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09316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竞赛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辅导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判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电子层数不变,按照原子序数依次递 增所形成的横行分类:短周期(1、2、3) 长周期(4、5、6、7)概念:1、周期例、试判断11号Na元素48号Cd元素的周期 电子层数 n=5, Cd元素为第五周期元素。11Na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 (或Ne3s1) 电子层数 n = 3, Na所在的周期为第三周期。48Cd的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2 周期元素数目能级级 组组原子轨轨道电电子最 大容量 1 2 3 4 5 6 72 8 8 18 18 32 23(未完) 1s 2s,2

2、p 3s,3p 3d,4s,4p4d,5s, 5p 4f,5d,6s,6p 5f,6d,7s (未完)28 8 18 18 32 未满满各周期元素的数目各周期元素的数目 各能级组中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目2、族概念:最外层电子数不变,电子层数递增形成 的纵行 分类:主族(A)、副族(B)、族、0族共7个主族。特点:内层轨道已填 满,最后一个电子填充于ns或np 轨道上(具有ns12 或 ns2 np16结 构)的元素。主族元素:主族元素的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ns + np 8时,称0族元素例: 试推出35号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解: 35号元素溴(Br)的电子结构式为: 1s22s22p

3、63s23p63d104s24p5 该元素在周期系的第四周期 A族副族元素(B族)次外层轨道未填满,最外层12个电子。(具 有(n-1)d110 ns12的结构)(n-1) d + ns 电子数 8 时。则:族数 (n-1)d + ns 电子数(n-1)d + ns电子数 8,9,10时;族数 = 第族。(n-1)d + ns 电子数11, 12时,族数 =第B;B族。例:试分别推出22、25、29、45元素所在的 周期和族?22号元素Ti:Ar3d24s2 第B族 25号元素Mn:Ar3d54s2 第B族元素 29号元素Cu: Ar3d104s1 第B族元素 45号元素Rh:Kr4d8 5s

4、1 第族元素3、列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从左到右依次 为1、218分别写出每列的外围电子构型1234567 ns1ns2(n-1)d1ns2(n-1)d2ns2(n-1)d3ns2(n-1)d5ns1(n-1)d5ns2 8 9 1011121314 (n-1)d68ns2(n-1)d10ns1(n-1)d10ns2ns2 np1ns2 np2 15161718 ns2 np3ns2 np4ns2 np5ns2 np64、区 根据最后1个电子排入的轨道,将周 期表中的元素分成s、p、d、ds、f五 个区 S区元素:次外层无d电子,最外层为ns12 的电子层结 构(A和A族)的元素该区元素

5、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易失去电子 形成M+ ,M2+离子,称为碱金属(A族) ,碱土金属(A族)。 p区元素:最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16 ,包括了A 0族元素(He无p电子)。p区元素大多为非金属,在化合物中可形成 与族序数相同的最高氧化态(但O、F除外)。 d区(及ds区)元素: 电子结构特征(n-1)d110ns12包括了B 族和B 与B族(ds区)的过渡元素。本区元素最外层只有12个电子,化学反应时 可失去或参与反应。因而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为 都是金属; 可显+2氧化态; 同周期的本区元素性质比较相近; 除ns电子可参与反应外,(n-1)d电子也可部 分或全部参与反应。因此可显多种氧化态

6、。 f 区元素: 电子结构特征:(n-2)f 114(n-1)d 02ns2 电子填充时,最后一个电子填在(n-2)f 轨 道上。包括了镧系和锕系元素。 f 区元素的特点是:化学性质十分相似。 因为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结构十分相 似;只在外第三层有所不同。d 区s 区ds 区p 区f 区例1:某第四周期元素失去3个电子后,在3d轨 道上电子恰好半充满,试写出该元素的电子结 构式,判断它在周期系中的位置、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和符号。 该元素为第四周期元素 电子层数n = 4 该离子M3+具有3d5的电子结构 该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为:3d64s2 则该元素的电子结构为:Ar3d64s2, 该元素在

7、周期系中位置为:第四周期族。 原子序数26号,元素名称 铁,符号Fe例2:试写出第47号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判断 它在周期系中的位置。解:该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 ; Kr4d105s1 该元素的周期系位置为: 第五周期B族;元素名称:银;符号Ag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核电荷递增呈现周期性变 化的规律。3、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排布总是由ns开始填 充到np轨道充满后结束,而后又开始新的电子 层的填充。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的 变化。1、内容2、本质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周期性。电子(特别是最外层

8、电子)决定着元素的 化学性质。由于最外层电子结构呈现周期 性,所以元素性质就必然呈现周期性。故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 的周期性。有效核电荷(Z*)4、有效核电荷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有一个向核的引力,但 是内层的电子对外层电子有一个因为相同电 荷而引起的斥力。这个就是内层电子对外层 电子的屏蔽作用。所以核对外层电子的真正 引力是(核对电子的引力-屏蔽作用)这一部分 。这个就叫做有效电荷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增加,原子的有效核电 荷Z*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递变规律:短周期:从左到右,Z*显著增加。 长周期:从左到右,在d区Z*增加不多,在主 族元素区显著增加。同一族

