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607695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本)(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x xx xP PT TC C自自控控温温加加热热电电缆缆 项目项目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2一、总一、总 论论项目名称:xxPTC自控温加热电缆建设规模:计划用地30亩,建筑总面积约16200。建设内容:建设新型 PTC自控温加热电缆生产基地。投资总额:本项目投资总额6900万元,分期建设。项目选址: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工业区。(一)、工程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工程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南京江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xx电缆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本项目的筹备、建设和营运。xx电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80万元,主要从事电缆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工程的建设。 (二

2、)、投资方简介(二)、投资方简介南京江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 公司创立于2003年, 从房地产业 起步,专业致力于长三角地区 IT 行业和现代高科技加工业的创业投资,南京江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凭借管理团队行业经验和相互间的精诚合作,在房地产策划与咨询、科技产品开发研制、大型娱乐场所投资管理等方面取得骄人业绩,保障了投资后增值服务含量,也为今后成功完成全项目的资本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如下:1、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3、、商务部联合发布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南京市规划局编3、南京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编4、 南京雨花区投资指南5、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四)、项目提出的理由(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这一切将为我国经济加速调整和发展提供历史机遇,也将推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轻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特种电缆行业其市场销售约占国内线缆市场总销售的 30% 左右,据粗略估计每年全国特种电缆产品的销售大概在 400 亿元左右。特种电缆

4、产品市场需求为我们搭起了一个巨大而又划分精细的舞台,在普通产品竞争激烈、无利可图的今天,开发特种电缆产品将前景广阔。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本项目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导向,也符合南京市的总体规划,是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时,本项目以拓宽企业经营领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应对电缆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快自身发展。(五)、项目概况(五)、项目概况1 1、拟建地点、拟建地点拟建的xxPTC自控温加热电缆 项目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4工业区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区内基础设施完善。2 2、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

5、约 30亩,目前场地内的“七通一平”已基本完成。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行政办公及配套设施用房、 生产用房。拟建行政办公及配套设施用房1200平方米,生产用房 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200平方米。本项目建成后全部用于加热电缆的研发,新产品试验生产及推广。二二、项项目目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一)、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是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是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一“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改进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和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开拓市场结合起来。加强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是一个

6、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优势。南京市的“十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的新体制,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配置。通过产学研联合和技术科研骨干的产权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其次,积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第三,加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增强为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服务功能,使之成

7、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本项目是由南京江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特种 电缆 等5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融技、工、贸一体,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流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它的建立必将为新品顺利开发、生产和走向市场创造必备的条件。(二)、本项目建设符合雨花台区的建设思路和(二)、本项目建设符合雨花台区的建设思路和铁心桥工业区铁心桥工业区的的总体总体规划规划雨花台区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的西南郊,是金陵的“南大门”。工业经济是雨花台区的主导产业。全区拥有雨花经济开发区、铁心桥生态科技创业园、宁南高科技研发区等工业园区, 形成了钢铁、 汽车制造、 能源、 科研研发四大支柱产业。 铁心桥工业

8、区目前已成为铁心桥街道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形成了汽车及配件、精密机械制造、服装服饰、玩具、塑料制品、装饰材料、各式阀门、二氧化碳送丝机构、艺术品等产业链的工业体系。总体规划方向是鼓励发展特色、品牌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高利润、高附加 值的科技、 民营企业, 严禁对水体、 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建设。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加快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促进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整体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本项目建设完全符合雨花台区的建设思路,符合铁心桥工业区总体规划,可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三)、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

9、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三)、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企业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研发是一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企业通过持续地研发(R&D)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6竞争力。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表明,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先导,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力

10、。菲利浦公司近一个世纪的持续技术创新,精确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使其在光学器材生产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更加惊人,如计算机芯片平均每两周就有一次技术更新。技术更新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企业的研发能力实质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本项目为投资方南京江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拓宽企业经营领域,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采取的又一重大决策。本项目是建设综合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并促进成果转化,为企业持续发展保持强劲动力。三三、项项目目背背景景(一)、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一)、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11、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首都,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物遗存,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天的南京,是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的省会,华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宏观生产力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南京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占江苏省的64。下辖11区2县,全市总人口640万,其中户籍人口563万。7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在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四大优势,具体表现在:1 1、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南京位于我国沿长江、东部

12、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是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接点。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西部重要的枢纽城市,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辅助和支撑点的作用,具有沿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吸引力,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南京市所处的区域正是东部现代工业经济和西部传统农业经济的交接地带。这种临界性意味着南京是多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和信息复杂交汇的地域,这里所蕴涵的区域经济发展机会,将会比处于南部临近上海的苏锡常地区多。南京的发展也得益于这种自然的和经济上的区位优势, 承东起西, 形成独具南京特点的发展特色。2 2、交通优势、交通优势南京

13、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南京港是远东内河第一大港;津浦、沪宁、宁铜3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成为连接华中、华东、华北的重要铁路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现代化的人型国际航空港: 以沪宁、宁合、宁马、宁连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对外公路四通八达, 市区道路形成 “经五纬八” 路网:南京是中国八大通讯枢纽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程控化的省会城市,各种现代化通信方式齐全。目前南京已经形成功能齐全、协调互补的现代化综合通讯运输体系。多种通讯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南京市8将充分利用不同通讯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来促进现代化建设

14、的发展。通过规划,未来南京市将形成“十一线两环六通道”的高速公路网、“十线汇集”的华东铁路枢纽、国內最大的现代化内河港、华东第二大国际航空港以及鲁宁和沿海两条输油管道。3 3、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与周边城市相比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就是地方主导产业突出, 目前全市己形成以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机械装备、钢铁冶炼、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及新型建材六个行业为重点,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大类产品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均居中国城市第二位,汽车工业占第三位。南京市以强化第一产业、优化

15、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积极进行了产业 结钩调整,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1978年的125:675:200,调整为2004年的3.7:52.6:43.7。2004年,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生产总值为19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增长14.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3050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403.6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7.6;工业增加值达到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比上

16、年增长26;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875.46亿元。南京目前共吸引70多个国家(地区)8006个项目来宁投资。2004年合同利用外资45.1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2.6, 外商直接投资925.6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7.2 除国家各专业银行外,全国性或地区性商业银行纷纷落户南京, 目前拥有银行营业机构1000多家,商业设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现已经拥有各类商业服务 网点7万多个,各类市场 550多个,成为长江流域金融、商贸、流通四大中心之一。 4 4、人才和科研优势、人才和科研优势南京教育、科研水平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35所(不含部队院校),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首的一批高校的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茅。有各类科研机构64l家,其中国内一流研究中心和实验室100多家,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每年申报重大科技成果800多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