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环境管理办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08116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4环境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14环境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14环境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14环境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14环境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4环境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4环境管理办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U20.014-2012 1环境管理办法环境管理办法1 1 范围与目的范围与目的本办法规定了检测通讯中心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等方面的环境管理要求,适用于检测通讯中心员工办公和外出服务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旨在规范员工的环境行为,提高中心的环境绩效。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G/JU16 公司环境管理文件 QG/JU15.010 管理

2、文件控制程序3 3 定义定义外出服务人员:指检测通讯中心员工在中心所属的办公现场以外的其它场所从事安装、维修、调校等服务的人员。4 4 职责职责4.1 中心领导4.1.1 全面负责本中心的环境管理工作,是中心环境绩效的第一负责人;4.1.2 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参与评审并组织演练;4.1.3 参与环境工程、污染危害治理方案制定、评审及竣工验收工作;4.1.4 参与制定中心环境管理方案并提供实施资源;4.2 环境管理员4.2.1 分解公司环境目标,制定单位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4.2.3 组织本单位环境管理文件的编写和管理;4.2.4 负责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监督、检查;4.2

3、.5 负责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内、外信息交流,建立并保持相关记录;4.2.6 配合公司管理部门进行体系内审,组织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4.2.7 负责提供公司管理评审所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4.3 各室主任4.3.1 负责本室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4.3.2 负责本室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JU20.014-2012 24.3.3 不合格项的整改并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5 5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5.1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环境管理员按 QG/JU16.00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程序要求组织各室主任完成中心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工作,将环境因素调查表 、 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评价表 重要环境

4、因素清单存档,并报公司管理部门备案。5.2 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评价5.2.1 环境管理员按 QG/JU16.00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和识别程序识别、更新本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含专业标准、行业规范等)并进行适用性评价,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适用性评价表 、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记录,并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专业标准、行业规范等电子文本报公司管理部门备案。5.2.2 各技术员应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适用性评价表 ,把适用条款写入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片等规范性守则中,将具体运行标准指标宣贯到本室的重要环境岗位,以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在本中心的贯彻执行。5.3 环境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

5、定和实施5.3.1 对于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控制要求的重要环境因素,由各室技术员制定相应作业指导书等管理文件加以控制。5.3.2 对于不能通过管理手段达到控制要求的重要环境因素,由环境管理员按QG/JU16.003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制定程序组织制定和实施本中心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并填写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 、 环境管理方案制定表报单位领导批准,同时将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报公司管理部门备案。5.4 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环境管理员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本单位员工的环境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并保持相关记录:5.4.1 管理人员要求:5.4.1.1 了解世界环保的动态和有关产业规范,建立 E

6、MS 的意义;5.4.1.2 掌握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5.1.4.3 掌握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5.1.4.4 熟悉公司环境方针、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目标指标和方案;5.1.4.5 清楚承担的主要环境职责。JU20.014-2012 35.4.2 化学品保管及使用人员要求:5.4.2.1 熟悉化学品的储存注意事项;5.4.2.2 清楚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5.4.2.3 熟悉化学品出现泄漏的处理方法;5.4.2.4 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应急措施,会使用相关应急设施。5.4.3 废弃物管理人员要求:5.4.3.1 熟悉公司废弃物的分类标准和处理要求;5.4.3.2 熟悉公司

7、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要求。5.4.4 环境管理员要求:5.4.4.1 熟悉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4.4.2 掌握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5.4.4.3 清楚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有关要求;5.4.4.4 熟悉内部审核程序及要求。5.4.5 一般员工要求:5.4.5.1 熟悉公司的环境方针;5.4.5.2 掌握本岗位的作业文件(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以及控制要求等) ;5.4.5.3 熟悉本岗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4.5.4 掌握本岗位所使用的化学品 MSDS 清单;5.4.5.5 熟悉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5.5 运行控制 5.5.1 能源、资源及废物、化学品

8、管理5.5.1.1 节约用水:合理使用办公现场用水设施,节约用水。做到随手关水,杜绝长流水。发现用水设施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应立即通知技安人员处理。5.5.1.2 节约用电:用电设施(计算机、饮水机、电风扇等)专人负责,尽可能处于最大节能状态,节约用电。在可见度良好(如晴天)情况下,尽量少开或不开灯;计算机空闲期间尽量使其处于节能状态;中午避免开灯午休,加班人员只开必要的照明灯或相应的用电设备;合理使用办公空调,杜绝空调开机时开窗、下班后通宵开机等超耗现象等。5.5.1.3 节约用气:合理使用压缩空气,不得有“跑、冒”现象发生。5.5.1.4 节约用纸:提倡双面使用打印纸,且在打印前仔

