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8437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考前微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1由 Zn、Fe、Al、Mg 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10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11.2 L(标准状况)氢气,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Zn BFeCAl DMg【答案】C【解析】由于混合物中四种金属的含量不确定,故无法列方程式或方程组求解。假设全部为四种金属中的某一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 11.2 L(标准状况)氢气,可得所消耗的质量分别为m(Zn)=32.5 g、m(Fe)= 28 g、m(Mg)=12 g、m(Al)=9 g。其中只有 Al 的质量小于 10 g。故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Al。2在含有a g HNO

2、3的稀硝酸中,加入b g 铁粉充分反应,铁全部溶解并生成 NO,有4ag HNO3被还原,则ab不可能为( )A21 B31 C41 D92【答案】A【解析】Fe 与 HNO3反应时,根据铁的用量不同,反应可分为两种极端情况。(1)若 Fe 过量,发生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则有56 63ba 38,解得:3 1a b 此为ab的最小值。(2)若 HNO3过量,发生反应 Fe+4HNO3(稀)Fe(NO3)3+NO+2H2O则有56 63ba 14,解得:9 2a b此为ab的最大值。所以ab的取值范围为39 12a b ,即ab的比值在此范围内均合理

3、。3、向一定量 Fe、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250 mL 2 molL1的 HNO3溶液,反应完成后生成1.12 L NO(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 1 molL1 NaOH 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最少是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要使铁元素恰好完全沉淀,最后溶液必为 NaNO3溶液,由原子守恒有n(NaOH)2n(NO)n(HNO3)n(NO),即 0.25 L2 molL111.12 L 22.4 L molV(NaOH)1 3molL1,所以V(NaOH)0.45 L450 mL。4、一定质量

4、的镁、铝合金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得硝酸盐溶液和 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标准状况下 3.36 L 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盐溶液中加入 2 mol/L NaOH 溶液至沉淀最多时停止加入,将沉淀滤出,向滤液中加水稀释至 500 mL,此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 mol/L B1 mol/L C1.2 mol/L D2 mol/L【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最终滤液为 NaNO3溶液,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计算,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可以认为硝酸起到转移电子的作用),金属失去多少电子就带多少单位正电荷,

5、在溶液中就需结合相同数目的硝酸根离子,最终生成硝酸钠,故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n(NaNO3)4n(O2)0.6 mol,则c(NaNO3)0.6 mol0.5 L1.2 mol/L。5、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杂质的 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2118453 31ww wB12184() 31ww wC2117342 31ww wD21111584 31ww w【答案】A【解析】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 m168 106 62m(NaHCO3) (w1w2)g故样品中 NaH

6、CO3质量为12168() 62wwg,样品中 Na2CO3质量为w1 g12168() 62wwg,其质量分数为23(Na CO ) ()m m 样品12 11168()gg62 gwwww2118453 31ww w。6、向 100 mL 1 molL1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SO2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到 5.8 g 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的成分是( )ANa2SO3 BNaHSO3CNa2SO3、NaHSO3 DNa2SO3、NaOH3【答案】D【解析】本题中反应后得到的物质只可能有 Na2SO3、NaHSO3、Na2SO3+NaHSO3、Na2SO3+NaOH四种情况,其中只有

7、 Na2SO3或只有 NaHSO3时计算比较简单,故可先分别假设所得固体中只有 Na2SO3或 NaHSO3。假设所得固体全部是 Na2SO3,则由钠原子守恒知可得到 0.05 mol Na2SO3,质量为 6.3 g;同理可求出当固体全部为 NaHSO3时的质量为 10.4 g,因计算出的两个数据均大于所得到的固体质量,故说明固体物质中有一部分 NaOH 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盐。7、可能混有下列两种杂质的硫酸铵样品 13.2 g,与过量 NaOH 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4.3 L 气体,则样品中不可能混入的杂质是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ClC

8、NH4Cl、NH4HCO3 DNH4Cl、NH4NO3【答案】B【解析】13.2 g 纯净的(NH4)2SO4与过量 NaOH 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最多能生成标准状况下 4.48 L 气体,实际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4.3 L96.50%,所以样品中的 CuCl 符合标准。10、(1)碳酸氢铵在 170 时完全分解,生成的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2)某爆鸣气中 H2和 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75%和 25%,则该爆鸣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3)体积为 1 L 的干燥容器充入 HCl 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相对密度为1.082,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

9、积是_。【答案】(1)26.3 (2)1.3 (3)0.75 L【解析】(1)NH4HCO3NH3+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可知:n(NH4HCO3)M(NH4HCO3)n(混)M(混),故M(混)1 379 gmol126.3 gmol1,即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6.3。(2)设爆鸣气 100 g,则 H2的物质的量为 100 g75%2 gmol137.5 mol,O2物质的量为 100 g25%32 gmol10.78 mol。故爆鸣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00 g(37.5+0.78)mol2.6 gmol1,即对氢气的相5对密度为 2.6 gmol12 gmol11.3。(

10、3)干燥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23234.62,由 34.6236.5,故该气体应为 HCl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令 HCl 的体积分数为x,则空气的体积分数为(1-x),则:36.5x+29(1-x)=34.6,解得:x=0.75即混合气体中 HCl 的体积为 1 L0.750.75 L。由于 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当喷泉结束后,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即为 HCl 气体的体积 0.75 L。11、250时,21.2 g KOH 和 KHCO3的混合物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若冷却后固体的质量为 19.4 g,求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答案】若两种物质恰好反应,其化学方程

11、式为KOH + KHCO3K2CO3 +H2O m (固体质量差)56 g 100 g 18 gm(KOH) m(KHCO3) m=21.2 g19.4 g=1.8 g可得参加反应的m(KOH)=5.6 g,m(KHCO3)=10.0 g。因为 21.2 g15.6 g (5.6 g+10 g),说明 KOH 和 KHCO3有一种过量。若过量的物质为 KOH,满足题意;若过量的物质为 KHCO3,KHCO3继续分解,差量将大于 1.8 g,不符合题意。故原混合物中m(KOH)=11.2 g,m(KHCO3)=10.0 g。【解析】若两种物质恰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KOH + KHCO3K2CO3 +H2O m(固体质量差)56 g 100 g 18 gm(KOH) m(KHCO3) m=21.2 g19.4 g=1.8 g可得参加反应的m(KOH)=5.6 g,m(KHCO3)=10.0 g。因为 21.2 g15.6 g (5.6 g+10 g),说明 KOH 和 KHCO3有一种过量。若过量的物质为 KOH,满足题意;若过量的物质为 KHCO3,KHCO3继续分解,差量将大于 1.8 g,不符合题意。故原混合物中m(KOH)=11.2 g,m(KHCO3)=10.0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