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8866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视网膜动脉阻塞各种类型的正传表现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由于视网膜供血不足引起的视力下降从而导致失明的一 种对眼睛危害极大的病症,它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轻和重两种类型,下面就来 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类型表现。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哪些类型表现:(1)轻型:又称非缺血型、高渗透型或部分性阻塞。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症 状,根据黄斑受损的程度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减退,视野正常或有轻度改变。 眼底检查:早期:视盘正常或边界轻度模糊、水肿。黄斑区正常或有轻度水肿、 出血。动脉管径正常,静脉迂曲扩张,沿着视网膜 4 支静脉有少量或中等量火 焰状和点状出血,没有或偶见棉絮状斑,视网膜有轻度水肿。荧光血管造影视

2、网膜循环时间正常或稍延长,静脉管壁轻度荧光素渗漏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及少 量微血管瘤形成。黄斑正常或有轻度点状荧光素渗漏。晚期:经过 36 个月后 视网膜出血逐渐吸收,最后完全消失。黄斑区恢复正常或有轻度色素紊乱;少数 患者黄斑呈暗红色囊样水肿,荧光血管造影呈花瓣状荧光素渗漏,最后形成囊 样瘢痕,可致视力下降。部分患者视盘有睫状视网膜血管侧支形成,形态如瓣 状或花圈状,静脉淤滞扩张减轻或完全恢复,但有白鞘伴随。没有或偶有少量 无灌注区,没有新生血管形成,视力恢复正常或轻度减退。部分轻型视网膜中 央静脉阻塞患者可发生病情恶化,转变为重症缺血型静脉阻塞。(2)重型:又称缺血型、出血型或完全型阻塞。早期

3、:大多数病人有视物模糊、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视力降至手动, 合并动脉阻塞者可降至仅有光感。可有浓密中心暗点的视野缺损或周边缩窄。 眼底检查可见视盘高度水肿充血,边界模糊并可被出血掩盖黄斑区可有明显水 肿隆起和出血,可呈弥漫水肿或呈囊样水肿。黄斑囊样水肿为小泡状,排列成 花瓣形或呈蜂房样。还可有出血位于囊内形成半月形或半圆形液平面。动脉管 径正常或变细,静脉高度扩张迂曲如腊肠状,或呈环状起伏于水肿的视网膜中, 由于缺氧,静脉血柱呈暗红色,严重者由于血流停滞,红细胞聚集在血管内, 呈现颗粒状血流。视网膜严重水肿尤以后极部明显。大量片状点状出血,沿静 脉分布,严重者遍布整个眼底。从表浅层毛细血管层渗

4、出的出血呈火焰状,从 深层血管层渗出的出血为点状或斑状严重者围绕视盘形成大片花瓣状出血,甚 至进入内界膜下造成舟状视网膜前出血更重者穿破内界膜成为玻璃体积血。视 网膜常有棉絮状斑,随病情加重而增多。这种棉絮状斑是由于急性前毛细血管 小动脉闭塞抑制了神经纤维层的轴浆运输而形成。视网膜电图 b 波降低或熄灭, 暗适应功能降低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偶有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 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超过视盘边界。由于大片出血掩盖了毛细血管 床形成无荧光区,从缝隙中可看到静脉管壁有大量荧光素渗漏。毛细血管高度 迂曲扩张,形成多量微血管瘤黄斑有点状或弥漫荧光素渗漏,如有囊样水肿则 形成花瓣

5、状或蜂窝状荧光素渗漏。晚期:一般在发病 612 个月后进入晚期,视盘水肿消退颜色恢复正常 或变淡,其表面或边缘常有睫状视网膜侧支血管形成,呈环状或螺旋状,比较粗大;或有新生血管形成,呈卷丝状或花环状比较细窄有的可突入玻璃体内,在 眼底飘浮。黄斑水肿消退,有色素紊乱或花瓣状暗红色斑,提示以往曾有黄斑 囊样水肿严重者视网膜胶质增生,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继发性视网膜前膜,或 掺杂有色素的瘢痕形成视力严重受损。动脉管径大多数变细并有白鞘,有的完 全闭塞呈银丝状。静脉管径不规则,也有的变窄有白鞘伴随,特别是炎症所致 者更明显视网膜出血和棉絮状斑吸收,或留有硬性渗出吸收较慢,一般在 1 年 或数年内完全吸收

