偏正词组 、并列关系词组 、 扩词句子。有 有 ; 是 ; 从 ;比喻 句训练;问句训练 。 3、 研究重点n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坚持持之以恒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听讲 、说话 、提问、预习复习、书写等)n研究词语、生字的输入和记忆,有一定的扩词意识、生字要达标。n研究朗读训练(停顿、问号、个性化朗读、诗歌的韵味)。n 研究水到渠成的词语理解和生活体验。二年级上

10、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基础知识教学。包括:字词句篇的积 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语感,识字写字 ,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 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其中。 工具性是语文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语文教育的过 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 和语言实践来体现。2、体现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策略是借助拼音和字典学生字。 (1)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研究汉字学习的规律(加偏旁、部 首归类、比较同音字识字等) 。 (2)精确分清字形,区分细微之处。 抓联系:牢固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辨细微:要抓住每个字的重点难点笔画进行剖析,以辨别细微 之处。 解本意:汉字的诸多意义都是由其本意引申的。 (3)重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 写错的笔顺)。 (4)补充词语帮助识字。 3、阅读中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的结合。(1)把朗读作为最有效的学习课文的方法。(2)读有质量。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3)抓住课文主线,精心设计提问。 (4)充分利用插图,发挥插图的教学资源作用。 (5)想象悟情学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