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6456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一课时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主讲教师:战 杰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七年级 上册上册孔子学府孔子学府2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文字的演变:先秦时期我国汉字演变的历史 2.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3. 屈原: 钟鼓之乐商朝商周西周晚期战国时期天文:日食、月食的记载历法夏朝商朝战国医学:扁鹊 四诊法代表作 及对屈原的评价 春秋时期盛行整套编钟中华文化的勃兴文字的演变甲骨文是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金文: ,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 。大篆: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天文历法天文:商朝 中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很准确 。历法夏朝:今天的农历

2、,又叫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个月。战国时期:测出一年 个节气。医学:名医 总结出 、 、 、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文学: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抒情长诗 。音乐春秋战国盛行 。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钟鼓乐器,其中以 最为珍贵 。商朝人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西周甲骨文“夏历”12 24扁鹊望 闻 问 切离骚钟 鼓 之 乐整套编钟商朝“众人协田”卜骨 这是 从河南安阳殷墟出 土的一块卜骨。上 面刻有“王大令众 人日协田”,意思 是商王命令众人进 行集体耕作。它反 映了商代使用奴隶 进行农业生产的情 况。利簋及其铭文 这是1976年 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时期的 利簋及其腹内壁底部的铭文

3、 拓片。簋内的铭文记载了周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事迹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 叫铭文,也叫钟鼎文。 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我国有 文字可考 的历史是 从商朝开 始的8慧星图 我国很早就有了对慧星的观测和记录。这个“慧星图”被 绘画在1973年于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上 。这是一部写于战国时代、用丝帛写成的书,书中除了文字 ,有大量的星图,这是其中的两幅慧星图。它是世界上关于 慧星形态的最早描绘。 公元前613年(春 秋时期),鲁国天 文学家观测并记下 了一颗彗星扫过北 斗,这是世界 上关于哈雷慧星最 早的确切记载扁鹊针灸图 这是摹绘自汉代画石像上的扁鹊针炙图拓片,原石像现藏于山

4、东曲阜孔庙。画面上的扁鹊半人、半鸟形象,正在给病人作针灸治疗。 扁鹊:春秋战国之际 的名医。他总结出望 、闻、问、切四诊法 ,一直被中医沿用屈原 是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也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 。屈原面对日益衰落的楚国,希望革新图 强,重振楚国的往日雄风,但是却受到当 权者的谗害,被楚王放逐。后来由于楚国 政治腐败,国都被秦国攻陷,屈原怀着满 腔悲愤,投入汨(m)罗江自尽。 屈原在那动荡的年代,吸收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 创作出了许多优秀诗篇,在他所作的离 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以

5、划 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 这副屈原像摹绘自明刻本三才图绘。 战国整套编钟 这是1978年在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因在战 国早期的曾侯乙的墓葬中出土,因 此又叫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用 青铜铸成,总共65件,总重量达 2500多公斤,分三层悬挂在巨型的 钟架上。编钟及钟架上有篆书铭文 ,共有2800余字,绝大多数是关于 音律方面的内容,是难得的战国音 乐史料。 这套编钟音律准确,每个钟都能奏 出两个乐音,其基调属于现代音乐 的“C大调”,它的总音域跨度可达 到5个八度,至今仍能演奏具有和 声、复调(Dao)、转调等艺术技巧 的中外乐曲。 曾侯乙编钟规模巨大,气势恢宏, 制作精美,音

6、律准确,音域宽广, 是我国出土的古代编钟数量最多、 保存最好的一套,堪称旷世珍宝。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 “钟鼓之乐”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商周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4.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

7、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5.选择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的知识正确的表述是:A、相传在八千年前,我国就已有了历法。B、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C、战国时期,我国才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D、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已制定出一年的24节气。这是历法上的最大成就。6.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我国古代人民很早时期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8. 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

8、春秋战国时期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9.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A、战国时期的楚国 B、战国时期的齐国C、春秋时期的鲁国 D、春秋时期的晋国10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二、填空题:1.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吸收民歌精华,利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 他的代表作品是 。1973年在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 最为珍贵。离 骚 整套编钟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自学指导:预习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区分开。仔细辨别各学派及其主张。离骚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战国末期的楚国*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七年级 上册上册孔子学府孔子学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