9、细校对,无明显错误时再确认打印;内外信息交流,除须采用书面形式以存档备查外,提倡选用公司 OA 自动化办公JU20.014-2012 4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5.5.1.5 其它办公用品:指定专人管理,严格遵守办公物资领用、发放制度,作好办公物资的原始领用记录。5.5.1.6 废弃物的管理: 办公用产生的废弃电池、打印色带、复印硒鼓、墨(粉)盒、白板笔等由专人负责其领用、保管、发放与回收工作。该类废弃物按照物资回收中心业务流程规定,由使用单位回收、暂存,达一定量后,按“以旧换新”原则,统一送交物资发放单位领用新品。 办公现场日光灯管由装备动力公司负责检修、更换工作。产生的废弃灯管,由其统一回收

10、、暂存,集中送交物资回收中心处理 。 废旧纸品:带有保密内容的草稿、文件等废弃纸张,撕碎后作生活垃圾处理;废报纸、杂志等纸张(不含具有保密内容的纸张)单独保存在办公室回收废纸堆放处,不定期统一回收变卖。 办公现场清扫垃圾:由清洁人员定期收集该类废弃物及时送交回收中心。 废弃元器件、零部件:由维修人员以旧换新,废弃的元器件、零部件由库房管理员暂存,达一定量后送物资经营中心统一处理。 废旧仪器仪表:由仪表管理员按 JU61.012积压、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危险废弃物:环境管理员拟制危险废弃物清单 ,由产生科室统一收集,一定量后送物资回收中心并索取、保存交接记录。 化学品管理:环境管理员拟制

11、化学品清单 ,由使用科室负责化学品的领用、暂存、使用及回收管理,暂存时需避免阳光直射,暂存数量不能超过 2kg 并张贴 MSDS 清单以便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5.5.1.7 办公现场环境管理:加强办公现场环境责任区的规范管理,保持办公现场整洁、卫生、办公现场无纸屑、果皮、杂物和蜘蛛网,桌面无积尘、门窗无污迹、办公设施与办公用品、文件资料摆放规范、整洁。5.5.1.8 外出服务人员严格按服务现场的环境管理要求执行。5.5.2 安全、消防管理5.5.2.1 通讯中心按 QG/JU11.014技术、商贸两中心办公现场环境管理办法进行管理。5.5.2.2 技安员负责办公现场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12、,严格按 JU61-007安全管理办法制定、评审、演练应急预案,确保将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影响减到最小。5.5.3 相关方管理5.5.3.1 在技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中,环境管理员针对该活动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对JU20.014-2012 5其主要相关方施加环境影响。5.5.3.2 在营销过程中应对主要相关方(如特约维修商、主要客户等)施加环境影响。如宣传公司的环保新动态、树立公司产品环保新形象,以及收集国内外环保公约与法规、废弃家用电子产品、相关包装材料和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置信息等工作。5.5.3.3 在选择工程承包方时,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体现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即针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废水、废

13、气、有毒有害物质、建筑垃圾等进行有效控制。5.6 信息交流5.6.1 各级人员均有义务收集与中心服务及体系运行活动相关的环境信息(如:环保认证、市场准入许可、有毒有害材料替代、节能新技术、行业对环保的新要求等)并反馈环境管理员。5.6.2 环境管理员对接收到的内、外部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并建立信息台帐。5.6.3 当收集到涉及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管理、方针目标、投诉抱怨、工作指示、对外交流等外部信息时,环境管理员应及时将信息传递到公司管理部门。5.6.4 各级人员有义务将公司的环境方针及相关环境管理的要求向本中心的相关方传达。5.7 环境记录环境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环境活动及相关信息的记录和

14、归档管理。向内审、外审和日常监督检查提供本单位环境管理的相关记录。5.8 文件控制管理资料管理员按 QG/JU61.O02 文件资料管理办法负责本部门第三层管理文件的编号、发放、更改、归档、销毁等管理工作。公司的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公共三层文件直接在 OA 上查阅。5.9 日常监查及合规性评价环境管理员按 QG/JU16.016监测、测量与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对本单位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日常监查及合规性评价。负责本单位运行控制情况、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自查、自纠工作。合规性评价与日常运行检查同时进行,每月至少一次,必须覆盖其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及重要环境因素并填写监督

15、检查记录 。5.9.1 监督检查内容5.9.1.1 运行控制方面: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废弃物的分类管理情况(包括化学危险品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 ;JU20.014-2012 6应急响应和准备文件的可行性及其验证情况;环境监测用仪表的检定情况;与运行控制有关的其他工作。5.9.1.2 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环境管理方案执行情况。5.9.1.3 部门法律、法规适用性、符合性方面。要求增补遗漏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删除不适用的法律法规。5.9.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 JU16.017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好处理记录。若出现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公司管理部门。5.10

16、内部审核公司管理部门按 QG/JU16.019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程序统一组织对中心的环境体系进行内审。环境管理员负责向审核组提供审核所需的文件、资料、记录和必要的资源并组织对本中心的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和整改。5.11 管理评审公司管理部门按 QG/JU16.020环境体系管理评审程序提出管理评审输入资料要求。环境管理员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提供本中心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总结和相关运行数据资料。6 记录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适用性评价表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环境管理方案制定表监督检查记录危险废弃物清单化学品清单 环境监测用仪表清单JU20.014-2012 7附加说明:本办法由检测通讯中心提出本办法起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