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08103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1515课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趣味探究趣味探究一、1929 年山姆大叔得了一场怪病,如果你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名医,请你来给他填写一份病情 报告单。 (内容让学生填写) 山姆大叔病情报告单山姆大叔病情报告单 病号山姆大叔 年龄153 病名经济危机 得病时间19291933发病原因(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具体原因: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直接原因: 过度消费,股市崩溃。过度消费,股市崩溃。 临床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特征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并发症国际关系恶化;国内政治危机胡佛所开处方自由放任疗

2、效进一步恶化二、材料一:二、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 富人敲竹杠” ,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 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 18 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 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材料二:材料二:罗斯福对于这种忘恩负义感到吃惊,更感到气愤,因为“新政”的最大受益者正是这 些大企业主。为了反击这些大企业主,罗斯福在 1936 年的一次演说中做了生动的比喻:“1933 年夏天,一位戴着丝绸面礼帽的体面的老绅士不小心失足落入码头边的水中,他不会游 泳。他的一

3、位朋友,看到情况紧急,和衣跳入水中,把他救了起来。可是珍贵的礼帽被水冲走 了。老绅士安然脱险后,他对朋友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今天,3 年过后,这位老绅士却大声责 骂朋友,原因就是丢失了丝绸礼帽。 ”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的演说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从根本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虽然他牺牲了资产阶级局部的、暂时的利益, 但是他在是在维护垄断资产阶级长远的,整体的利益。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一、1929192919331933年经济大危机年经济大危机1、爆发原因:(1)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 盾;(2)主要:生产相对过剩;(3)政策

4、:美国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4)直接:股 票投机过度。2、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3、胡佛政府的措施:延续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救济。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5、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长;(3)破坏性大;(4)影响深远。6、影响:(1)经济:世界贸易额和生产锐减;(2)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出现危机;(3)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恶化。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途径:英、法、美:改革; 德、意、日:战争。二、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政府

5、无法摆脱危机。2、内容:措施 效果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对储户存款提供保证。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重建民众对银 行的信心。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 争法规,制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减少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缓和了 劳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调节农业生产减耕减产,政府收购过剩农产品。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民利益。社会救济和 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救济失业和生活 无助者,兴办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3、核心:调整供求关系。 4、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

6、系的自我调整。 6、影响直接影响:帮助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 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三、凯恩斯主义1、背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摆脱经济危机。2、基本思想: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3、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4、局限性:不能从根本消除危机。第二部分:重难点解析及问题探究第二部分:重难点解析及问题探究一、 罗斯福新政“新”在什么地方?四个新

7、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有极大的不同。 2)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全 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 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 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 二、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

8、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美国以革命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和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这是新政成功的 历史条件。 (2)拥有广阔的世界市场,是新政成功的有利的国际条件。 (3)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这是新政能成功的经济基础。一战美国大发横财, 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为新政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4)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成功提供了政治保障。在这种政治度下,阶级矛盾 相对缓和、民主制度健全和民主势力强大,从而为新政成功的奠定了政治基础。 (5)民主参政意识较强是新政成功的思想基础。(6)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经

9、济的 发展,这是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 (7)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功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也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一)、相同点:(1)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3)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市场与计划互用).(4)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 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二)、不同点:(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 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

10、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 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 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 对经济的干预(放松干预,刺激国家资本主);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加强干 预).(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罗斯

11、福新政是以工 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 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材料拓展:材料拓展:罗斯福新政实行后,有人说,新政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翻版,我敢打赌,罗期福一定是苏联收买的间谍,联邦为什么不调查一下?有人说:不对,资本家都说罗斯福“向富 人敲竹杠“说他天天“吃烤百万富翁”,我看新政简直就是法西斯主义。在关于社会保障法 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说, 罗斯福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罗斯福对于这种忘恩负义感到吃惊,更感到气愤,因为“新 政”的最大受益者正是这些大企业主。为了反击这些大企业主,罗斯福在1936年的一次演说中 做了生动的比喻: “1933年夏天,一位戴着丝绸面礼帽的体面的老绅士不小心失足落入码头边 的水中,他不会游泳。他的一位朋友,看到情况紧急,和衣跳入水中,把他救了起来。可是珍 贵的礼帽被水冲走了。老绅士安然脱险后,他对朋友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今天,3年过后,这 位老绅士却大声责骂朋友,原因就是丢失了丝绸礼帽。” 由此可见罗斯福从根本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虽然他牺牲了资产阶级局部的、暂 时的利益,但是他在是在维护垄断资产阶级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它使美国的经济危机得以缓 和,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