6、。毛细血管闭塞,甚至小动脉和小静脉也闭塞,形成大片无 灌注区。有的视盘和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可导致玻璃体积血、纤维增殖、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有的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视盘有 粗大侧支或新生血管,后者有大量荧光素渗漏黄斑可正常或残留点状渗漏或花 瓣状渗漏,或表现为点状或片状透见荧光。动脉管径变细,静脉管壁基本不渗 漏或有局限性渗漏。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大片无灌注区,从视网膜周边部开始, 呈岛状,以后进行可连成片状,重者可进行至赤道部甚至视盘周围。无灌注区 附近常有动静脉短路、微血管瘤和(或)新生血管形成。本病眼压早期正常、晚 期如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则可急剧升高。(3)半侧性视网

7、膜静脉阻塞在视网膜血管发育过程中,玻璃体动脉经过胚裂 进入视杯,至胚胎 3 个月时,动脉两侧出现 2 支静脉进入视神经,正常人在视 盘之后的视神经内彼此汇合形成视网膜中央静脉。通常在出生后其中一支消失 留下 1 支主干。然而某些人可遗留下来,形成 2 支静脉主干。半侧性阻塞即是 其中一支主干在筛板处或视神经内形成阻塞。这一型阻塞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发 病率 6%13%。其临床表现病程和预后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类似。如有大片 无灌注区也可产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哪些类型表现?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视网 膜动脉阻塞的类型表现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时能 有所

8、帮助。天津眼科医院专家提醒您,无论您患上的是哪种类型的视网膜动脉 阻塞,都应及时到医院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因素有哪些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因素有哪些?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对眼睛危害非常 大的病症,且致盲率非常之高。而随着社会的发现,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不 断增高,致使很多人不得不关注视网膜动脉阻塞病症,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 一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因素。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因素有哪些:1.血管壁的改变:视网膜动脉硬化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中占重要地位, 有 80%95%的病人同时有动脉硬化。最常发生阻塞的部位在筛板区和动静脉交 叉处。在这 2 个部位,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靠得很近,相邻血管壁

9、共有一外 膜,被同一结缔组织膜包裹。动脉硬化时,受硬化外膜的限制,静脉受压管腔 变窄且管壁内皮细胞受刺激增生,管腔变得更窄血流变慢,甚至停滞导致血小 板、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沉积而形成血栓。当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液病 时更易加重这种变化。另一方面,视网膜静脉本身的炎症或炎症产生的毒素也可使静脉管壁增厚, 内膜受损,内皮细胞增生,表面电荷发生改变,以致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 网络血液细胞成分而形成血栓。静脉的炎症可来自病毒感染、结核、梅毒、败 血症、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鼻窦炎以及其他全身免疫病或血管病。2.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发现血液成分的改变特别是黏弹性的改变与视网膜 静脉阻塞的发病有关。在

10、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故彼此排斥而 能悬浮于血液中当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症、或纤维蛋白原增高时,这些脂类和 纤维蛋白原可包裹于红细胞表面而使其失去表面的负电荷,因而容易聚集形成 团块并与血管壁粘连。同时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或脂蛋白及其球蛋白含量 增多均可增加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使血液变黏稠增加血流阻力,更易形成血 栓。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有高脂血症者占 61%82%也有人报告本病患者血液黏 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增高。Trope 发现伴有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或)新 生血管的病人血黏度增高更明显。此外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不平衡,任 何原因使血小板聚集性和释放反应增强 凝血蛋白和血

11、小板第因子含量增高 均可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均易于形成血栓。3.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眼压的增高在本病发病因素中有一定的意义。本病 同时合并原发开角型青光眼者占 10%20%,甚至有报告高达 50%者由于眼压增 高,首先影响筛板区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并且静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产生血 流淤滞而形成血栓眼压增高可刺激筛板区中央静脉使内膜细胞增殖,管腔变窄 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形成血栓。其他病变如心脏功能代偿不全、心动过缓严 重心率不齐、血压突然降低或血黏度增高等,都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 血流减慢,特别在筛板和动静脉交叉处阻力更大、血流更缓甚至停滞,促进血 栓形成。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因素有哪些?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视 网膜动脉阻塞的发病因素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视网膜动脉 阻塞时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