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607524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稿)(第一稿)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 00 四年三月2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第二章第二章 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 第三章第三章 工艺设计要求工艺设计要求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总体规划项目总体规划 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设计方案选择建筑设计方案选择 第六章第六章 安全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系统 第七章第七章 多媒体信息网络及展示系统多媒体信息网络及展示系统 第八章第八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 第九章第九章 消防及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及劳动安全卫生

2、 第十章第十章 节能节水措施节能节水措施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财务与社会评价财务与社会评价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3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1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1.1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1.1.21.1.2 项目法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为成都博物院及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组成筹建班子。成都博物院是经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

3、会批准组建的成都市文化局直属事业单位,由成都博物馆、成都市考古工作队(成都考古研究所)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船棺遗址博物馆、成都十二桥古蜀遗址博物馆整合组建,具体承办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的建设。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建成后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令、条例和规定;实施博物馆发展规划和计划对遗址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承担文物调查、考古发掘、考古研究和文物标本收藏、研究、宣传、保护及资料管理工作;开展与省内外、国内外文博科研单位学术研究与交流。1.1.31.1.3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金沙遗址是 2001 年 2 月中房集团成都总公司在修建金沙村蜀风花园大

4、街下水道工程时,进行土方挖掘中发现并由市文化局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和保护的。该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部偏北的磨底河畔,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发掘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这一重大成果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和具体指导意见,致使遗址发掘保护工作得以迅速展开。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对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分期和重要分布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挖掘现场已加以保护,建设了围墙,设立了保安系统,挖掘坑上部搭建了简易大棚。截至 2003 年 12 月 31 日,初步收集的 5808 件文物,已全部清理并采取简单保护措施,其中含金器、铜器、象牙、玉器、陶器等九个类

5、别。目前挖掘工作仍在进行,预计该遗址可出土文物总数约有 11600 多件。随着挖掘保护工作的深入,国家文物局于 2002 年 2 月,以文物保函59 号文对金沙遗址保护方案实施意见进行了函复,明确指出:“金沙遗址应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认真保护” ,并落实基础保护工作。同年 9 月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推荐金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评估。会上专家一致认为:金沙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出土玉器最多的一处遗存;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商周时期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与祭祀有关的遗存;已具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建议向国家文物局推荐。11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又组织专家对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证,并

6、将该遗址列为四川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3 年 12 月,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进行了遗址保护的总4体规划。2003 年,还委托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编制了金沙遗址公园绿化设计方案。目前,项目筹建单位已着手金沙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准备工作。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已经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关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成计社会20041 号)批复,为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程,我公司受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委托,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1.1.41.1.4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成都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青羊区金沙村,规划占地面

7、积约 456 亩(含代征地) ,其中绿化面积占地约 80%以上。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金沙遗址挖掘展棚、文物陈列展厅、库房、文物保护科技用房、行政管理、建筑设备机房、相关配套服务用房及文物保护区内绿化、文化景观、灯光照明等园林环境建设。建筑总规模 44600 平方米。总投资 16262 万元,资金来源为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筹集资金 12000 万元,成都博物院投入文物保护资金 1000 万元,募集社会捐助及申请上级补助 3262 万元。工程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2004 年 2 月项目正式启动,至 2004 年底,主要完成遗址重点保护区内挖掘展棚及部分游人服

8、务设施的建设,争取在年底对公众开放;第二步,进行文物展厅、库房、文物科研用房及一般保护区环境等工程建设,2005 年底工程全部完成,争取2006 年初投入使用。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工程完成后,预测观众人数为 30 万人次/年。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员工正式编制 60 人(不含保安及临时服务人员)。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大地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带动四川省及成都市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1.1.51.1.5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1)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关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9、(成计社会20041 号)及项目建议书(2)文化部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国家文物局 2002 年 2 月关于成都金沙遗址和成都商业街古蜀船棺合葬墓保护方案实施意见的意见函 (文物保函200259 号)(4)2002 年 9 月 16 日四川省文物局上报的关于推荐金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报告及专家组关于推荐金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估意见(5)2002 年 11 月 16 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金沙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论证意见5(6)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金沙遗址工作简报及汇报材料等(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及防

10、护级别的规定 。(8)2003 年 12 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的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保护总体规划(9)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编制的金沙遗址公园绿化设计方案(10)2003 年 8 月 21 日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成都博物院的通知(1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3 年 12 月 31 日编制的成都金沙遗址已出土文物统计及预计文物总数预测表(12)成都金沙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及全国十大发现申报材料(13)国内外部分博物馆的资料及全国博物馆统计资料1.1.61.1.6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11、(1)项目建设必要性的研究;(2)场址选择、市政配套设施及规划设计方案;(3)博物馆功能定位、藏品库和展陈厅工艺设计及文物保护要求;(4)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智能化管理;(5)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6)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7)投资估算、建设进度及资金筹措;(8)相关问题及建议。1.2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1.2.1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重要思想的体现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 再一次阐明了文化建设

12、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再一次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对贯彻“三个代表”发展先进文化事业,弘扬民族精神,作了具体布署。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从而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渊源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国家,实现6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凝聚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13、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随着知识价值、文化因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日益凸现,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也将日渐增强,从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没有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自 1905 年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先驱

14、者张謇自费创建中国第一座近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始,至 1949 年,我国仅有 21 座博物馆。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50 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十分重视,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拨付巨额款项发展博物馆事业。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筹办了一批全国反映地方自然、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面貌的地志博物馆。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博物馆的总数已达到 72 座。除青海、西藏外,省级博物馆大体已建立,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博物馆集中于少数城市的不平衡局面。50 年代后期在北京建立了规模较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自然博

15、物馆和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迎来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一批不同类别的博物馆相继在各地建立,如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北京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除了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外,许多文物展示更注重与遗址发掘场景的结合,使其各具特色,丰富了文物展示的品类,再现了发展历史所处的场景环境,给人们以继往开来的启迪,显示了中国文物考古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类博物馆在收集保存文物资料标本、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增长数量比较表(1949-2000

16、 年)金沙遗址文物再现了古蜀国的历史、提供了探索中华文化重要环境。因此,本项21407285981201603657118279039671013107511061130116111941274133113561384030060090012001500194919521957195819591960196619801985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71998199920007目的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国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也是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确定的。本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对于已发现的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金沙遗址文物进行全面保护,对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