9、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Z*增加,但不显著5、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由于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或相互间的作用不同, 原子半径分有三种: 共价半径: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d1 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两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d2 范德华半径:在分子晶体中,两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d3三种半径的关系为:范氏r 金属r 共价r 、原子半径在周期系中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在族中的变化: 主族元素: 镧系收缩现象:从上下 因电子层数增多,电 子间的排斥力增大 , 原子半径 r 增大。 副族元素: 从上下半径变化不明显,第四 周期第五周期略有增大,第五 周期第六周期半径很相近在第六周期的镧系元素中,从

10、镧镱整个系列的原子半径总趋势有所减小的现象: 镧系收缩、原子半径在周期中的变化: 短周期元素:从左右,由于核电荷增大,原子半径逐渐缩小 从左右,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它的屏蔽作 用较小,不足以抵消核电荷的增加,致使有效核 电荷从左右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 大, 左右原子半径缩小。但到了稀有气体 时,原子半径又增大,这是由于希有气体的原 子半径是范德华半径所致。 长周期元素:从左右总趋势逐渐减小,但其缩小的幅度较主族元素的小主族元素每增加一个核电荷,原子半径平均缩小10pm。 过渡元素每增加一个核电荷,原子半径平均缩小5.0pm 。 内过渡元素每增加一个核电荷,原子半径平均缩小1.0pm 副族

11、元素随核电荷增加,电子依次在(n-1)d 或(n-2) f 轨道上填充。由于内层电子的其屏蔽作用较大(0.85 或 1.0),使有效核电荷的增加比主族元素缓慢,从而使原子半径的递减幅度减小。而到了ds区的B ;B族元素时,由于(n-1)d轨道电子全充满,又增大了它的屏蔽作用,使原子半径略有增大。对于内过渡元素(f区元素), 电子填充在(n-2)f 轨道上,对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更大(=1),至使有效核电荷增加更缓慢,所以原子半径减小更少。主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趋势6、 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电离能(I)的定义: 使气态的、基态的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 离子所需要的能量M(g) e M+(g)

12、 I1 第一电离能 M+(g) e M2+(g) I2 第二电离能 各级I关系为:I1 I2 I3 Ii 电离能反映了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I小,原 子易失去电子,金属性强。反之,I大,原子 难失去电子,金属性弱。电离能的变化也呈现 周期性的递变规律。核电电荷 数元素符 号I1I2I3I4I5I6I7I8I93Li5.475.6122.4 4Be9.318.2153.9 217.7 5B8.325.137.9259.3 340.16C11.324.447.964.5392.0 489.87N14.529.647.477.597.9551.9 666.8 8O13.635.154.977.4113

13、.9 138.1 739.1 871.19F17.435.062.687.1114.2 157.1 185.1 953.6 1102 I1 I2 I3 I4 I5 分析Li,原子核外有3电子。I3比I2增大不到一倍,但I2比I1却增 大了十几倍。说明这3电子分两组,两组能量有差异。I1比 I2、I3 小得多,说明有一个电子能量较高,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容 易被去掉。另两个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结论: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离能在周期中的递变规律:从左右,随核电荷增大,Z*增大,核对电 子的吸引力增大,I(即:每周期IA的电离能最 小,而0族稀有气体电离能最大。过渡元素中 ,电子

14、依次加到次外层,Z * 增加不多,r减小 缓慢,I 略有增加。原子结构的半满和全满状态较稳定,电 离能比相邻原子大。电离能及其在周期系中的递变规律:、电离能在同族中的递变规律:从上下n增大,r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 引力减小。所以电离能下降。118号元素的I1变化规律元 素 的 第 一 电 离 能 的 变 化 规 律7、电子亲合能(A)的周期性变化 电子亲合能(A)定义:由气态原子得到电子变为气态负离子所 放出的能量例: F(g) + e F-(g) A1 = -328KJmol-1A是体现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转变为负离子的 难易。A越负表明其越易得到电子变成负离 子,表示非金属性愈强。 电子亲合

15、能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右有效核电荷增大,原子半径减小, 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加,所以电子亲合能的负 值增大,即放出能量增大。 同族:从上下,因原子半径增大,核对电子的吸 引力下降。所以A的负值变小。8、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周期性变化:(1) 定义: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 子的能力。(2)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主族):从左右, 值增大,元素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减弱。 同族(主族):从上下, 值依次减小,非金属性减弱, 金属性增强。 副族元素:值总的变化不明显,它们之间相差较小, 它们都是金属,但金属性不及IA、A族元 素活泼。电负性( )变化电负性的应用(1)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2.0,而金属元 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2.0。电负性越大,非金 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2)估计键的极性A、B两原子的电负性差值越大,AB键的 极性就越大。一般的经验是:x1.7,它们之间的键是离子键x1.7,它们之间的键是共价键电负性相等或相近的金属元素之间则以金属 键形成金属化合物。9、对角线规则Li与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