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

上传人:Z****9 文档编号:4608258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指导(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情分析】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已经基本掌握河流和气候的基础知识,但是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发现学生在做相关试题时答题情况并不理想,不能把与之相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网络,导致要点不全,表述不规范。考纲内容: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复习思路:明确目标知识网络目标分解展示规律模式训练易错点点拨回顾反思选题:精选典型高考试题,让学生通过 做题体验高考考查的内容和角度,能够 举一反三,提高对新材料、新情境的适 应能力。考情分析 气候专题新课标卷:2012年 6、37(1) 14分

2、2011年 36(1) 4分2010年 2、9、36(2) 14分海南卷: 2012年 17、18 8分21、23 20分 2011年 6、9、15 12分22 10分2010年 10 4分21、22 20分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此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数,增 强学习的决心。命题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 特点分析,以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 因、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 重点内容。如新课标卷2012年37(1)考查 了南美洲西海岸降水少的原因。海南卷 2010年和2012年分别考查了气候对建筑和 服饰的影响。命题趋势:从考查内容上,气候类型的判读、成因仍是今后高考考查的

3、重点。从考查方式上,以选择题为主,或者选择与综合并重。仍会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表,热点地区区域图和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论证、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构建气候思维模型。2、学会运用地理术语描述论证 地理事物。整合知识 构建网络: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再现与气候 相关的知识,并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 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合作探究一:气候分布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填图掌握气候分布 的一般规律(2007全国二卷)读图,回答第2题。 2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011海南卷

4、)读右图完成第3题。3甲河流域处于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热带草原气候特殊的分布地区考点定位:该题既考查了热带雨林气候特殊的分布地区, 又是对非地带性规律的考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判断,回忆气候 类型的特殊分布地区气 候 形 成 因 子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下下 垫垫 面面海洋与陆地海洋与陆地 地形地形洋流洋流地面反射率地面反射率( (植被覆盖状况植被覆盖状况)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季风季风暖流暖流寒流寒流全球变暖、城市热岛全球变暖、城市热岛 、 湿岛效应湿岛效应增温增湿增温增湿降温减湿降温减湿合

5、作探究二:气候形成因子(纬度位置纬度位置)设计意图:通过网络使学生对气候形成因子 有全面的了解,个别因素的作用让学生回答 或填在学案上,使学生对这些因子的作用有 清晰的认识。强化训练二:(2007全国卷二)读图3,回答: 4、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环流(2009海南卷)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 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第5题。 5、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 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考点定位:这两道题都是从地形的角度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6、。(2011浙江卷)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4 5题。 4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5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 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影响大气环流对降水和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012新课标卷)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 ,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 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6.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

7、原因(10分)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气候因子对降水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这组题目,使学生能准确 分析所给区域气候特点的成因,并且教会 学生解这类题目的方法,先建网络,再取 舍,然后组织答案。合作探究三:气候特征描述气候特征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特 征从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 去描述,降水特征从降水总量、季节变化 、雨季长短等方面描述。(2012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7.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判读,做对的前提是熟悉 气候特征。(2011年新课标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

8、某岛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6示意该岛国气候资料。8、简述该国气候特征。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气候特征的描述能力 。9、(2010海南卷)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 成原因。(10分)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根据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气温特点和 成因的能力。设计意图:先给出学生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让学生做题时去套用。通过几道题的练习 ,学生熟练掌握,以后做这类题目就会轻车 熟路。影响合作探究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 降水量水热组合气象灾害工业: 风向与工业布局中低纬度聚落: 热带(高原)向阳、背风 交通: 港口、飞机场、桥梁其它: (如服饰)光热条件 昼夜温差气候 (20

9、10海南卷)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 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 较小。 11、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10分)11、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 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 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温; (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 多阳光,提高屋内温度。(3分)考点定位:气候对房屋建筑的影响。设计意图;把这道题作为例题,教师和 学生一起分析,从建筑物的特征去分析 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2012唐山一模)阅读并分析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作为人类适应、

10、利用自然 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 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图9示意的是某大河下 游传统聚落与农田分布及当地的气候资料。12、图中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在河岸高地,民居的建筑形态为 平顶、墙厚、窗小,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其原因。 (2012海南卷)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 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图10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 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 外出时打“绑腿”。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 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考点定位:地形与 气候对服饰的影响回顾反思: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回顾本节

11、的所讲内容,整理收获,解决疑问,做到堂堂清。考情分析:新课标卷:2011年 36(2) 14分2012年 4、5 8分海南卷: 2009年 2、3 8分2011年 4 4分河流专题命题规律:从考查内容上看,集中在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类型,水循环及人 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等方面。从考查形式上 看,以图表资料及热点区域为背景来考查 相关知识。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呈 现。命题趋势从考查内容上看,水体相互转化, 水循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仍是考查重 点。从考查方式上看,多以图表资料为 背景,注重考查空间定位能力、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河流专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地理环境

12、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2、使学生建立用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进行流域开发与治理的思维模式。 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术语描述论证地理事物的能力。知识网络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河流的相关 知识,把河流的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 动的影响以及河流的开发和治理有机联系起 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河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河流对两岸局地小气候有调节作用;河流上游形成峡谷地貌、 土壤贫瘠;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州地貌、土壤肥沃。河 流 特 点水文 特征水系 特征气 候地 形植 被土 壤自 然 环 境水量水量 水位水位 结冰期结冰期 流速流速 含沙量含沙量水网密度水网密度 长度长度 流向

13、流向 水系形状水系形状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冰川融水积雪融水 地下水湖泊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如何描述河流水文 特征和水系特征,准确分析这些特征的成 因。补给类型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间,有 助于分析流量的变化特征(2012新课标卷)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吧、 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 曲线(b),读图1完成12题 1.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2.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 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及成因。

14、(2011安徽卷)图9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 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 11月至次年1月 B. 2月至4月 C. 5月至7月 D. 8月至10月 4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速、流量对搬运能力的影响及流 量变化的成因。(2012重庆卷)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 布图,读图回答第5题。 5、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 湖泊水 D.冰雪融水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的补给。(2009上海卷) 6.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 、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 本河流的主要特征。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考生 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 决信息的能力,归纳、阐 述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 能力。(2010福建卷)阅读分析图表,完成第7题 7.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 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考点定位:影响河 流流量变化的自然 原因。课堂小结:教师要特别提醒上面网络中水文特征列 出的是一般描述的内容,在特殊河段如 有凌汛、断流、水能等也要写上。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河流人 类 活 动开发利用综合治理淡水资源航运条件水能资源农业灌溉、养殖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